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的实际应用还停留在“上网”的阶段
车联网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在过去一年开始大范围普及,不过目前相对于广义的车联网(车车通讯等),车联网的实际应用还停留在“上网”的阶段。
上海通用旗下的安吉星是目前国内车载互联方面做得最大的企业,在2014年年初它的用户数就已经突破了70万。2015年,安吉星将在国内率先搭载LTE4G服务,4G高速网络的应用为未来打造互联生态圈和智能交通提供了各种可能。
在车联网方面,新品牌观致汽车的创新也很大,在观致车型上搭载的逸云系统融入了更多社交功能。在最新的观致逸云2.0版上,“去接TA”能让车主为微信好友提供搭顺风车的服务,只要好友通过逸云系统表明自己要去的目的地即可完成,GPS和网络的定位功能也能为步行的朋友与车辆会合提供直观的定位指示。
除了这些车载娱乐通信系统,过去一年还有不少互联网企业渗透到了汽车日常使用的过程中。例如,腾讯去年就发布了腾讯路宝,这是腾讯发布的首款关注行车安全及绿色出行的驾驶伴侣APP。其提供驾驶行为评测、油耗评估、实时路况、智能路线规划、省油路线推荐、免费语音导航等全方位的出行服务,同时还加入社交等元素,满足用户更多需求。
传统汽车企业拥抱互联网
与银行等传统行业“抗拒”互联网的入侵不同,传统汽车企业正在主动拥抱互联网,而且有些正在牵手互联网企业共同研发未来的互联网汽车。
去年7月,上汽集团率先宣布与阿里巴巴集团达成“互联网汽车”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积极开展在互联网汽车和相关应用服务领域的合作,共同打造面向未来的互联网汽车及其生态圈。目前双方已经组建了一个数百人的研发团队,未来双方合作打造的这辆互联网汽车将以最终用户体验为导向,充分集成阿里巴巴集团的“yunOS”操作系统、大数据、阿里通信、高德导航、阿里云计算、虾米音乐等资源。
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也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发表汽车互联化的观点,这家企业先是向百度取经,随后又传出与乐视合作造车的消息,双方的合作模式暂时还没有公布,但仅仅是这种跨界合作的方式就已经吸引了不少眼球。
去年下半年新诞生的凯翼汽车虽然没有牵手互联网企业,但是宣扬要用互联网思维造车,不仅如此,它还采用了在IT领域广泛采用的代工生产模式——不建设自己的工厂,租用别人的工厂造车。
IT企业造汽车?
与传统汽车企业互联网化的趋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的互联网公司也要汽车化。或许是看到了特斯拉的成功,2014年,小米、乐视、富士康等以往与汽车不沾边儿的互联网企业也要造汽车了。
曾有媒体报道,小米将要进军新能源汽车,打造中国版的特斯拉。去年12月,乐视创始人贾跃亭通过个人微博透露乐视超级汽车“SEE计划”,复制乐视生态垂直整合的模式重新定义汽车,乐视由此正式宣布进军汽车领域。不久后,乐视宣布原英菲尼迪中国总经理吕征宇正式加盟。而世界最大的代工企业富士康也在去年年底宣布,要打造“平价特斯拉”。
不管这些互联网公司造车是“痴人说梦”,还是真的会改变世界汽车行业,至少,他们会给传统汽车行业带来不一样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