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瞄准克莱斯勒技术 重新调整三年指标
由于包括长丰、欧宝在内的一系列收购项目未取得进展,铩羽而归的北汽控股董事长徐和谊决定收缩战线,把重心转向做好现有业务。
三周前刚刚结束的北京汽车集团(控股)公司(以下简称:北汽控股)2009年度战略研讨会上,徐和谊拍板的2010年集团产销总目标,由之前宣布的180万辆降至150万辆。
但是此前徐和谊对外宣布的北汽控股到2015年要销售汽车300万辆、销售收入突破3000亿元目标,依然不变。
在这次以北汽未来3年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发展战略为主题的会议上,传达出一个重要信息:除了即将与福汽集团达成的收购福建戴姆勒股权协议,国内并购重组已经不是北汽当前重点任务。
“北汽集团提出近期要大力推进十大发展项目,其中‘国内汽车行业并购、整合’已经成为最后一项。”北汽控股相关人士透露。
攘外先安内
选择战略性退整的徐和谊,目前兼并重组方面的主要工作是:由集团董事会对国内汽车行业并购、整合,以及实现投产进行专题研究。
沃尔沃汽车是北汽正在进行中的为数不多的项目,目前仍处于接触阶段。上述北汽控股人士坦言,“北汽不会彻底放弃国内外的并购机会,但是会更加慎重、低调。”
通过兼并重组做大,是不是北汽集团唯一的出路?北汽控股内部一直有不同的声音。从其他国家的情况来看,通用汽车规模达到了上千万辆,但最终走向了破产,而日本、欧洲一些汽车规模较小,但是产品独特的汽车企业,仍然在全球汽车业格局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当前汽车企业的兼并重组行动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政策推动的,企业本身的意愿并不强烈。”
泰达荷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向记者明确表示,规模并非是汽车企业生存发展的唯一条件,到底保持多大规模才能可持续发展,并无定论。
按照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咨询中心主任徐长明的定位论,“四小”如果不做大,就要做到小而强,比如本田汽车,或者专注高端汽车品牌。
但中国汽车企业短期内很难在高端品牌上有所突破。各企业间竞争力逐渐趋同,并没有鲜明个性的公司。因此做大规模才成为很多企业的选择。但中国汽车企业中的“四大”与全球汽车产业中的几大跨国公司并非一个概念。
目前国内的几大集团过于倚重合资公司,集团内部的研发、采购、销售等方面都不是统一的。在这种情况下单纯扩大产销规模,其实并没有实际意义。
重新调整三年指标
去年8月,徐和谊曾经表示,该公司到2010年的目标是形成200万辆汽车产能并销售180万辆汽车,成为中国第四大汽车企业集团。在上汽、一汽、东风和长安汽车不断扩大产销规模的情况下,北汽的兼并重组屡屡受挫,短期内已很难跻身前四大汽车企业集团行列。
所以上述会议上,北汽控股调低了第一年的业绩指标:2009年实现产销汽车113万辆、销售收入1100亿元;2010年的产销目标为150万辆、销售收入1500亿元;2011年的产销目标为200万辆、销售收入2000亿元。
计划调整后,年增长幅度在30%左右。如果按照原来计划,2010年要增长60%以上,显然这是一个不太现实的任务。今年上半年北汽集团共售出了58万辆汽车,同比增长28%,销售收入为523.9亿元,同比增长14.53%。以此计算,如果它能够保持这个增长速度,那么就能够实现今年113万辆销售目标。
对于北汽现有业务未来三年的竞争形势,北汽控股有关人士这样判断由于公司目前仍没有成功收购或重组其他汽车企业,明年完成180万辆销售任务相当困难。而且不能确定今年中国汽车市场的高速增长趋势,能否一直持续到明年,所以公司最终还是下调了明年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