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模能否“人车合一”?
编者按:自本刊刊登车模的相关报道后,引起了业界的激烈讨论,不少业界专业人士来函探讨该问题。中国车模到底是否只是美丽的花瓶?中国车模何时能够“人车合一”?本期特对此专题进行后续报道。
车展是近年来展览行业最火爆的买卖之一,“香车美女”是人们对国内举办车展的印象和评价,因此“车模”行业应运而生。北京新丝路模特经纪公司副总经理王桂花曾向笔者透露,2006年11月北京车展模特营业总额达到600万元人民币,这一数字显示其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国内举办大小车展都形成习惯,展车前面站位美女,好像超市卖菜打个塑封,餐馆里的碗筷餐具也要打塑封,成了附加形式,不站美女的展车就不气派没人看、卖不出去一样。但是许多厂商没有注意到消费者的审美鉴赏水平逐渐在提高,临时抓来的模特不经培训站在那里,不仅起不到促销作用,反而让参观者心中添堵,对厂商和品牌印象产生反感。
笔者参观过法兰克福、巴黎、底特律、日内瓦、洛杉矶、东京、拉斯维加斯等大型国际车展,体会到不同国度各不相同的车展文化。日本车模热情火爆,日内瓦美艳华丽、巴黎礼貌周到的服务给人留下印象深刻。而法兰克福和底特律车展很少见到以美女为形象服务的模特出现在展车前。记得1999年通用汽车公司邀请中国媒体十余名记者前往底特律车展参观,在接风酒会上主人特意安排中国记者与美国记者穿插入席便于交流。有一位中国女记者向两位美国女同行发问,为什么底特律车展看不见美女?其中一位回答,“我们对车型变化了如指掌,不用她们来介绍。”
不同国度不同的汽车文化差异如此之大。但是我们的国家举办车展,全世界各种汽车文化几乎全部进入展区,汽车展览就是这种大规模差异文化的交流、融通集中场所。我们应该怎样既保持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能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秀素质?本来不是干车展模特这个行业的,但是看得多了自然有自己的看法,笔者从着装、肤色、体态、神态、现场表现和发展趋势几个方面,谈谈中国车展模特与国外车模特的区别。
首先是着装。走遍世界各大汽车展览,每家汽车厂商的展台风格和色调相对一致,站台人员的着装也相差不多,让参观者很容易辨认厂商品牌,从而加深对汽车品牌的印象。到了国内车展这种印象不深刻,好像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女模特着装也就“千奇百怪”不足为怪了。近年来,随着高档豪华车展台增多、面积加大,模特着装比较讲究,制作工艺考究、质地昂贵,色泽柔和、匹配展车较为得当。中低端展车模特的着装变化很大,“西式中化”设计成为普遍追求方向,但却没有形成各自“典型风格”是个欠缺。仍然要提一句,在偌大车展上,最不能容忍的就是看见那种对女性不尊重的服装设计,这当然不全是设计师的过错,一定是这家汽车厂商公关部门给出的要求所致。
东方女性肤色以“白”为美,各种女性化妆品的宣传广告均以能使女性肤色变白而大获其利。但是肤色是模特的“天然服装”颜色又是这个行业特性的表现形式,单一追求肤色白皙的女模特加入展览行列,不一定对自身汽车品牌和展出的车型恰当诠释。西方模特很多是在阳光下全裸晒出古铜色、蜜色、浅驼色肢体颜色,这种看来非常健康的肤色在我们国家女模特中间很少见到,这就给因肤色变化配合着装变化搭配展车减少了选择性,“千篇一律”的面孔缺乏视觉和色泽的变化。
模特是一个非常职业化的行业,健美的肢体、可人的容貌、细腻的皮肤、聪慧的心理是一名优秀模特的本钱,对汽车模特行业特点没有完全认识,不勤奋学习、不努力锻炼、不严格要求自己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不了解汽车行业知识,就不可能将自己锤炼成模特细分行业的佼佼者,临时抓来车展“挣把外快”,就形成广大观众的印象——车展模特都是“花瓶”!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站在展车旁的女模特,她的眼神透射出她的气质和心态,她的表情和眼神以无言的诉说,向前来参观的观众传达展台的氛围和展车的文化,这是一种美丽的、无声无息来自模特释放出来的信息,令参观者驻足观赏模特的同时,发自内心的欲望去了解展车的各个细节。优秀的模特都有这种能力,在中国举办车展上国外模特这种气质比较多见,中国模特仅有较少人能有这样的吸引力。其区别在于,优秀的模特以自身对汽车品牌的理解,恰如其分以自身的气质、体态、神态和心态融入展车和展台氛围,她的表现如同“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烘托整个展台气氛。虽说“香车美女”已经形成了车展上的“中国式”汽车文化,但在快速增长和竞争激烈的汽车销售行业面前,车模与促销时机及手段结合越得当的汽车厂商,参加车展的投资回报比例会越高是毫无疑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