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在中国“消失”的汽车企业
2009年,国家就曾经发布了《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表示鼓励上汽、一汽、东风、长安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兼并重组,支持北汽、广汽、奇瑞、重汽实施区域兼并重组。通过梳理,似乎也能看到,国内汽车集团们缓慢地迎来兼并重组潮。2013年初,工信部《关于加快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15年,汽车行业前10家整车企业产业集中度要达90%,建成3至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仅就这两个节点看,中国汽车企业重组、并购呈现了集中爆发的态势。
2013年11月,工信部公示首批48家“劝退”车企名单,并给出为期2年的整顿期。如果上榜企业到2015年10月31日依然无法通过相关考核,将被暂停汽车产品的生产资质。业内人士分析,这是我国汽车行业退出机制启动的标志,虽然对市场竞争格局很难有直接影响,但其释放的政策信号或将加速汽车企业兼并重组的步伐。 工信部网站公示的首批“劝退”车企名单包括吉林通田、石家庄中博汽车、沈阳华龙客车、哈尔滨客车厂、陕西秦星汽车等48家企业,无一例外都是边缘化的车企,公众知晓率极低,在市场上早已失去竞争力。在国内,汽车产品投产前必须通过工信部审查,符合技术安全标准纳入公告管理目录后才能获准生产,因此暂停《公告》且不得办理更名迁址手续就意味着车企生产资质的冻结,只能进入破产程序。
虽然存在上汽收购双龙折戟,腾中重工收购悍马失败,庞大、青年收购萨博落空,给中国车企走出去留下了一些阴影,但也有南汽成功收购罗孚、北汽收购萨博技术、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成功经验。中国要由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必须加快兼并重组,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竞争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