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26直升机将设备吊送到唐家山堰塞湖大坝
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9:58分连线记者李天娇报道。据了解,目前在唐家山堰塞湖大坝坝顶大概有七八十台的推土机和大卡车,正在做抢修的工作。
主持人:中央台记者李天娇和王涛已经乘坐米26型直升飞机直落到擂鼓镇,我们下面连线李天娇,了解一下最新的唐家山堰塞湖的情况。
李天娇:听众朋友大家好,我和记者王涛乘坐米26直升飞机刚刚降落在北川县的擂鼓镇,今天这架飞机将执行的一个重要任务。目前我们面前可以看到摆了大概有七八十台的推土机和大卡车,我们是用这架米26的飞机将这些重型的设备吊送到大坝坝顶,完成抢修的工作。在我和王涛随着米26飞机刚刚飞行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先行到大坝坝顶看了一下现场的情况。整个的大坝是分成三个部分,从高空往下看大概能看到有三处稍微平坦的部分,在这三个部分目前我粗略的算了一下,大概已经有一百多名武警官兵和解放军战士,具体什么身份不太清楚,是从高空上往下看的,但是清楚的看到他们穿着迷彩服,有一面红旗高高的飘扬,迎着风来回摇摆,还能看到解放军战士已经扎起一个绿色的帐篷,在高空飞行中还能看到有一些因为今天我们已经出动了大概五批九架次的飞机先期对大坝投运了一些物资,还有人员。
唐家山及北川周末地理关系地图
主持人:可以看到抢险物资和抢险人员。
李天娇:我们还有一个先期的空军负责气象的紧急调运的5人气象小组,我在那儿能看到一个紧急
米-26是苏联米里莫斯科直升机厂(原米里实验设计局)研制的多用途重型直升机,北约组织曾给予绰号“光环”(Halo),是当今世界上最重的直升机,该机主要用于军事运输,其内载及外载能力达20吨,相当于美国C-130运输机的运输能力。1971年开始研制,1977年12月原型机首次试飞,1981年年6月在巴黎航展上首次公开展出,1983年正式通过国家鉴定,1985年开始批量生产,1986年交付使用并开始出口。由罗斯托夫直升机联合股份公司负责生产、销售。单价1020万美元。现米-26有多种改型,如:米-26A、米-26T、米-26P及米-26M等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