液压绞盘的动力源:液压泵
液压泵是液压系统中的动力元件,通过液压泵的工作产生液压流量与压力来驱动液压绞盘,最终实现液压绞盘的钢缆收放作业。
液压泵按结构形式可分为:
柱塞泵:依靠柱塞在缸体孔内作往复运动时产生的容积变化进行吸、压油。
叶片泵:利用叶片泵中转子转动改变容积进行工作
齿轮泵:利用齿轮啮合原理工作
螺杆泵:主要工作部件是偏心螺旋体的螺杆(称转子)和内表面呈现双线螺旋面的螺杆衬套(称定子)。
如图所示的单柱塞泵因其柱塞沿径向放置被称为径向柱塞泵,又因为其吸、压油是通过两个单向阀的开启或关闭来实现的,被称为阀式配流径向柱塞泵。
还有柱塞轴向布置的轴向柱塞泵。而实现吸油和压油的方式除阀式配流外还有配油轴配流和配流盘配流两种。
配流轴式径向柱塞泵
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动画: http://www.tosoo.com/help/source/201.swf
叶片泵分为单作用叶片泵和双作用叶片泵两种。前者为变量泵,后者为定量泵。
(1)双作用叶片泵
双作用叶片泵因转子旋转一周,叶片在转子叶片槽内滑动两次,完成两次吸油和压油而得名。当转动轴带动转子旋转时,位于转子叶片槽内的叶片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外甩出,紧贴定子内表面随转子旋转。
因为存在半径差,因此随着转子顺时针方向旋转,叶片1和3、叶片5和7所分割的两部分密闭容积减小;叶片7和1、叶片3和5所分割的两部分密闭容积增大。容积减小时受挤压油液经配流盘上压油窗口14和12排出;容积增大时形成真空,油箱的油液在大气压作用下,经配油盘的吸油窗口13和11吸油。
(2)单作用叶片泵
单作用叶片泵转子每转一周,吸压油各一次,故称为单作用。
工作原理:
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与双作用叶片泵相同。密闭容积由定子1的内环、转子4的外圆和左、右配流盘(图中未画出)组成。所不同的是单作用叶片泵的定子内环为圆,只是其几何中心O'与转子的旋转中心O之间存在一个偏心距e;配流盘上只有一个吸油窗口和一个压油窗口。单作用叶片泵的叶片槽根部采用的通油方式为分别通油,作用在叶片两端的液压力相等,叶片的外伸完全依靠离心力。
当传动轴带动转子如图示方向旋转时,叶片因离心力的作用紧贴定子内圆。于是,由叶片3和叶片6所分割的密闭容积因叶片3的矢径大于叶片6的矢径而增大,形成局部真空,油箱的袖液经配流盘的吸油窗口吸入,由叶片7和叶片3所分割的密闭容积因叶片7的矢径小于叶片3的矢径而减小,油液受挤压由配流盘的压油窗口排出。转子每旋转一周,叶片往复滑动一次,泵完成一次吸油和一次压油。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动画: http://www.tosoo.com/help/source/202.swf
齿轮泵分为外啮合齿轮泵和内啮合齿轮泵
外啮合齿轮泵两啮合的轮齿将泵体、前后盖体和轮齿包围的密闭容积分成两部分。
当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如图方向旋转时,因啮合点c的啮合半径小于齿顶圆半径,轮齿进入啮合的一侧密闭容积减小,经压油口排油,退出啮合的一侧密闭容积增大,经吸油口吸油。吸油腔所吸入的油液随齿轮的旋转被齿穴空间转移到压油腔,齿轮连续旋转,泵连续不断吸油和压油。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径向力平衡措施 通过在盖板上开设平衡槽A、B,使它们分别与低、高压腔相通,产生一个与吸油腔和压油腔对应的液压径向力起平衡作用.还有的齿轮泵采用扩大压油腔(吸油腔)的办法,即只保留靠近吸油腔(压油腔)的l~2个齿起密封作用,而大部分圆周的压力等于压油腔(吸油腔)的压力,于是对称区域的径向力得到平衡,减少了作用在轴承上的径向力。
(2)困油现象 为了保证齿轮传动的平稳性,齿轮泵的齿轮重迭系数ε必须大于1,即在前一对轮齿尚未脱开啮合之前,后一对轮已经进入啮合。在两对轮齿同时啮合时,它们之间将形成一个与吸、压油腔均不相通的闭死容积。如图所示,此闭死容积随着齿轮的旋转,先由大变小,后由小变大。因闭死容积形成之前与压油腔相通,因此容积由大变小时油液受挤压经缝隙溢出,不仅使压力增高,齿轮轴承受周期性的压力冲击,而且导致油液发热。在容积由小变大时,又因无油液补充产生真空,引起汽蚀和噪声。这种因闭死容积大小发生变化导致压力冲击和气蚀的现象称为困油现象。困油现象将严重影响泵的使用寿命,因此必须消除。
内啮合齿轮泵一对相互啮合的小齿轮和内齿轮与侧板所围成的密闭容积被啮合线和月牙板分隔成两部分。当传动轴带动小齿轮旋转时,内齿轮同向旋转,上半部轮齿脱开啮合,所在的密闭容积增大,为吸油腔;下半部轮齿进入啮合,所在的密闭容积减小,为压油腔。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动画: http://www.tosoo.com/help/source/203.sw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