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结绳:登山结绳
在树枝上作记号 登山时最害怕的事过于迷路,尤其当遇到浓雾或严冬山上覆满白雪时,迷路的不安更容易踊上心头,碰到这种情形时,不能够等到迷路后再思考对策;当务之急应是采取行动预防迷路。因此在行进时,可以把布条绑在树枝上当作记号;这么一来,即使不小心迷了路,登山者也可以依照记号回到原地。为了不使记号迷失,记号与记号之间的间隔不可太远,而且应绑在眼睛容易看见的位置。
因天气恶劣或浓雾使自己对行进路径失去自信时,最好是边做记号边前进。做记号的布条就使用显眼的红色,将手巾撕成小条状也行,只要用单结在树上绑即可。
连带攀登
当一个人行动时,由其他连带同伴共同确保不至于发生坠落危险的攀岩方式称为支援攀登。此外,用登山绳将全员绑在一起行动的技巧称为连带攀登。如图所示。连带攀登是用一条登山绳绑在全体成员的身上,一旦有人不慎滑落,其他成员可以立即确保的方式。
连带攀岩是在不需要用到支援攀登的雪山攀登或简单的岩棱健行时使用,它的优点是藉由全员同时行动达到节省时间的目的。
然而如果使用连带攀登的经验不够丰富,想要阻止滑落的同伴将十分困难,更糟糕的是全体队员都有被牵累一起滑落的危险。万一没有把握应付突来的滑落,绝对不可以使用连带攀登;若是存在些许滑落的危险,最好还是使用支援攀登的方法前进。
利用连带攀登行动时,特别必须注意每人之间应保持三~五公尺的间隔,以免妨碍彼此的行动。成员之间的距离可以自己用手收放绳圈来调整;同时为了避免突然的滑落,就多加注意每位成员的行动。
前导者和押队者身上的绳结
前导者和押队的人可以利用称人结或双重八字结将绳索绑在身上;使用称人结时一定要在绳头部份加以处理。
居中成员身上的绳结
居中成员可以使用中间结将绳索绑在身上,此外再用双称人结作成两个绳圈绑在肩膀和腰部,可使安全更有保障。
在绳索中音利用中间结做个绳圈,然后,将其套在身上。刚开始的结目不要太紧,等套身上后再调整绳圈的大小。
把一个绳环套在肩上,另一个绳环套在腰部时使用。双称人结可以调整绳环的大小,相当方便;刚开始时的结目可以较松,等到套过肩膀和腰部后再来调整绳圈的大小。
连攀登时的绳结
连带攀登时,将绑在一起的绳索绕个一、二圈,并用单手握持是基本的行动方式。自己可以藉着收放绳圈调整间隔,必须小心不要妨碍到其他人的行动。
居中成员将自己与前面的人之间的绳索绕个一、二圈,作成绳圈握在手上,押后的人也是一样。领队则在延伸到第二名成员的绳索上作绳圈。
在严冬登山时,一旦不小心有人滑落山壁,应立即将手上的绳圈套在冰的长柄上,并且把冰镐打进雪地里阻止继续滑落。这是长久以来所使用的方法,但最近的支援攀,多不拿绳圈而是于滑落的同时直接拉绳索阻止滑落,另外,若是在无雪期时攀登岩棱,也适用此法。
露宿
因迷路或行程未能照原来安排,导致不得不露宿荒野时,一条绳索会成为有力的好伙伴。如果随身携带轻型帐蓬,自然是最好不过,但事情往往不如所愿;所以唯一能做的是想想如何把绳索的功能发挥到最大极限,尤其当缺乏装备时,利用山白竹等树枝叶躲入其中,并用绳索把周围的树枝叶集中在一起,应当可以防避些许风雨。如果手上有塑胶布之类的东西,可利用石头或树干,把布铺在架好的绳索上,如此便成了轻便简单的避难小屋。
利用平结把灌木树枝叶绑在一起,就可以躲在其中避雨。如果没有绳索,可用鞋带或背包拉带等代替。
把绳索的两端绑在树干或石头上,然后再铺上塑胶布之类的东西,如此便成了简易的避难所。此外,把雨衣、毛衣等能穿的衣服全部穿在身上,防止体温下降的工作也不能疏忽。如果担心下半身潮湿冰冷,可以在地上铺些枝叶或把包垫在身下。
涉水过岸
涉水所使用的绳结大致与攀岩时相同,但是有时涉水要求一些于涉水专门的技七,其中之一就是徒步涉水。在水流很急的河川徒步涉水时,需要一些有别其他的独特绳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