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国际市场 中国随车起重机业任重道远
――从宝马展看中外随车起重机的差距
逐鹿上海滩,中外随车起重机企业华山论剑
Bauma China 2006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工程车辆及设备博览会,于2006年11月21日在上海闪亮登陆,这是一场国际工程机械的盛会,来自30多个国家的1077家国内外企业同台竞技,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万多名中外客商云集浦东,共同目睹这次国际工程机械的盛况,分享这工程机械的饕餮盛宴。
尽管随车起重机在工程机械行业占据着较小的份额,但此次盛会还是吸引了国内外随车起重机制造企业。参加此次展会的既有国际知名品牌HIAB、PM、PALFINGER、水山、UINC,也有国内传统企业徐工集团随车起重机公司、石家庄煤炭机械厂、长治清华机械厂,还有新近加入行业的宇通重工专用汽车厂。此次展会既是一场随车起重机产品的高水平较量,也是彰显企业实力的大比拼,充分展示了国内外随车起重机行业近年来开发应用高新技术的水平和能力。整个展会亮点频频,给人最强烈的感觉就是求新求变。国外一流企业的新产品令人叹为观止,国内各生产制造企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消化吸收新技术并为我所用的能力同样令人刮目相看。
国外品牌――理念领先细节取胜
此次参展的国外产品有年销量达到万台,以生产折叠臂随车起重机的欧洲巨头HIAB、PM、PALFINGER,也有以生产直臂系列随车起重机的日本、韩国的多田野、UNIC、水山等。在本次展会上,各参展企业都推出自己的新产品,充分展示了产品的功能和性能,同时也表现出了产品向系列化、配套化发展,功能向特性化、多元化发展,操控向舒适性、安全性和人工智能发展趋势。
国外产品无论从设计理念、产品性能以及产品外观都处于遥遥领先地位。一位国外厂家的技术人员说到:“面对如今的能源危机和环保要求,我们的产品已将钢材使用到了极限,对于那些对材料要求不是很高的地方,我们已经开始逐渐使用复合材料代替金属材料。此外,人工智能的使用可以让我们产品得到额外15%的起重能力”。在产品系列上,HIAB的XS系列增加了2款新型随车起重机。选装JIB后XS377型随车起重机的工作幅度可以达到26m,对应幅度的起重量为450kg。它可以配备HiDuo或HiPro遥控器,或者手动DuoControl系统。在外观上,PM与HIAB产品的涂装堪称精致的艺术品,PM同一臂体蓝黑结合的颜色搭配显得高雅,HIAB的黑色亮光漆托出了产品的沉稳可靠。细节处理更是无懈可击,PM蓝黑结合的部位看不出一丝混色。在管路布置上国外产品更为合理、紧凑、美观,各种软硬管的过渡非常流畅。同时,相邻的管路基本都采用带有产品特色和商标的包装袋包装起来,使产品外观保持整齐美观,这些带有产品特色和商标的包装袋也成为产品标识的一部分。操纵系统的布置上更多的体现了人性化,在体现操作的舒适及便捷的同时,更多的考虑到了安全性。依据人体工程设计的操作手柄,手感极为舒适;在操纵架或操纵台上设计的护栏,不仅有效防止误碰手柄导致的操作事故,同时,让操作者在操作时,可以将手掌放在护栏上,只通过手指的扳动来操作手柄,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操作精度,也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在工业设计的方面,从结构件到外饰件的材料大量选用了含碳增强纤维或玻璃增强纤维的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和橡胶以及塑料制品,充分体现了环保意识和能源意识。
产品的标识的设计完全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让不同语言的操作者能够迅速的了解产品种种安全要求和操作需求,充分体现了国际化意识和思想。很多时候正是这种细节的精湛成就了一流产品的品牌。
通过展会不难看出随车起重机在未来几年里总的发展趋势。一是对随车起重机的工作幅度要求越来越大,起吊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二是对起升速度要求越来越快,与汽车起重机相比,随车起重机更侧重于装卸,因此要求快速高效,以满足提高工作效率的要求;三是对随车起重机的工作能力要求也越来越强,除了起吊外,通过可加装吊篮,抓具等附件拓展随车起重机的使用领域,使随车起重机的功能更加多元化;四是对随车起重机的人性化、智能化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对于人工操作带来的种种安全隐患,人工智能的使用则大大提高了随车起重机的操作精度和安全性能。
