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生存手册:野外活动的野炊问题
野外活动中,野炊是最令人开心的。野外用餐不但可以享受快乐的阳光,还能尽展厨艺。可口的
饭菜可以补充运动所消耗的体力,养精蓄锐,以开始新的行程。
1.做饭是一件体力活。往往要需要2—4人共同完成,尤其是当活动人数多,工作量大时。
首先,大家动手迅速搭灶、找柴火,作好各项前期准备。伙食委员负责把做饭要用到的炊具、蔬菜、米、调味品等准备好。
用餐后,洗涤餐具要注意清洁卫生。分开沾油餐具与不沾油餐具,减少油腻的污染。
不要使用洗涤剂,尤其是含磷的洗涤剂。
菜刀和砧板要洗净、消毒、并要保持干燥。
2.做饭更是一门手艺
“吃多少米,用多少菜”是重要问题。饭菜不能不够吃,更不能浪费,因此掌握概量是做饭的第一步。
一般而言,做饭总时间应控制在1小时左右,要学会统筹地安排时间。搭灶、洗菜、淘米、切菜等,大家分工合作,可缩短煮饭时间,提高效率。
烧米饭也得有学问:
A:大米,一人一顿饭按四两米计算,十人饭用四斤,依此类推(男女比例1:1)
B:淘米(2-3遍),并要留出充足的时间,让米吸收水分(约30分钟)。
C:水,水的多少直接影响米饭的可口程度,水多了米饭会做成粥;水少了,就只能吃锅巴了。
D:火,煮饭过程中,要分时段用火,控制火的大小。一般应为“小—大—小”。
注意:
(1)野外活动中,由于条件简陋,锅底米饭可能被烧焦,因此要充分考虑到米的用量。
炒菜最好和做米饭同时进行,一方面节省时间,再者不至于使饭或菜变凉。
(2)若有少数民族队员(如:回族)参加活动,要尊重其民族习惯。
提议:若少数民族队员做饭手艺好,可让其负责伙食,让大家享受一次地道的异族风味。
3.做饭亦需要创造性
如果饮食中安排有鸡蛋,可将鸡蛋打在一个杯子里携带,避免破碎。生篝火时,烧烤一些食物,会使野外活动更富情趣;如:烤土豆、烤红薯、烤肉、烤火腿肠、烤蒜、烤辣椒等。烤出可口,烤出快乐!
两天活动菜单(供参考):
第一天中午:①干粮(馒头等.)+火腿肠+榨菜
②面包+果酱+火腿肠
③压缩饼干+足量的水
晚上:米饭+炒饭+凉菜,汤或粥
第二天早晨:① 面条或粥+干粮
② 面包+牛奶
中午:若时间充裕,可以搭灶做饭;若时间紧张,以干粮为主。
凉菜:以蔬菜水果做凉菜,不仅色香味俱全,更可以开胃,增加食欲。
1、拌黄瓜 2、沙拉类 3、糖拌西红柿 4、酸辣豆腐皮 5、拌胡萝卜丝
凉菜的配料比主食随意,酸、甜、苦、辣(麻)、咸,可依个人喜好添加,或者来点儿创新,做些新鲜的搭配。
汤类:西红柿鸡蛋汤 什锦豆腐汤 酸辣汤
“民以食为天”, 野外活动吃是重要组成部分。通常野外活动第一天中午,多以干粮为主。
科学探险与野外生存协会《野外生存手册》,WORD文档,RAR压缩,3.43M,/resource/20070501001.r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