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的合理使用
轮胎是轮式工程机械和车辆的重要部件,它除了承受自身的质量外,还担负着推动其行驶和缓冲与地面冲击的重任。合理地使用轮胎,对节约成本、防止轮胎的 非正常损坏和延长轮胎使用寿命显得十分重要。
1.保持标准气压
轮胎的气压过低和过高都会影响轮胎的寿命。无论使用的是新轮胎或是修理过的轮胎,都应严格按照标准规定进行充气。
轮胎气压过低时,工作时其径向变形增大,胎体内部产生拉、压应力,胎体材料在拉、压应力反复作用下将产生疲劳、弹性下降;轮胎变形大,经引起橡胶内部分子间摩擦而生热,导致轮胎温度升高,高温又使轮胎材料的机械性能下降,磨损加剧,胎面和肩面磨损加快,滚动阻力增加,加速轮胎老化。若并装的双胎中有一轮胎气压低,车辆行驶中将使大部分负荷集中到另一轮胎而引起该轮胎严重超载,也会导致加快损坏。实践证明,轮胎气压比规定值下降30%时,轮胎的使用寿命将缩短25%~35%,燃油消耗量会增加6%。
气压过高时,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小,增加了轮胎单位面积的负荷,其单位接触面积的压强大,轮胎胎面中部磨耗加快;胎体帘线应力增大,帘线的疲劳过程加快,严重时会拉断,长时间高气压会引起胎体爆破。实践证明,轮胎气压比规定值高20%时,轮胎的使用寿命将缩短10%。
2.不能超负荷
轮胎的负荷能力是根据轮胎的结构、帘布层数和帘布材料的强度,以及标准气压、轮辋的直径和速度等因素计算确定的,它是决定车辆载重量的主要依据。
工程车辆超负荷时,外胎损坏的特点与低压行驶时相似,但超负荷损坏的轮胎磨损更严重,因为此种情况下胎体帘线的应力增大,轮胎温度升高(主要在胎肩部位),引起轮胎材料的疲劳及强度降低,常在胎侧出现帘布层折断和爆破。实践证明,若轮胎超载20%,则其安全行驶里程数将减少30%。
货厢负荷分布不均匀,也会造成局部轮胎超负荷。如果装载后质心偏前,会造成前轮胎超负荷,导致前轮胎磨损剧增和损坏,同时还会使转向盘操作困难,直接影响行驶安全;如果装载后质心偏后,则是后轮超负荷,会加剧后轮胎磨损,同时前轮过轻,工程车辆行驶时有“发飘”的感觉,转向盘不易操作、容易失去控制,因道路、地形的关系,前轮有时会跳离底面,使轮胎失去着地能力,易造成行驶事故;如果装载后质心偏向一侧,则该侧轮胎会因超负荷而受压变形过大,易造成该侧轮胎损坏,并有向一侧倾覆而造成翻车的危险。
3.按操作规程驾驶
轮胎的使用寿命在很大程度上与驾驶技术有关,不正确或不经心地驾驶,都能急剧缩短轮胎的使用寿命。
急速起步。有些驾驶员在起步时,由于使用高挡位,工程车辆起步急、加速快,使轮胎起步时摩擦力增大,产生滑移,引起轮胎磨损剧烈。特别是在车轮打滑时,由于转速不均引起轮胎生热,极易造成轮胎胎体线层与线层、线层与缓冲层之间产生很大的 剪切力,引起胎体脱空或局部变大。
急剧制动。工程车辆在行驶中急剧制动时,特别是满负荷高速行驶时紧急制动,会使轮胎在混凝土路面上留下两道黑色拖印,胎面花纹深度将磨损0.1~1.0mm,相当于行驶1400~1600km后轮胎的磨损量。如果长时间、多次地紧急制动,将导致轮胎停止滚动而拖滑,使局部胎面剧烈磨损,同时由于周向变形过猛、过大,可能造成胎面与胎体脱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