本土企业――厚积薄发主场发力
此次参展的国内随车起重机制造企业一改以往籍籍无名的配角地位,主场发力,叫板洋品牌,其展出的产品代表着国内最先进的水平,无论是整机外观的整体效果还是零部件的改进上都充分体现了国内企业快速进步的能力和发展水平。纵观国内随车起重机产品不难发现目前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伸缩式随车起重机在吊臂结构形式上均以六边形吊臂结构;二是在油缸的布局上均采取了油缸内置伸缩形式;三是在较大吨位起升机构的机构形式上都采用了液压绞车。
徐工随车起重机公司作为国内随车起重机的领军企业,代表着国内随车起重机最高水平及最新发展方向的SQ12ZK3、SQ12SK3随车起重机首次亮相展会。该产品作为徐工随车起重机公司最新研发的K系列产品的代表,具有该系类的共同特性,即较强的起升能力和较大的工作幅度,且性能较稳定。SQ12ZK3经过FEA优化设计后,整机重量更轻,安装空间更小,性能更优。在匹配JIB后的幅度可以达到15.2m,起吊重量为600kg。该产品匹配了操作平台和座椅,可以实现上车操作,进一步扩展了操作者的视野,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该产品留有多种辅具接口,以便用户在选装辅具。简洁而实用的支腿油缸自动翻转机构有效提高了整车的通过性能,并降低了吊机对底车的要求。SQ12SK3作为国内最早开发的较大吨位伸缩式随车起重机,性能完全可以与日韩系列随车起重机相抗衡。这两种产品最大起升重量为12T,有效起重力矩可以达到30T.M、回转机构可以实现360°全回转、支腿油缸自动反转,液压系统完全采用原装进口液压阀、锁及密封件。
作为传统的随车起重机生产企业,石煤机此次参加展出的有12S、12Z、3S的产品。360°全回转及多边形吊臂和立柱具有较高高的强度和起重能力,产品性能优越、能力较强,安全可靠。其中,12Z的工作半径为10m,采用的齿条缸回转。
长治清华的产品借鉴了众多厂家的特点,参展的产品包括12Z、4Z、5Z和3S。其中3S同样采取油缸内置,起重力矩6T.m,最大起升重量为3T,最大工作幅度达到7m,采用齿条油缸回转。其支腿油缸采用一个小油缸带动拉索实现支腿油缸的自动翻转。
比肩国际,本土企业还须卧薪尝胆,奋起直追
与国外随车起重机产品同台竞技,国内产品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在理念上缺乏推陈出新的设计思想。
这主要受设计检验手段和创新思想的缺乏局限。本次展会上PM推出的两台30T.M、22T.M吊机,其外臂伸缩油缸从偏心座处穿过,就是一个大胆的创新。固然它所采用的这种设计方法是受到了空间局限而产生的,但这种设计思路使得整个吊机结构更紧凑。目前,国内企业还不能完全抛弃原有的设计理念,固守现有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思想,不敢或不愿意大胆创新、另辟蹊径。
其次,国内随车起重机在“精细”上下功夫不足。国外随车起重机体现了其严谨的设计思路和精细的制造风格。无论欧洲产品还是日、韩系列,“精细”无处不在。哪怕是一条焊缝、一个棱角、一处管接头,在制造安装过程中都是极其到位,细致之处见真功。与之相比,国内产品相形见绌,在设计上,设计人员的思路还没有完全打开,对于细节的考虑不够完全,对细节的考虑不到位;在制造上,设备达不到设计要求,工人对细节的处理不到位,责任心不够等因素,既是制约国产随车起重机总体质量提高顽疾,也是与国外产品产生差距的重要原因。
制约我国随车起重机行业快速发展的因素
一、多头管理制约国内随车起重机产品的普及推广
在我国,随车起重机属于专用汽车行业,因此,随车起重机被纳入汽车行业管理的范畴,随车起重机相对于其他改装车而言有着极大的特殊性,要经过行驶试验、公告申报、环保公告申报、3C认证、特种设备备案申报以及新产品附加税申报等,上述各环节分别隶属国家授权的检测中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保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税务总局等政府认证或检测机构。这种管理体制导致我国随车起重机行业面临着多头管理、重复检查的局面。审批标准的不一致性、检测过程的烦琐、检测费用的昂贵、公告周期的漫长、效率低下、执行部门的随意性等问题都影响着我国随车起重机制造企业的生产销售和用户的使用,同时也制约国内随车起重机产品的普及推广。
