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改装
座椅改装
汽车的座椅不仅提供座位,使人轻松舒适地旅行,同事又是重要的安装部件,对坐在座椅上的乘员提供安装保护。
汽车的座椅基本上都是由汽车配件厂专门生产的。座椅的主骨架和形体,一般是按人体工程学原理,以保证乘坐舒适、安全而设计的。
一、汽车座椅应符合的条件
汽车座椅应符合下列条件。
1 座椅是汽车厢内体积最大的部件,所以在实际使用中,其体积尽量要小,质量要轻,成本也要低。
2 由于是支撑人体的部件,因此要确保安全,必须满足各种标准和法规(形状、尺寸、强度等)的要求。
3 座椅应使乘员有良好的静压感,要让乘员以最少的筋肉活动就能保持自然视物的姿势,同事要使身体压力的分布不会妨碍血液循环,也不会加速疲劳。因此,要适当选用座椅弹簧和衬垫材料,采用座椅调节装置和靠背倾斜调节装置调节座椅的高度和前后位置,使其功能合理化。
4 座椅坐垫面必须可靠地承受入座人体的坐骨骨节,坐垫前角不要支撑大腿部。座椅靠背必须能承受制动踏板的反作用力,靠背应使长时间的前弯姿势不会疲劳。
5 坐垫倾斜角可以调节,能调节人身下肢角度。使驾驶员在市区行车和在汽车专用道路上行车一样,随行车条件的不同而改变姿势,这样,人体的重心轴就很容易通过腰关节的旋转轴(处于这种状态下,筋肉做功最少)。
6 为减少落座人体与座椅靠背的相对振动,应有号的弹簧系统。
7 从制动踏板和离合器踏板到座椅的距离,应使双脚将踏板到底的移动距离和角度都相等。
二.汽车座椅的种类
汽车座椅可按形状、功能、乘坐人数、饰面材料等进行分类。
1 按形状分
A 分开式座椅。其中又分为半分开式座椅和斗式座椅。
B 长座椅。
2 按功能分
A 固定式座椅
B 可卸式座椅
C 调节式座椅
D 儿童安全座椅
E 赛(跑)车座椅
3 按人数分
A 单人座椅
B 多人座椅
4 按饰面材料分
A 真皮座椅
B 仿真皮座椅
C 人造革座椅
D 布料座椅
E 短毛绒织物座椅。
三、座椅的选择
由于原厂在设计一张车用座椅时,是以车辆本身所设定的消费群的需求为标准的,因此除非是特殊的高性能车种,一般房车用的座椅,均以高舒适性设计为主要考量;由于要兼顾到舒适性以及车内活动的便利性,再加上成本的考虑,因此一些较低价位的房车,座椅在腰部及腿部部分,无法精确地支撑驾驶员,而且座椅内部针对人体工程学的框架也较为简单,长时间乘坐时,容易出现腰酸背痛的现象。
其次,这些强调舒适性的座椅,在抵抗弯道离心力时,并无法支撑告诉转弯所施加于车体的强大离心力,会让驾驶员的身体产生严重的侧倾状况,相对地也影响到车身所传送的抓地力与转向的回馈力量。当然大部分的车主是不会迫使车子到如此极限境界,但对于开车较快的车主来说,此情况的出现将会使安全性随之降低,因此对座椅进行升级也在情理之中。
汽车座椅是厢内占用面积最大、使用率最高的部件,选装时一要考虑美观,二是考虑实用。
1 充分考虑驾驶习惯。
现今市场中所销售的赛(跑)车无论在产地、价位与种类方面都有着非常大的差距,消费者要根据自身的驾车习惯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例如,经常开快车的车主或者改装后的车辆要经常参加比赛的,因为车辆平均行驶的速度较高,所以需要特别注意车辆弯角时对身体的支撑性,甚至椅子的材料与重量更是要求的标准之一,这时赛车座椅便成为最佳的选择。专业的桶式赛车座椅比普通座椅要低很多,没有仰合及前后高低调节,是为一个车手单独设计的,座椅位置完全按照车手的身材量身定制,焊死在钢架上。多余的调节系统会增加重量,容易出现故障。赛车座椅通常以硬塑料或碳纤维为骨架,外面包上轻质的防滑面料。靠背上方有用于专业安全带通过的孔,在腰部及头部两侧都保护支撑,将车手完全捆绑在座椅上,防止急速转弯时离心力对车手的影响。此类座椅靠背和坐垫基本呈90°固定夹角,椅背角度不可调整,与一般的轿车座椅相比舒适性较差,但是在路况较差时能够有较高的路面回馈感,有较高的安全性能。
只有很少的原厂车在出厂时把赛车座椅作为标准配置,目前改装厂家为满足车迷对赛车的渴望,也推出可调节的赛车座椅。好的赛车座椅具有一流的质量,当然价位也是一流的。
而如果客户是中规中矩的驾驶员,只是单纯注重操控品牌以及座椅的质感,并需要兼顾到乘坐的舒适性,那可调整椅背角度的跑车座椅则较合适,而且在等级、材料方面有较多的选择,但相对的因功能多而使得其重量较大,这些因素也会直接地影响到价格。
跑车式座椅由于是专门针对高速行驶的车身与人体动态反应而设计的,因此特别将椅背及椅垫这两个部分加以强化,使人体来给你测的腰部和肩部以及背部能够有良好的侧向支撑性。另外,座椅本身的刚性也有所加强,因此能够对转弯是产生的离心力进行有效抗衡,能够更精准地感受到轮胎与地面的抓地性,为驾驶员带来高度的乐趣。
当然,除了赛(跑)车座椅,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其他的可调节式的高级座椅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2 考察汽车座椅的性能
可从以下几点来考察汽车座椅的性能
A 座椅的乘坐舒适要考虑1静压感,姿态,体压分布、触感等;2动压感,上下、左右、前后方向的振动特性等。
B 座椅对人体尺寸变动的适应性要考虑座椅可调节的范围,调节方式,调节是否方便等。
C 座椅外观的美观程度。
D 座椅的安全性,耐久性,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