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起重机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行业市场状况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国民经济突飞猛进,国家基础建设蓬勃发展,带动着国内工程机械的需求,推动着工程机械的发展。工程起重机行业也同其它工程机械一样得到长足的发展。目前从行业2003年13家企业报表来看,1-6月份销售量4600台,比去年同期增长50%以上,估计全年将超过8000台市场规模,各个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从起重机行业历年来的销售数据分析,以下四个特点十分明显:
一是市场规模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经济发达的地区持续热销,落后地区的购买力则相对较弱;二是中大吨位产品增长迅速,16吨以上产品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今年上半年20吨级以上产品增幅更是高达100%以上;三是行业发展与国家投资政策关联率较大,周期变化受国民经济发展影响明显;四是用户的不确定性和分散性,据统计,目前私人用户占整体用户的70%以上,而且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可以预见在2002年大发展的基础上,今年又将取得突破性发展,体现着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潜力。随着国家发展战略调整,各项措施的到位和落实及全民共谋发展奔小康的强烈愿望,经济建设必将走向快速健康发展之路,工程起重机及配套行业,通过市场竞争的洗礼,也必将摆脱前几年徘徊局面,进入健康稳步发展的新时期。
二、行业产品发展情况
工程起重机行业在94~99年是发展低谷,5年中行业几个主要的生产厂家,苦练内功,积极组织产品变型和换代,在产品外观上下功夫。从99年以来,随经济建设新一轮启动,工程起重机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各企业不断调整思路、更新观念、转换机制、提高核心竞争力,努力开发产品,开拓市场。产品重心也从8t、12t向16t、25t、50t中大吨位发展,25t增速最快,产量不断翻新,基本占据主导地位。50t产品由于需求面较广,技术逐渐成熟,也大批量进入市场。目前国内主要产品系列,汽车起重机为8t、12t、16t、20t、25t、35t、50t、65t、80t、l00t,全地面起重机为25t、50t、125t、160t和履带起重机为35t、50t、l00t、150t。整体技术风格是:
下车有全头和半头两种不同风格,多年来半头车因总体布置的方便性及价格因素一直被广泛采用。但近年来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和质量提高,操作方便、舒适、可靠逐渐成为用户关注的焦点,中大吨位向全头方向发展。
上车操纵从传统的机械操作向液比例和电液比例方向发展,起重吊臂也从传统的三节向四节、五节方向发展,产品的起重性能和起重高度有了较大提高,产品的外观和可靠性有了较大幅度提高。
三、工程起重机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国内工程机械产品近十年来随着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有了长足的进步,产品性能、可靠性、外观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同国外工程机械比较来看,还存在较大差距,就工程起重机而言,今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l、整机性能:由于先进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同种型号的产品,整机重量要轻20%左右。随着结构分析应用和先进设备的使用,结构形式更加合理:
2、高性能、高可靠性的配套件,选择余地大、适应性好,性能得到充分发挥;
3、电液比例控制系统和智能控制显示系统的推广应用;
4、操作更方便、舒适、安全,保护装置更加完善:
5、向吊重量大、起升高度、幅度更大的大吨位方向发展。
加入世贸组织后,虽然国内市场(特别是配套件)将受到较大冲击,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新技术的应用,使国内主机和配套件企业更清晰认识到差距,更多地了解国产产品存在的致命问题,必将引导主机和配套件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徐工集团重型厂和其他竞争厂家一样准备用3-5年时间进行产品创新,更新换代,紧跟世界先进技术,将自身发展和带动汽车起重机整个制造行业的技术进步放在同等位置上,力求把起重机行业从低价格恶性竞争的状态,带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良性品牌竞争的新时代,从而带动配套行业的健康发展。
四、国外工程起重机配套件发展趋势及应用情况
国外工程起重机从整体情况分析,领先国内10~20年(不同类型产品有所不同)。随着国外经济发展速度趋于平稳,工程起重机向智能、高性能、灵活、适应性强、多功能方向发展。25t以下基本上不生产,产品向高附加值、大吨位发展,如利勃海尔公司汽车起重机基本退出市场,目前市场主导产品为全地面起重机,最小吨位是35t,而80t和160t是主导产品;格鲁夫公司:主导产品是全地面起重机和轮胎起重机,最小吨位是25t;多田野公司:汽车起重机只占20%,主导产品是全地面起重机和轮胎起重机,最小吨位16t。因此行业配套也与国内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