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军车评测:长轴2代猛士装甲车
猛士装甲车(含标准轴距车型)的多伦测试,事实证明这是一款极为成功且适合我人民解放军在沿海地区、中朝边界遂行多种战术的高机动战役,适合我武装警察部队在新疆、西藏等边疆地区遂行快速打击分裂恐怖分子的巡逻以及越境反恐战斗。
经过笔者对长轴2代横向比对:
日军装备的丰田“疾风”高机动车,2代猛士系列装甲车,具备更出色的承载空间、防护力和机动性;
俄军“虎式”装甲车,标准轴距2代猛士装甲车在可靠性上全面占优,防护性能与其相比肩;
悍马系列高机动车,1、2代猛士装甲车的全部国产化优势,将成为战时我军快速装备并进行战损维修的最大优势;
台湾陆军装备的纵向比对:
我军装备的猛士与勇士系列军车陡属于“三代军”范畴,但是长轴2代猛士装甲车(含6轮驱动版)无论动力、悬架、机动、载荷、扩展等参数,较1代猛士有着质的提升。2代勇士性能较1代勇士有所提升,但完全不是质的飞跃。因为1代勇士的使用状况使得终端客户极为恼火,导致2代勇士的口碑不被军方认可(服役也是政治因素多于实际情况)。在笔者看来,2代猛士系列装甲车的服役,不仅是新时期我军装备思想变化的最终表现,更是“大东风”研发军用装备思想转换的成功案例。
中国国防态势或以中低烈度边境冲突,重拳打击新疆、西藏分裂恐怖分子为主,研发一系列适合遂行以上提及的技战术装备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防建设以及从“大陆军”转变为,“海空并重,陆军紧随其后”,陆军装备也更加注重品质与功能性,不再是60年前,BJ-212服役解决有无问题。在可见的未来30年,而长轴(6轮驱动)2代猛士装甲车,可以应对解放军与武装警察部队新时期战术要求。当然,防护效能更高的专用防雷反恐安全车或将在未来2年批量服役。
2代猛士装甲车的综合作战效能已经超过2代勇士,在培训、配件、作战、后勤层面,猛士全面替代勇士将是一个很好地选择。
作为一名电动汽车评测编辑,笔者至今已经撰写5篇介绍由“东风汽车”制造的猛士系列多款改型车的评测稿件(笔者近8年撰写的近百篇军用装备稿件,首发汽车之家说客)。本文将对这款军方编号为CTJ02的长轴2代猛士装甲车,进行外观、内饰、动力、悬架、机动、防护等方面的深度评测。虽然这款长轴2代猛士装甲车(本文不用军方编号称呼)的外观与“东风汽车”制造的1代猛士关联颇多,但作为“解放军第三代通用军车”概念下全新高机动车,动力、悬架、通过性以及弹道防护级别都有着质的提升。
在各位读者阅读本文之前笔者要强调的是,拍摄的2台2代猛士系列装甲车为测试用车,经过完整的民用车定性测试全过程(严寒、高温、高海拔、涉水等)同时,也进行了近乎实战环境的军用标定,因此车身外观、内饰斑痕累累。作为解放军解放军第三代1.5吨级-3.5吨级通用军车,2代猛士系列装甲车以实战背景为研发目标,“实用”、“可靠”为主,“美观”其次。
1、研发:
1代猛士系列基型车以美军HMMWV(军用悍马)为蓝本,对其外观、内饰、悬架以及动力(汽油机版本)进行了借鉴。在进行了大量作战部队试用之后,对基型车进行改进,并延伸出武装警察部队专用,解放军野战部队配发的多款专用改型车。
