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汽车的总体布置
1、总体布置
专用汽车以其特有的运输品质、运输效率、经济效益及众多的品种和各自具有的功能而受到各行各业的青睐,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和专项作业的主要设备。专用汽车在设计改装时充分考虑其类型、专用功能、用途和使用条件等因素,使用参数有一定的规律性,但由于车型较多,有些使用参数发生了变化。专用汽车在配置专用装置时,大多需要对其基本车型或地盘进行局部改装。专用汽车的总体布置须充分考虑其类型、专用功能、用途和使用条件等因素,确定整车开发的目标任务和技术路线,确定其地盘、上装部分、动力装置、车身、驾驶室等来彰显专用汽车的特性。确定整车的零线、正负方向及标注方式,均在汽车满载状态下,将汽车前部绘在图面的左侧。设计校核个总成、零部件及尺寸、优化总体不住方案。
专用汽车生产的显著特点是品种多、批量小、变化快,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不断完善开发新产品。专用汽车总体布置的任务是:使专用装置或专用设备与汽车底盘构成相互匹配的专用汽车整体,以获得更好的基本性能和专用功能。汽车的布置形式是指动力装置、驱动桥、上装部分和车身(或驾驶室)的相互关系和布置特点而言。汽车的使用性能除取取决于整车和个总成的有关参数以外,其布置形式对使用性能也有重要影响。
2 轴数
专用汽车可以有两轴、三轴、四轴甚至更多的轴数。影响选取轴数的因素主要有汽车的总质量、道路法规对轴载质量的限制和轮胎的负荷能力以及汽车的结构等。随着汽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专用汽车的使用范围不断拓宽,整备质量和总质量不断增大。在汽车轴数的负荷超过了公路的承载能力以后,使道路承受的负荷增加,车辆的通过性降低,当这种车辆的负荷超过了公路的承载能力以后,导致公路使用寿命缩短,甚至被破坏。因此在公路上行驶车辆的轴载质量应符合道路法规的规定。当车辆的总质量增加到轴荷不符合道路法规的限定值时,可增加汽车轴数。随着车辆轴数增加,制动器、悬架等均相应增多,使整车结构变得复杂,整备质量以及制造成本增加。若专项轴数不变,车辆的最小转弯直径也增大,后轴轮胎的磨损也加剧。汽车总质量小于19t的公路运输车辆和轴荷不受道路、桥梁限制的不在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如矿用自卸车等,均采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的两轴方案。总质量在19-26t的公路运输车采用三轴形式,总质量更大的汽车采用四轴和四轴以上的形式。
3 驱动形式和发动机布置
汽车驱动形式有4*2、4*4、6*2、6*4、8*4、8*8等,“*”前面的数字表示汽车车轮总数,后边的数字表示驱动论数。汽车的用途、总质量和对车辆通过性能的要求等是影响选取驱动形式的主要因素。增加驱动轮数能够提高汽车的通过能力,驱动轮数越多,汽车的机构都砸,整备质量和制造成本也随之增加,同时也使汽车的总体布置工作变得困难。总质量小的车辆,多采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4*2驱动形式。总质量在19-26t的公路用车辆,采用6*2或6*4驱动形式。对于越野汽车,为提高其通过性,可采用4*4、6*6、8*8驱动形式。
发动机布置和驱动形式主要有发动机前置前驱动、发动机前置后驱动,发动机后置后驱动,发动机中置后驱动、少数专用汽车采用四轮驱动或全轮驱动。
发动机前置前驱动可以横置或纵置,也可以布置在轴距外、轴距内或者前桥上方。发动机的不同布置方案,对前排座椅的位置、汽车总长、轴距、车身造型轴荷分配、整备质量、主减速器齿轮形式以及发动机的接近性等均有影响。这种布置形式可提高前驱动桥轴荷,易获得明显的不足转向;前轮驱动可提高越过障碍的能力;主减速器与变速器装载一个壳内,因而动力总成结构紧凑,而不再需要在变速器与主减速器之间设置传动轴,车内地板凸包高度可降低,有利于提高乘坐舒适性;发动机布置在轴距外或布置在前轴上方时,汽车的轴距可以缩短,因而有利于提高汽车的机动性;汽车散热器布置在汽车前部,散热条件好,发动机可得到足够的冷却;行李箱布置在汽车后不,故有足够大的行李箱空间;容易改装为客货两用车或救护车;供暖机构简单,且因管路短而供暖效率高;因为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与驾驶员位置近,所以操纵机构简单;发动机横置时能缩短汽车的总长,可取消传动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