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今年即将出现的三代车的预测
“三代车”预测
开始以前先回顾一下中国重型一线越野军车的发展情况,中国的重型一线军车已经有两代了,第一代以红岩262,黄河252和延安250为代表(前两者都是仿制法国GBC,后者是自主研发),第二代以陕汽SX2190和北奔为代表,而一代与二代之间还有SX2150K,再250的基础上利用STR技术改造,这些貌似与三代车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实际上这些都是三代车的重要基础,下面步入正题
总体形式的推测:
发动机的高功率是肯定的,液气可调独立悬挂是肯定的,弹性元件应当是螺旋弹簧,CTIS是肯定的,还有后勤性能方面,维护方面的要求是肯定要提高的,下面就各个子系统来说
动力系统:发动机继续使用WD系列发动机的可能性非常小,但是不排除样车继续使用WD615,最有可能入选三代车的发动机有两个,一个是潍柴的道伊兹,功率为386Ps的六缸直列涡增柴油机,另一个是陕汽准备自产的康明斯ISM358六缸直列涡增柴油机,这两者的技术参数性能比较接近,但是相对与WD系列同功率等级的机子来说,自重轻的多,而且性能指标(尤其是最大输出扭矩和最高转速)都高于WD系,因此新发动机只能从这里选,而且个人认为陕汽自产的ISM可能性最大,毕竟是自家的东西,用着放心,出了技术问题也更容易协调。
变速箱继续采用法伊顿法式特9档的可能性较大,但是不排除使用新的11档伊顿或者9档ZF的可能性,毕竟新产品的自重和性能都好的多,关键就要看性价比了。
取力器是可定要有的,具体安装位置和安装形式不可预测,但是直接连接在变速箱后的可能性较大,省了一根传动轴可以减少不少麻烦。
桥,肯定是液气可调独立悬挂的双级轮边减速桥,这是三代车里改动最大的部分,实际产品的样品我已经见过了,应当属于国际先进水平的行列,尤其是自重,在国际同档次产品当中,国产产品的自重是最轻的,而且性能并不差(顺便提一句,国际上能够出这个档次产品的厂家不超过10家),至于独立悬挂的好处,至今有人不了解,甚至还有人认为整体桥非独立悬挂更好,这是长久以来由于陆虎的横行造成的,其实做为军用平台来说,整车在状况路面行驶的平顺性是想当重要的,非独立悬挂车辆想要达到独立悬挂车的行驶平顺性是不可能的,同时由于整体桥的自身缺陷,故障的可能性比较大,而且最小离地间隙也较小(使用14胎的平均高度,整体桥是380mm左右,而独立悬挂桥可以达到440mm以上),同时由于安装的形式,造成整体桥车辆整车稳心过高(也就是容易翻车),再加上液气可调,独立悬挂车的公路行驶性能也要好于整体桥车。
轮胎,军方终于开始重视轮胎问题了,13越野胎一用就是30年,没有任何变化,现在的14胎也仅仅是13的放大,依然是钢丝胎,实在是落后的不行,没有自封闭,没有泄气保用,甚至没有适合CTIS的国产越野胎!现在军方明确提出轮胎问题,要求还比较高,提高轮胎的越野行驶附着力(也就是要重新研究轮胎花纹),同时还有兼顾公路行驶性能,要求适装CTIS,要求自封闭性能,要求泄气保用,30Km时速不低于50公里,这已经接近对一线轮式装甲车的要求。
总的来说,动力系统的要求非常高,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要求,应当属于90年代末期的水平甚至更高(老美的独立悬挂越野桥从02年才开始换装,发动机也基本是一个档次的,除了GCW比我们的三代车重)。这些看起来都和一代二代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实际上独立悬挂桥就是在二代的基础上研制的,而动力的匹配问题更是依靠了一代二代的实际经验才能良好的解决。
驾驶室
对于二代车的驾驶室,我个人对其深恶痛绝!二代车的驾驶室做为民用车用都并不是很理想,工艺性能非常差,不利于大批量生产,再加上外形高大,弧形的风挡玻璃(对此我十分不解,一代车采用的就是两块式平板风挡,到了二代样车沿用了两块平板,然而到二代量产竟然使用弧形整体风挡!莫名其妙),仪表板使用的也是民用产品,灯火辉煌,及其不适合军用,尤其是一线军用。反观一代车的驾驶室,外形低矮,粗犷,而且全部是冲压的平面钢板焊接的,工艺性能良好,非常适合大批量生产,同时生产成本非常低,当然一代驾驶室也不是完美无缺,驾驶室的密封性能很差,没有空调,乘坐舒适性差,最关键的问题是发动机维护问题,由于还是老式设计,只能在驾驶室内打开机器盖子对发动机进行维护和修理,想要更换发动机只能把驾驶室整体拆掉才可以,勤务性能太差,对后勤保障有太大的影响。国外的军车,尤其是德国的军用重卡,驾驶室非常有特色,以前我也写过专门的帖子,该有的绝对要有,但是没必要有的,坚决不要,一款驾驶室从60年代用到现在,可见当初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周全。最近一代车驾驶室有了不少改动,尤其是勤务性能有了极大的提高,同时保持外形不变,已然是多面体,而且更加适合大批量生产,据此判断,三代车应当会采用一代车的改进驾驶室,至于到底改进了哪些,我目前还不敢透露,等解密之后再说。
车架
目前二代半车中的2153采用的是变截面大梁,在我看来依然是倒退,虽然变截面大量好处多多,但是对于军用来说,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反倒因为制造工艺复杂影响了整车的制造成本和速度,因此我认为三代车应当还是采用普通冲压C截面大梁,同时由轴荷推断GCW在20吨-25吨左右,因此采用2190的双梁的可能性非常小,因此推断是类似于一代车2150的C截面冲压单梁,便于制造,性能虽不优秀但也足够用了。
其他
电子设备方面,ABS可能是选配,另外发动机肯定另有一套全新的喷射控制系统,具体不是十分清楚,但是应当是国产货。传动方面,如果采用液压绞盘,就有可能取消取力器而改成分动箱和目前2150KY的形式类似,在驾驶室后加装液压油箱以及油泵液压马达等设备,8×8型号的第四桥可能采用自动随动转向以减小转弯半径,回转半径有可能控制在11m之内。集中润滑系统应当是选装而不是标配,这个系统已经在三代半的2300上得到了大量的试验。
应用
三代车应当不会是传统意义上的一线军用越野重卡,而是一个通用的20吨平台系统,也就是说整车在设计阶段就已经考虑了二类、三类底盘的设计问题,以后会以三代车为基础建立起一个完整庞大的车族体系,包括后勤运载平台,野战系统平台,甚至是一线作战武器系统都可以在此基础上改装,极大的提高了后勤系统的保障性能,而且动力系统有可能会被用在新的装甲轮式平台上,因为早就风传三代车有装甲型号,而且最近7台的节目当中的确有一个Pro ?e建模的3D装甲车镜头闪过,出现地点是陕汽汽研所,因此可以推断三代轮式装甲车并非捕风捉影。
综述
三代车是一个全新的高机动战术平台,类似于老美的HMTV(奥什喀什系列)的形式,以一个基型车发展出整套的战术车辆,同时是新一代轮式装甲车辆的动力系统提供者,者也表明陆军对于车辆的运用方面也有了新的认识。
以上这些都是根据现有情况的推测,等到三代车样出来还需要4个月左右,那个时候就有的瞧了。
注:本文为本人原创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