二、市场不成熟影响国内随车起重机产品向高端提升
目前,随车起重机在国内尚属于市场认知程度较低的产品,用户对产品的性能、结构和配置不够了解,在用户看来国产随车起重机质量相差不多,仅从外观上无法判别产品质量的优劣,要通过长期的使用才能看出整机的质量,因此,大部分消费者选择产品时价格成为购买的重要因素,目前市场还充斥着低成本、低技术、低配置的产品。企业投入大量资金设计出高端产品,由于价格高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同,产品难以打开市场,这种低层次的产品需求对随车起重产品向高端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比如:一套匹配了电、液比例控制阀的遥控操作系统要比一般手动操纵的成本要高出许多,国内客户很难接受这样的价格和产品,就更不要说匹配了人工智能操作系统的产品了。
三、市场混乱,不规范竞争严重影响国内随车起重机行业的健康发展
由于技术水平、研发能力、生产能力等方面的制约,目前国内随车起重机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来自内部产业链上游对利润的挤压,使随车起重机行业面临一个微利时代,微薄的利润下一些企业选择了不正当竞争手段以谋取利润。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随车起重机行业生产厂家主要有徐工随车起重机公司、石家庄煤矿机械厂、中联重科浦沅分公司、牡丹江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在产品技术、研发水平、营销渠道、产品质量及管理水平等方面展开竞争,这种良性竞争很大程度上对提高行业水平,加快行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由于随车起重机市场前景看好、技术门槛较低,一些企业通过非法获得别人图纸,买别的厂家的公告套牌,简单测绘、模仿,甚至粗制滥造,以技术欺诈的手段混淆消费者视听,甚至是恶意操作,扰乱行业正常秩序,导致行业价格战,严重影响国内随车起重机行业的健康发展。
四、技术水平和生产制造能力滞后限制国内随车起重机产品可靠性的提高
影响国内随车起重机产品可靠性提高主要有两方面原因。技术方面,目前国内对于有限元分析和优化设计还没有真正运用到设计过程中,也只有部分随车起重机生产企业对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和进一步的优化设计,而大部分的企业采取模仿设计和类比设计。这样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思想只能对现有的结构进行局部的优化和改进,而无法对整机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有的企业甚至采取窃取或测绘的方法来获取设计图纸,连设计都算不上,更奢谈优化和创新了。生产制造方面,国内企业制造水平和工艺装备落后,企业对制造水平、工艺装备的投入比较少,核心装备制造业落后,设备加工能力无法达到较高水平,优秀的产品就算是设计出来了也很难制造出来。
五、供应链制约国内随车起重机行业的快速提升
目前,由于国内供应商能力参差不齐,对随车起重机行业的快速发展是一种严重制约。从原材料方面看,国内随车起重机的原材料现状对新产品的研发产生了一定的限制。国内现可以正常供货的只有60-70公斤级的钢板,80公斤级的材料目前国内还不能正常供货,而欧洲90公斤级的材料已经大面积在随车起重机上使用,相比之下原材料的问题就严重阻碍了大吨位产品的研发和设计人员对整机产品重量的控制。在核心零部件配套方面,随车起重机生产企业对市场信息和供应渠道把握不全面,造成项目实施进度缓慢。在产品成本上,以某多路阀为例,如果选用同等性能的国产阀代替进口阀,可降低成本近40%,大大节约生产成本。但是由于国产阀精度较差,不能够满足系统需求,所以此类系统中往往只能使用进口阀体,这样就增加了产品制造的成本。而高成本就意味着高售价,高售价的产品是很难被客户所接受的。因此,供应链的缺陷对随车起重机行业快速发展的制约可见一斑。
面对与国外同行的差距,国内随车起重机企业无须妄自菲薄,只要俯下身来,苦练内功,卧薪尝胆,奋起直追,就有机会亮剑突围,在国际舞台上与国外同行一决高低。征战国际市场,中国随车起重机行业任重道远,好在,我们始终不曾放弃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