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与“日货”的不解之缘
要说中国的第一批私家车,显然是菲亚特的126P,那是“先富起来的”一些人身份的象征。。。但在我看来,私家车的普及,应该是天津夏利。。。不得不承认,天津夏利承担了普及私家车的重担。。。
说夏利,就得先说大发。。那满街横行的黄面的,曾经让一批有胆识的人挣钱了。。也就是这些人尝到了经营汽车的甜头,逐渐的开辟了中国的城市客运市场,让城市客运越来越活跃。。
发动机呢?在知道这个细节的人里,又有几个人知道大发是日本发动机技术呢???
但是,夏利小轿车则成为普及私家车的代表车型。。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夏利用的是大发汽车的68岁的赵家良, 1985年担任天津汽车厂厂长,后为天津华利汽车工业公司总经理。曾经直接参与了大发车生产线的引进、谈判、购买以及组织生产,亲眼见证了大发车的成长历程。
根据天津市相关规定,到2005年底,出租车市场将全部淘汰“面的”。“我觉得也是必然的,社会发展了嘛。以大发车作为出租车,尽管有很多好处,但却很难与现代都市的形象相匹配,无法适应我们的城市飞快成长。”原天津汽车厂厂长赵家良的脸上流露出留恋与落寞的神情。
“要说大发汽车,还得先从天津的汽车工业说起。 1965年天津汽车工业开始起步,建立了天津汽车制造厂,当时国内只有一汽、上汽、天汽三家汽车生产厂家。 1973年到 1979年,天津生产了 63辆 740型仿丰田轿车。 1980年天津汽车厂的轻型卡车一炮打响。 1983年国家香山会议,确定在天津建设微型汽车生产基地,引进日本大发汽车技术。”赵家良回忆说。
大发汽车在日本是厢式货车,尽管有很多设计缺陷。但是这种车型油耗低,经济适用,价格低。引进大发车的目的,是以民用为主,加装座位后,既可以送货又可以坐人,为当时的城乡老百姓出行提供了轿车的替代品。当时天津汽车厂通过谈判,从日本引进了大发总装生产线,准备生产“天津大发”汽车。
1984年 9月 25日 22: 05,我国第一辆由中日合作生产的微型汽车在市郊杨柳青镇的天津市汽车制造厂顺利开出生产线。第一批汽车是日本零件中国组装,装焊、油漆、总装、质检,一共 8个人参加装配。开始时,由于是来件组装的形式,而且技术条件并不成熟,在 1984年最初生产的两三个月里,总共只生产了几十辆车。赵家良和同事们在生产线上摸爬滚打的日子里,大发车的生产慢慢走上了轨道。
生产上了轨道,市场一下子大了起来,大发车很快就得到了全国的认可。“要发家,买大发,发发发!”上世纪 80年代末,这则广告曾经在中央电视台播放过。仅从字面上,已经显示出了大发车当年的火爆态势已经席卷全国。
赵家良回忆说:“ 1992年到 1993年,南市旅馆街住满了要买大发车的外地人,市场完全供不应求。”那时候,天津汽车制造厂生产各式各样二十多个型号的大发车,出厂价是 2.8万元,可被车贩子一炒,就能卖出 5.2万元的天价。
那几年全国都跑“黄大发”
在当时,之所以为大发选择了黄色调,是为了与美国接轨。黄色的透视性很好,在一片车辆中,很容易就能够识别,引人注目。可能当初将大发带到中国的赵家良等专家们并没有想到,短短几年时间之后,大发车竟会成为中国北方诸多城市街道上的一道风景。 1986年 2月 19日本市微型汽车灯具零部件开始国产化。 1987年年底,天津微型汽车零部件的国产化已由 1984年的 8%上升至 85%,这一速度令日本人咋舌。也正是在 1987年,天津出现了第一辆大发车型的出租车。
上世纪 90年代初期,当时北京市政府提出了“一人招手,几辆车等候”的北京市出租车行业发展方针,被戏称为“黄虫”的大发车开启了北京出租车平民化的历史。“以低档车辆、廉价车费满足市民需求”成为北京市出租车行业发展的趋势。为了向司机们解释一些使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时任厂长的赵家良还曾经带领一批专家在北京召开过发布会。 1993年本市有关部门借鉴北京出租车市场的经验,将大发车大批引入出租车行业。从那时开始,天津市的黄面的数量开始激增。北京在 1992年时,已经有 3万辆大发出租车,在天津, 1997年黄面的的发展达到了最高峰,马路上已经“遍地黄大发”,当时这个城市里同时有 1.8万辆黄面的在“扫街”。
调头方便 人货俱载 省油快捷 廉价实惠
30万辆大发出厂九成用作“面的”
对于绝大多数市民来说,打出租的目的,不是为了显示身份,而是为了到达目的地。有一辆出租车,能够将人与捎带的东西安全地送达目的地,就完成了一辆“的士”的基本使命。大发汽车的结构比较简单,整车的承载能力也很强,既能拉货又可以拉人,使用起来特别方便。
当时津城城市的街道还很窄,大发车不仅转弯方便,停在路边也省地。在当时那段特定的历史时期,黄面的以其空间大、载重大、承载人数多、省油、方便、快捷等诸多优势,替代轿车,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