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三角翼(Delta wing)
对一些人来说,蓝天是用来仰望的。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蓝天是用来俯瞰的。在茂名遇见了一班人,他们喜欢泡在天上的感觉,更爱借助三角翼上天———因为那种“飞行”很直接,比热气球快、比滑翔伞有动力和方向感、还比升降机更透明……人永远不可能长出翅膀,但三角翼却能帮你圆一个有翅膀的梦。
看——造价昂贵的“仿真飞机”
在广州,动力三角翼的“私人化”并没有发扬光大,因为它的“通货”远不及滑降伞和热气球一般可以“就地取材”。三角翼是昂贵的,尽管只是一具骨架、一个发动机加一个露天驾驶舱,全部搭建起来也不过两个立方,它的价格却少则几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就连一个辅助飞行用的头盔都要6000多元!
茂名南方飞鹰俱乐部的杨庄田教练有一部三角翼,几年前购进,40多万元人民币。他说实体多少钱倒是次要的,关键是你要养一部三角翼还得考虑很多“超值”的问题及附带额外费用,如机翼停放(如果你没有私人停机坪的话会很麻烦)、考取航空驾照(几万元),还要受到航空管制———在中国,私人飞行器的每一次飞行都要经过请示报批。另外,动力三角翼当然也属于消耗品,它会随着使用频率和飞行里程的增加而老化或出现小毛病,你需要定期维护……所以,驾驶私人的三角翼远不及你看见的那般过瘾。但玩来却很过瘾。它有速度,像开汽车一样可快可慢;其次,它可以掌握方向及高度,驾驶它像操纵一架无舱战斗机;然后,它可以随时随地起飞降落,不需要地面平坦、更不需跑道。如果长时间不用,还能像拆自行车那样把它“大卸八块”,重新组装只需要十几分钟。
乘——有安全感的疾速狂奔
我头一回体验是在茂名第一滩。当时戴上挡风的头盔和赖以沟通的耳筒,像搭摩托车一样把自己捆绑在教练身后,有人带着你一起飞的感觉同样刺激得很,而且确保安全!
起飞的过程是足够令心跳加速的———听马达在身后隆隆作响,身体随着机器剧烈颤动起来,然后在驾驶员安全确认后如脱缰野马般冲出去,紧接着直行起飞,将地面远远甩在身后。耳边只听得风声阵阵,很大分贝。张张口,能感觉自己发出声音来但不知道在说什么,好在还有无线对讲耳机,却听得见驾驶员的回答。如果不恐高,低头看看山山水水构成的活地图……
一圈兜回来,驾驶员开始玩技术———惊心动魄的时候到了!这个时候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不会轻易眩晕的身体素质。三角翼会突然停在半空中,然后不等你害怕便俯冲下去,与地面只有3米距离的时候再拉长线回到空中———虽然整个过程只有短短几秒,但心脏却经历了从吊起到被抛下的全部细节。 落地之前都有一个滑行阶段,此时听不见马达响,三角翼像风筝一样借助气流向规定降落地缓速下沉,坐在上面的感觉很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