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披露过的“嘉年华苦衷” 比李书福还要苦
第一幕: 1998-1999年长安亏损10多亿 2000年开始变革翻身
主持人:我们正在做《中国汽车8年之变》这个系列访谈,实际上您是最清楚的,从2000年开始,整个汽车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这之前可能还是计划经济,我们查了一下数据,基本上各大汽车企业都是从2000年这个起点开始飞速发展的,到2004年可能有一个小拐点,2006年又可以了,到2008年好像又有一点小的波动,现在到了该回过头来聊一聊反思过去这几年的时候了。
尹家绪:其实2000年过后,中国汽车行业开始崛起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虽然中间有一些起伏,但是总的大趋势都是一种高速发展。2005年的时候有一个低谷,长安抓住了这个机会,长安其实在1998-1999年都是非常困难的,那个时候还叫“长安汽车责任公司”,还不是长安集团,那时候,非常难的时候,1998-1999年亏损是将近10个亿,后来有的报出来是14个多亿,2000年用一年的时间长安扭亏为盈,并且重新站在汽车行业的第一位。
主持人:当时是依靠一款新产品-----长安之星吧?
尹家绪:长安之星的推出实际上是在2001年-2002年,我是1999年8月份接到上任长安总经理的工作的,长安在2000年能够起死回生时还没有新车,是在原来的老车型上,主要是在销售和质量上采取了我们当时说的五大工程:营销工程、成本工程、精品工程、形象工程、人才工程。
首先,当时经销商、供应商都没有信心了,因为过去是欠别人的钱老不给,人家来勾兑财务就给一点钱,不勾兑财务就不给钱。我就要求管财务的副总上台讲话,保证给供应商三个月内保证付款,树起长安的诚信的形象。这样把供应商体系的信心建立起来。
其次,是经销商体系。当时我们整顿的时候,只有70家经销商了,其中两家在8月份才只卖了30辆车。当时抽了500人到销售公司,自己建店。当时陈永强被调过来当党委副书记主管销售,他也是非常有激情的一个同志,并且干工作也是非常努力和玩命。他从市场回来,提出了一些东西,符合用户的想法。
当时清理了我们的所有库存,砸掉了一批质量不合格的车。我记得我刚上任的 8月份因为库存量太大,8月份给员工放了1个月25天的假,我们在这些天里做了一些调查研究,9月14号我们一上班就开了一个大会,把当时新班子的想法抛出来,
2000年就扭亏为盈了,长安就不断起来了。那个时候我们新班子鼓励大家从低谷、精神比较涣散的状态下走出来,因为那些年长安是两个大厂合并的,两个厂合并的管理思想的磨合和冲突太大,包括班子也不是很团结,所以两个年苦也很多,但是那个时候大家上上下下的那种精神状态,现在我回忆起来那种精神状态,大家工作的劲头还有那种愿意把事情做好,那种投入,应该是在长安的上上下下形成了一种干好长安,为长安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形成了这么一种热潮。但是我觉得包括我和陈永强同志他也是一个热血沸腾的人,在每次大会上我们两个讲话都会让大家精神振奋起来,激发起来。
主持人:就是说第一年的扭转依靠的还不是新车型,而是一种变革的精神?
尹家绪:我觉得那几年虽然困难,面临的调整也很大,但是精神上是激越的,精神状态是饱满的,形成一种“人心齐、势不可挡”的势头。
1998年刚刚到长安当一把手的时候,10月份-11月份非常困难。几万人的厂,各种工资、设备、电费、税费每月开销要几亿,可是,帐上常常只有一两百万的现金,发工资都不知道怎么办?但是,当时虽然非常困难,但是,大家精神状态非常好,人心非常齐。
第二幕: 2002年 “长安之星”战略成功 高利润受到质疑 政府介入调查
主持人:之后的“长安之星”战略也非常成功?