2代猛士系列装甲车的出现,则彻底拜托了美军HMMWV的痕迹。无论动力、悬架以及车身结构都称得上“东风汽车”自主研发、2次甚至3次改进之后的重点产品。包括长轴2代猛士装甲车、6轮驱动版2代猛士装甲车在内的全新车族,正式亮相于2015年“对日作战胜利70年阅兵式”上,实际这个系列全新车型的研发始于2011年,标准轴距2代猛士装甲车首次亮相在2013年。综合不同车型的露出与时间顺序看,长轴、6轮驱动2代猛士装甲车的型号标定时间在2013年晚些时候至2014年6月间。
越野车基地生产2代勇士相差几天,但在之前进7年的使用感受看,军方几乎是硬着头皮接纳2代勇士。如果排除政治因素外,恐怕2代猛士系列装甲车将会顶替不属于同一个载荷级别的2代勇士。
有意思的是与2代猛士装甲车(2个长轴距基型车)几乎与北汽技术上没有形成与1代勇士质的跨越,在可靠性上继续延续了1代勇士糟糕的口碑,在培训与配件维护上需要重新建立支持体系。总之,2代勇士从研发、生产到装备已经沦落到“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状态。
备注:在笔者之前的多篇涉及2代勇士稿件中明确指出,这款“类三代军”的2代勇士在笔者此次评测2代猛士系列装甲车分为标准轴距和长轴距版本。在2013年4月笔者就曾在某展会上对标准轴距的2代猛士装甲车进行拍摄评测。
某展会展出的这台标准轴距2代猛士装甲车,外观几乎与2015年定型后的车型相同,但是前制动分泵仍然采用的单活塞(长轴距车型为双活塞)、全时四驱系统的分动器为美制型号、前传动轴为万象出品。林林总总的看,此时的2代猛士装甲车并没有达到让军方满意的状态。
1代猛士车族的研发,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试验性质,经过部队实战应用、反复修改后,“东风汽车”完整掌握了这个全新平台极限参数,并具备整箱开发更先进的平台能力。最终,2代猛士系列装甲车,成功中标“解放军第三代通用军车”标的,成为新时期我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成建制大规模装备的强调高速突击的通用车族。
2、外观:
上图是定装后标准轴距2代猛士装甲车正面特写。
上图是定装后标准轴距2代猛士装甲车侧面特写。5车门、6人设定,前后侧车门(含车窗玻璃、车门铰链、锁机构)可互换(降低后勤供应压力,缩短维修周期)。
上图是定装后长轴2代猛士装甲车正面特写。与标准轴距2代猛士装甲车不同的是,前风窗框架上安装防护框架和装甲板。
奇瑞风云系列、夏利系列以及爱丽舍系列)。
上图是定装后长轴2代猛士装甲车侧面特写。与标准轴距2代猛士专家车不同,长轴距车型虽然也是采用5门设定,却将乘员增加值8+2人(一个标准的解放军步兵班编制)。后两侧车门采用“蚌”式上下开启结构。为了增加载荷,特别在前后侧车门之间进行了加长。而这种加长设定,似乎也是国人最喜闻乐见的车型改款的重点(这种加长方式曾出现在老款宝马7Li系列、上图是,笔者获得的长轴2代猛士装甲车对外资料节选。包括长宽高和轴距、加速、离去角和接近角等信息一目了然。
作为本文重点介绍车型的长轴2代猛士装甲车的动力舱采用全装甲防护,6菱形进气格栅、翼子板、前机盖全部采用装甲覆盖(固定)车体。
绞盘为长轴2代猛士装甲车标配(1.2吨绞盘标配标准轴距车型)。
2吨发动机处于合理热功效状态。
