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在预防急性高原病中作用的探索
【摘要】 对高原地区援藏人员进藏后由于高原原因可能产生的急性高原病易发因素进行分析,将心理干预工作引入现行的门诊诊疗程序中,探索心理干预在预防急性高原病中的应用。全面客观地评估援藏人员进藏后所存在的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根据评估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在处理救治过程中加强和援藏人员的沟通,同时,做好高原病的防护、救护、救治上的健康宣教,使援藏人员了解一定的救治方案及需配合的事宜,树立其对医护人员的信心及对根治疾病的信心,保障援藏人员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 心理干预;高原地区;急性高原病
本文通过对高原地区援藏人员进藏后由于高原原因可能产生的急性高原病易发因素进行分析,将心理干预工作引入现行的门诊诊疗程序中,探索护理干预在预防急性高原病中的应用。所谓心理干预是指在确诊心理问题的基础上,采用一系列适合的心理治疗方法对存在问题及行为进行矫正、治疗,也包括运用心理学方法维护正常人心理健康的一系列干预活动[1]。当前,心理干预不但在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而且在心理健康领域与教育领域中都得到应用,心理干预对促进康复,提高免疫力及心理健康水平,提高行为效率等各方面都有积极作用。因此,将心理干预引入现行的门诊程序中有一定的可行性。
1 高原病简介
海拔3000m以上的地区称高原,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和氧分压低,由平原移居或短期逗留高原的人由于对高山或高原环境适应能力不足引起的,以缺氧为突出表现的一组疾病称为高原病(diseases of high’s altitude)或称高山病(mountain sickness)[2]。
2 高原病的易发因素
2.1 高原缺氧 因高原地区高寒缺氧,许多援藏人员从零海拔地区或者平原地区进入高原地区,不能适应高原气候,存在潜在的发病因素,造成援藏人员急性高原病易发因素较多;因工作原因,援藏人员在高原执行任务实施了月轮换制度,符合急性高原病的发病时间,造成援藏人员急性高原病易发因素较多。
2.2 高原卫生健康知识缺乏 对高原地区的健康知识缺乏产生心理恐惧及发病时对疾病的焦虑会加重心理负担,从而易引发急性高原病及加重急性高原病病情。
2.3 援藏人员自身的身心问题 援藏人员因临时授命,时间紧,任务重,部分人员疲劳作业,有呼吸道感染此类在平原地区并不严重的症状,给进入高原地区工作患急性高原病带来了诱因。部分人员对高原病一知半解,对高原地区存在心理上的恐惧和压力。援藏人员短时间大量进藏工作,几十人或几百人住在一间大房子中,通风不佳,给以呼吸道传播的疾病造成了有利条件,易引发多人的呼吸道疾病,给急性高原病造成有利因素。援藏工作任务重,一进藏就投入工作,未渡过高原的缓冲期。24h轮流值勤,夜晚易吹风着凉,休息不好,易加重急性高原反应。
2.4 医护人员存在的问题 主要是由于援藏人员人员数量多,短期积聚,在一个中转医疗点门诊人员配备只有一个医生、一个护士、一个司机和一辆救护车,存在处理救治量大,工作不能细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