尹家绪:你说的“长安之星”是2001年开始为打市场,竖形象,作为一个切入点,以长安之星为首有几个突破口。当时做了一个很大胆的决策,长安之星引进的是别人的技术,我们在消化吸收过程中,当时就提出“国民车”价格要下调的想法,当时,我们说要弄到39800,财务系统都说不行,39800一定会亏损, 我们还是强行弄到39800。
2002年,长安之星战略推得非常成功,实质上“长安之星39800战略”带动了长安整个系列车的销售, 2002、2003、2004年是长安的微车系统盈利最好的。以致于,很多人都怀疑长安是否在作假。当时媒体上曾出现“7问长安”: 当时长安在微车行业销量占三分之一,而利润占到了90%。所以大家怀疑长安的利润,长安是一个上市公司,是不是作假。
“7问长安”带来的影响很大,国家审计署来了,后来财政部也来了,都来查长安的利润是不是实事求是的。当时,哈飞的董事长崔学文就说:我就不相信你的利润这么高。
来调查才发现,长安的成本工程,包括后来的ERP上线,大家挖金山活动,一系列成本工程确实使长安的利润一下子显现出来。那几年卖了20多万辆车,长安本部的利润十几个亿。那几年长安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应该说长安也是抓住了机遇,在2000年到现在抓住了机遇发展,虽然有起有落,但是还是中国汽车市场在发展,如果中国汽车市场不发展,你不管采取什么策略还是有难处。这几年的变化,我认为最大的变化还是思想观念的变化。从一个纯纯的计划体制下的军工企业,到思维方式和面对市场的调整。
长安最大的转变是从1998年,1999年,2000年这三年的转变,通过那几年过后,慢慢走出一条军民结合型的道路。
在国际上,不管美国、欧洲,实际上他们都对军民结合这个路如何走,都觉得是不能很好的做好的这么一个题目。应该说,长安这些年走上了军民结合的循环发展的道路,这一点应该肯定。
第三幕:从未披露过的“嘉年华苦衷” :两年无用功啊! 比李书福还要苦
主持人:2002年微车做成功了,长安开始想做轿车了,您曾经说长安是挤进轿车的,怎么挤进的?
尹家绪:回顾这8年应该说,长安也奠定了轿车发展的一个基础。原来国家规划轿车“三大三小”只有上汽、一汽、天汽等才能够做轿车,长安是不准做,因为对它有限制: 只能做一升以下比如0.8的,一升以上是不能做的。
长安后来是艰难挤进轿车来的,我跟你说,那个时候真的很苦,我得(给上面管汽车的部门)做很多工作。
主持人:怎么做工作?
尹家绪:工作太多了。一言难尽。我经常看到李书福在媒体讲他做轿车有多苦多苦,最后他是利用媒体帮他呼吁做成了轿车。我给你说啊,其实长安做轿车比李书福还要苦,而且我们还不能说。
比如长安和福特合资的第一款车——嘉年华,受到了媒体的普遍批评,说是怎么把旧车型引进来,市场表现也不好。
谁不想把最新的好车车型引进啊?长安为什么第一款车引进了嘉年华?因为,不准我们生产大于1.0升以上的轿车啊,没有人知道,我们在做嘉年华的时候,都先把嘉年华装上长安1升的发动机去政府报批,明知道装了长安的1升发动机,这个车肯定是卖不掉的,也必须这么做,没办法。
就按照这样的办法,后来长安福特才慢慢又争取到1.3升,但是,福特的嘉年华根本没有1.3升啊,我们其实是做了两年无用功,摆在那儿,没有拿来卖。
所以媒体指责我们,你们为什么不问:为什么长安是这样的,这些人真的是这么笨吗?他明明晓得那个车不行,为什么先要拿那个车来,不知道先拿好车来经营呢?是没有办法啊。
反正只能一汽、上汽、二汽、广汽他们可以做轿车,长安是挤进来的,就是这样的。
主持人:那个年代, “三大三小”之外的 想说服政府上轿车 的确很难啊 ?
尹家绪:后来慢慢慢慢长安就挤开了,当然,那里面的味道自己才知道。包括和福特的合作、包括羚羊(图库 论坛)怎么拿去卖的,基本上那些管汽车的部门、发改委、这个部、那个部,每个部都要去说。我还记得很清楚,有个领导我去北京找他的时候,白天没有找到他,晚上就去他家找。但是他夫人在家又不好进去,北京的冬天多冷啊,我自己站在他家门洞里面等着,等到他回来的时候,我的腿已经冻得都上不去楼了,我就跟他讲我们羚羊的事,希望批准我们上轿车。
这些我们以前什么话都没说过。长安福特后来把嘉年华改装成1.3升的,可是从来没有卖过,然后是最后才又做到1.6升的;后来蒙迪欧(图库 论坛)又出来了,同样 , 不敢说2.0升的,就说我们是升级的,1.9几的。就这样,1升级突破了,1.98突破了,然后才到了2.0,一点一点去走。
我在和福特谈合作的时候,我跟当时国家发改委的第一副主任包叙定汇报的时候,他死活说不同意,机械局也不同意,国家发改委也不同意,到处都不同意,那怎么办呢?