上图笔者所指的是,长轴2代猛士装甲车(全系车型)可关闭的进气格栅。此种设定,利于在严寒、炎热地区(新疆南部)提升整车勤务可靠性与防护效能。备勤状态(怠速、空调)开启进气格栅,减低动力舱温度;实战环境或严寒地区,关闭进气格栅提升防护级别保持上图是长轴2代猛士装甲车左(驾驶员一侧)前灯具特写。所有灯具全部被钢制格栅保护,独立设定的灯具可以单独更换。单独更换的灯具为“军标”,设计与生产单位必须严格遵循这一原则。
白色箭头:防空灯
红色箭头:带透镜前组合灯
黄色箭头:转向灯
忘了画箭头:远光灯
蓝色箭头:突出于车身前翼子板的轮眉
位于前进气格栅右(副驾驶员)侧的“缺口”为前置摄像头固定位置,这组摄像头可以换装红外、热成像、微光夜视等备品,驾驶员通过车内显示屏进行观察。
为了保证动力舱的防护效能,缩小的前机盖和三组检查窗,对大修(换装)发动机以及相关分系统的检修造成一定困扰。前机盖上用螺栓固定“附加”的散热窗,在必要时候可以换装全封闭的装甲护板提升防护效率。
三组检修窗,尺寸完全一致可以互换,通过“内四方锁机构”闭锁。
长轴2代猛士装甲车前翼子板两侧安装大尺寸倒车镜,与前A住外加装的后视镜配合使用,几乎可以确保“倒车视场无死角”。
开启状态的前风窗玻璃装甲护板,预留了前雨刷器固定空间(黄色箭头)。据笔者目测,这组装甲护板不能车内控制关闭,只能手动车外关闭。
上图是长轴2代猛士装甲车右前进气道特写。在涉水工况下,2代猛士装甲车(长轴、标准轴距、6轮驱动版)标配装甲板制高位涉水喉。上图黄色箭头是空气进入涉水喉走向。白色箭头指的是另一组可以拆卸的装甲护板,其功能是保护前翼子板侧向散热格栅。
上图是涉水喉进气格栅特写。
上图是翼子板散热格栅(孔)特写。
上图是长轴2代猛士装甲车后部特写。尤为明显的是后悬架采用了类似奔驰G上的“门式桥”结构,导致车底离地间隙十分突出。
长轴2代猛士装甲车的后组合灯已经进化成LED发光源一体式结构(被四幅面竖格栅保护)。后防空灯(黑色)以及外接电源(白色)布置在车身右(副驾驶员)侧。
2代猛士装甲车(全系)的车门外开关向下旋转开启或关闭,门内侧锁机构用3条螺栓固定。
车门合页与橡胶衬垫特写。因为是测试用车,部分漆面以及焊接细节有些瑕疵。
长轴2代猛士装甲车较标准轴距和6轮驱动版最大不同,就是两后车门采用“蚌”式上下开启结构。并在后侧围加装滑动开启的观察窗(后车门上半部也加装同样观察窗)。
白色箭头:后车门上半部与后侧围滑动观察窗可互换
黄色箭头:观察窗滑动开启方向
需要注意的是,2代猛士装甲车所有车床玻璃均采用防弹材料构成,为了不占用车内空间,车窗框架与玻璃在车身焊接外固定。
上图是标准轴距2代猛士装甲车前后车门特写。后车门玻璃可以从下向上外翻(使用液压支柱进行支撑与固定)。
长轴2代猛士装甲车后排气管(黄色箭头)从车身后侧围(靠近后轮眉)引出,由隔热网覆盖(避免人员被排气管烫伤)“抬高”固定在车身后部。“抬高”的作用是在涉水工况下避免排气管进水。
红色箭头:应急脱困工具
长轴2代猛士装甲车共设定4只锚点用于悬吊车辆。
上图是长轴2代猛士装甲车左后侧围设定可开启观察窗(红色箭头,比对标准轴距2代猛士装甲车左后侧围没有设定观察窗特写。
上图是长轴2代猛士装甲车左(驾驶员侧)后侧围防弹观察窗特写。通过外置液压挺杆支撑并限位观察窗的开启。笔者目测观察窗凸出车身的高度研判,2代猛士装甲车玻璃可放7.62毫米口径钢芯弹射击。
上图是长轴2代猛士装甲车左后侧围上悬挂随车工具的置物架特写。而主副油箱盖也位于左后车轮轮眉前后。
