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放肆张狂的理由--测试2005悍马H2
张狂需要理由吗?需要。要么能够摧城拔寨,要么可以指挥千军万马,要么……总之要有非常出人头地的地方。
张狂需要理由吗?不需要。因为驾驶着一辆悍马。
图为2005悍马H2外观图片
和朋友聊起悍马,朋友开玩笑地说:“悍马的造车风格与别人不一样,如果前方有一堵墙,别人是研究怎样能灵巧地躲闪过去,而悍马则是研究怎样才能更安全地撞过去。”虽然是笑谈,但也充分反应了悍马在人们的心目中,俨然已经成为凶悍的代名词。
在“性能决定外形”的宗旨下,2005款悍马H2相对于2004款改动并不是很大,特别是外观,基本没有变化。相比之下,内饰的变化还是显而易见。
车轮具有很长的弹跳行程 强悍的变速器手柄
外形只是性能的需要
悍马H2粗犷的外形给人一种凶巴巴的印象,不过仔细观察,任何一个夸张的部位,都是为了需要而设计的,丝毫不显得做作。相比H1那种金刚毕露外形,H2还是有所掩饰,焊接工艺的增加使暴露在外的铆钉以及紧固器都有所减少。
图为2005悍马H2内饰图片
粗壮的前后保险杠采用了两段式设计,下面三分之二部分采用高强度钢制造,能吸收正面撞击时的大部分能量,这种结构在提供足够保护的同时也减轻了重量。前后保险杠上的挂钩也要比其它车型粗壮,充分显示了自己重量级的地位。与切诺基有几分相似的7孔散热格栅沉稳大气,几乎成了悍马标志性的脸孔,为此,通用公司与克莱斯勒还发生过争执。格栅内7英寸的圆形卤素大灯和小巧的琥珀色转向灯,延续了悍马一贯的运动风格。发动机舱盖略向前倾斜,给人一种强悍的冲击力,两个粗大的把柄突出于表面,不仅方便操作而且令这种凶悍的气势有增无减。舱盖的开启也与其它车不同,开过国产老解放的司机对此肯定非常熟悉。舱盖与挡泥板集成在一起,采用防锈防刮擦的模塑料制成,并且使用了金属增强件以获得足够强度。前翼子板形状有点夸张,不过这也是为保证越野时车轮能够获得足够的跳动行程。黑色复合材料制成的车轮罩护垫保护车身免受飞溅的石块造成伤害,并降低胎噪。非常短的前后悬设计不但令车身四平八稳,而且使H2的接近角与离去角非常大,提升越野的能力。H2的风挡玻璃仍然保持着原来富有野性的垂直外观,这种设计谈不上美观,但是与车身的轮廓相当搭配,很难想象为H2装上一款大倾角的风挡玻璃,会带来一种什么样的结果。
17英寸的铸铝车轮与凶悍的车身相比显得瘦小了很多,315mm的轮胎也丝毫不显得笨拙。一贯方方正正的尾部设计,在2005款上同样延续,灯组的设计也极其简单,大概悍马的工程师们根本就不用去理会什么叫潮流,只要保证最强的翻山越岭能力就一切OK了。
内饰温柔体贴
与粗犷的外形相比,内饰显得温柔体贴很多,一袭高档黑色真皮外衣,令乘坐非常舒适。超过2m的车宽使H2具有十分宽敞的内部空间,内部设置6个座位,最后一排仅有一个座椅,余下的空间可以放置更多的越野装备。座椅宽大舒适,前排可以自动多向调节,并带有2组记忆功能,可以加热。
驾驶舱的布局还是偏向于威猛的性格,粗大的刀把式变速器手柄,牢牢地吸引着每一个第一次拉开悍马车门的人的眼球。圆形的空调出风口十分夸张地突出于饰板表面,粗悍立体效果十分明显。位于中控台中部的触摸式液晶屏是2005款悍马H2的特别设计,显得整体布局更加干净利落。为保证数据的清晰读取,H2的仪表盘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采用了与众不同的白底黑字显示方案,夜间以带有浓重军事色彩的深蓝绿色照明显示。驾驶员信息中心是司机和车辆之间人车交互的界面,H2并非一味狂野,对于自己的电脑信息系统还是十分谨慎,不仅能提供超过28种的精确车辆功能警告信息,而且可以显示剩余油量等行车信息。
操控柔顺,表现粗犷、张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