后来包叙定当了重庆市长,在重庆第一面见我的时候,说他现在是屁股指挥脑袋了,福特的合作我们还要干,这样才批准的。我们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第四幕:两条腿走路是为了:我长安10年过后还是叫长安 不会被谁收
主持人:一条合资,一条自主,两条腿走路,这是您一直在说的长安的发展战略。合资这条路的源头是怎么开始的,刚才你也谈到了一些和福特的合作。
尹家绪:最初长安两个企业,一个是做发动机,一个是做汽车的,都是引进铃木技术,一个是引进铃木的发动机,一个是引进铃木的小型车、微型车。其实从80年代开始都引进,引进了好多年。反正引进就是照葫芦画瓢,做出来都能卖,并且质量控制也很差。
1998年的时候我看到第一代引进的车,那个基准和标准都都丢了。引进技术就是:别人跟你说怎么做,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实际上,在1998年,当时媒体就问长安怎么走?1998-1999年那个时候正是汽车企业大合并,一汽一下收了好多企业,二汽也收了好多企业。然后到2000年的时候,大家都说今后的汽车就是只剩几大家,中国只剩几家。当时我们就说,我长安10年过后还是叫长安。不会被谁收。
主持人:那会儿我好像也刚入行。的确是这样的讨论很多。
尹家绪:连我们的媒体都是这么说的,为什么我不成为我自己呢?为什么在行业里没有我自己呢,只有别人呢?我为什么就非要投到别人那里?
主持人:当时是不是有很多人找你要合并?
尹家绪:他们说你肯定要被别人合并。当时我们说10年之后的长安还是长安,我们决定怎么走这个路,就是战略的问题,于是才有了两条腿走路。
因为,你自己走还是难的,两条腿走路,第一个就是强化合资合作,改革开放。这几十年改革开放对内搞活,对外开放。
我们长安的发展就是要对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学习他们造车的经验,学习他们卖车的经验,学习他们开发车的经验。尽快的有一个标杆,有一个学习的榜样。
因为如果我们在教室外学习,总不比我们拥到一个教室里面来学习,老师的水平比我们高,我们学的东西要快一些,要好一些。对外开放合资合作,应该想长期发展战略。
当时就跟铃木合作,引进它的技术,成立了长安铃木合资企业,但是,长安铃木1993年成立之后,3年批不下来。1996年都没有批下来,到1998年才批下来。是后来李鹏当总理解决重庆问题,我们把这些问题反映上去,1998年终于同意了合资企业。
主持人:这么长时间啊?
尹家绪:5年才批下来,15万的规划,我们建奥拓(图库 论坛),国家那些银行也不支持,那个时候难得很!当时确定一个要进行对外合作,跟老师一起多学一些,跟国外的先进企业,大的汽车厂商确定了这条路。
第二,要长期发展,这个企业要做百年企业,就必须要自己发展,要自主发展。所以说就觉得,一要不断的像别人学习,开展合作,第二个要自己发展。提高自己的发展基础,这样就确定了关于和铃木的合作,包括后来的跟福特的合作,后来又引进了跟马自达、沃尔沃等等都是坚持了对外合作。
通过对外合作,我们在自主开发上也走出去,比如说到欧洲,到意大利,现在在日本都建立开发中心,体现一个利用世界的国际的资源为我服务,为我壮大。
在自主发展这一块,也确定了自己如何发展。比如说必须要有自己的开发队伍,开发中心,要自己能够开发产品,自己要有自己的生产基地,自己要有自己完善的一套营销网络,自己要形成自己一套的汽车生产、技术开发、营销的这些一套体系的一种汽车知识。
这样要求两条腿走路以来,两条腿走路总比一条腿走路要稳定得多。两条腿走路才能支撑,这一条腿才能支撑那一条腿,所以确定了两条腿走路。两条腿走路发展起来了,不管是规模还是数量,实际上是靠两条腿走路走出来的。
第五幕:包叙定“屁股指挥脑袋” 长安福特合资项目才被最后批准
主持人:合资、合作中有一些什么故事比较难忘的?比如说跟福特,当初拿到这个项目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