备注:2代猛士装甲车主油箱容积6X升,副油箱容积4X升。
上图是标准轴距2代猛士装甲车车顶特写。前部车顶安装武器支架以及对开的舱门,后部设有两组由内向外开启的应急逃生舱门。
上图是长轴2代猛士装甲车车顶附件特写。
黄色箭头:前风挡玻璃装甲护板支撑框架
红色箭头:正副驾驶员应急逃生舱盖,左右舱盖中央为武器基站固定座(可搭载具备双向稳定、车内遥控操作的自动榴弹、机枪等武器)。
绿色箭头:北斗2代导航系统天线基座
黑色箭头(中部):武器基站操作人员舱盖
黑色箭头(后部):乘员应急逃生舱盖,必要时可以探出车顶对外射击
蓝色箭头:乘员舱后部多功能武器置物架上固定基座
3、内饰:
上图是标准轴距2代猛士装甲车右(副驾驶员侧)后车门开启特写。防弹玻璃窗开启,门内饰板全塑料材质,加装置物网兜。
置物网兜通过螺栓固定可拆卸,上图是笔者使用的诺基亚E90个人通讯终端与置物网兜比对特写。
防弹车门玻璃开启后特写,玻璃框架与车门设定密封胶套,但整车不具备三防能力。
“先上后下”,长轴2代猛士装甲车后侧车门。
后侧车门完全开启后,车门下半部成为快速进出车辆踏板。
上图是后侧车门上半部锁机构(黄色箭头)特写。旋转车门内拉手完成解锁动作,开启车门。
车门下半部踏板特写,但是踏板边角尖锐,导致笔者的球鞋气垫破裂。
上图是长轴2代猛士装甲车后侧车门关闭状态的内部特写。车门左侧为限位用铰链和拉伸弹簧,右侧为支撑上下车门挺杆。
至此,笔者所拍摄的长轴2代猛士装甲车的内饰,将是全球网络首发。客观上的说,无论勇士还是猛士,军用装备的舒适性不能与民用车辆相比。无论材质还是质地,全部以实战环境为设计出发点。
猛士系列装甲发动机中置,导致驾驶舱内正副驾驶员座椅间距过大(容纳发动机、变速器和分动器)。这种为离地间隙、动力布局导致的乘坐舒适性下降的设定也是无奈之举。
位于仪表台驾驶员一侧的显示屏,可以显示前置摄像头获取的车辆前方视频。
民用级三幅面方向盘,与阳刚的猛士装甲车实在难以接受。
左侧开关区域,分别为蓄电池充电开关,多区域燃油预热控制开关,前组合灯高度调节开关。
对于上图以及接下来提及的某些开关功能,笔者将不会对其功能做出详细介绍。
指针式组合仪表,左侧为燃油和水温表、右侧为发动机转速表(怠速状态)、中央为车速表。指针仪表下端为不同分系统指示灯区域和液晶里程表。
方向盘右侧布置了一键启动开关和三组预热开关。
上图是长轴2代猛士装甲车驾驶员一侧开关区域特写。所有功能开关以诺基亚E90个人通讯终端尺寸比对。
绿色箭头:动力、传动组件预热开关(共三组)
红色箭头:分动器换挡手柄
白色箭头:5前速手动变速器
红色区域:从左至右分别为主副燃油箱切换开关、前后驱动桥中央充气开关、防空灯开关、前风窗加热开关、紧急警报灯开关和高速公路ETC控制开关(开启后自动抬升ETC通道的横杆)
黄色区域:手动空调控制面板
白色区域:24、12V车载用电器控制面板
2代猛士系列装甲车配用的全时四驱系统已经国产化,具备HL(高速锁定)、L(低速)N(空挡)、H(高速)挡位。日常行驶时前后驱动分配的比例几乎达到50:50,在复杂路况时可以切换至HL挡位或L挡位。
离合、加速和制动踏板特写。尽管离合与制动分系统都具备助力措施,但操作起来仍然很重。
上图是笔者从长轴2代猛士装甲车后尾门向车内拍摄多功能武器置物架(黄色区域)特写。这款全新装备可搭载一个完整编制解放军步兵班和标配的辎重。前段时间就曾有资料表明,一个解放军步兵班甚至配备3-4具120毫米口径反坦克火箭发射器(配属10枚火箭弹)。长轴2代猛士装甲车的多功能呢武器置物架可以固定3具120毫米口径火箭发射器(含弹药)、小口径火箭发射器以及三支95式自动步枪。
实际上,这套多功能武器置物架还可以纵向固定多个型号版用机枪。
固定120毫米口径反坦克火箭发射器的卡箍上班开启状态。
上图是长轴2代猛士装甲车内第二排背向座椅特写。可折叠并具备减震的独立座椅,因为直接固定在车身焊接上而不具备防雷减震效能。
武器基站操作员座椅可以前后和上下移动,以便于乘员以坐姿在车厢内弹出身体至车顶控制武器。
上图是笔者从后部拍摄长轴2代猛士装甲车第5、6和7、8乘员座椅特写,虽然折叠布置,但乘员的头枕、靠背以及头部软盔一应俱全。因为车身高度被严格限定在2.8米,为了保证足够车身通过性,就只能压缩乘员舱内空间,为了更合理配置座椅并提升作战效率,乘员座椅采用背靠设定。
与标准轴距2代猛士装甲车“硬内饰”不同,长轴版车型标配“软内饰”。
上图是标准轴距2代猛士驾驶舱内特写。正副驾驶员座椅中央预留武器基站操控空间以及附加设备固定支架。
标准轴距2代猛士装甲车设定准乘6人,黄色箭头为前排座椅、笔者乘坐在第二排座椅,红色箭头所指的是通讯兵乘坐的第三排座椅。因为功能不同,标准轴距2代猛士装甲车乘员舱设定对外射击孔和后部空调。
备注:虽然没有吐舌头,但仍然要向上班族论坛网友ID:州长,致敬。
上图是解放军陆军装备的标准轴距2代猛士装甲车,安装了通讯、侦查以及北斗导航系统的内饰特写。
4、动力:
目前可以确定的是,长轴以及6轮驱动版2代猛士装甲车匹配的是东风康明斯ISDe200-40系列增压发动机。4.5升排量、直列四缸、增压中冷、最大功率输出140千瓦、最大扭矩输出740牛米,在东风自产发动机系列中,这个型号的动力总成升功率极为突出。大陆提供的电控系统、博世提供的喷射系统,虽然估计大厂供应,但都是国内工厂生产。
上图是长轴2代猛士装甲车前机盖开启后特写。要顾及整体防护效能,因此前机盖开启后只能“估计”中置发动机前部散热系统、蓄电池以及燃油加热系统。
上图是长轴2代猛士装甲车动力舱左(驾驶员)侧分系统特写。
黄色箭头:制动总泵带真空助力器上的补液壶
离合器总泵补液壶
白色箭头:红色箭头:燃油液体加热组件总成
蓝色箭头:动力舱内的左翼子板线束(绝缘、隔热保护套全方位包裹线束,即便是控制其他分系统的支线束也被严密的包裹)
位于动力舱右(副驾驶员)侧的2组串联蓄电池(80安时)。
如何更换滤芯的好方法。
上图是与高位涉水喉链接空气滤清器特写(圆桶内容纳空气滤芯),笔者观察许久实在难以想象到该大倾角布置的发动机散热器(黄色箭头)、增压器中冷散热器(白色箭头)、空调冷凝器(红色箭头)。
两只液压挺杆支撑的长轴2代猛士装甲车前机盖开启后特写。
5、悬架:
1代猛士高机动军车采用的是带有大量的非承载车身,到2代猛士装甲车上已经彻底变成承载式结构。看似结构简化但防护性能却明显提升,动力、传动、悬架等分系统直接固定在全封闭焊接的动力舱和乘员舱,省去了大梁并降低整车自重。
上图是长轴2代猛士装甲车前悬架特写。因为车身加长,乘员增加至10人,在提升动力输出功率同时,悬架的进化导致整车机动性不降反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