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30周年福岛5周年:本可避免的核事故
2016年4月26日,全世界纪念灾难性的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30周年。然而,我认为纪念本身无法公正评价这起事故对世界的严重影响,因为1997年我亲眼目睹并感受了切尔诺贝利,又在2012年11月参观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现场。
1997年5月一个晴朗的日子,我走近核电站隔离区,第一次亲眼目睹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石棺时,我感受到了切尔诺贝利的暴虐、绮丽、惊艳和魅力。就像一个神秘的永恒厄运庙宇“辐射”着超自然的力量,其阴森的气质、死寂的石棺令人肃然。在当时还在运行的3号反应堆控制室(和发生爆炸并吞噬操作人员的4号反应堆构造一致)参观的几天时间,又是另一种难以忘怀的体验。
这起事故大面积扩散的放射性尘埃和深远影响被定性为“任何一起核事故都是全球性的核事故。”
我相信,地球上找不出第二个地方或者第二个建筑对数以百万计的生命和环境造成了如此破坏性的影响。穿越隔离区,近距离目睹石棺,拜访(荒废、无人的)普里皮亚季镇,与“清理人员”交谈,与总经理和负责石棺的副总经理讨论核安全问题,这次切尔诺贝利之行再次坚定了我的信念,我前所未有地相信,我们在技术系统风险缓解上的跨学科研究工作有潜力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
切尔诺贝利附近如今是一座死城
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关键性根本原因——安全文化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和其他方面(后面会提到)大量的开创性研究,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根本原因是安全文化的严重缺失,不仅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而是1986年事故发生时苏联对核电的设计、运行和监管的全部环节。
安全文化通常的定义是组织和个人的性格和态度的组合,形成“安全问题作为压倒一切的事项根据其重要级别得到相应重视”的文化。美国核管理委员会(NRC)与核电行业的核电运行研究所(INPO)共同对安全文化作出如下定义:
“核安全文化是由领导层和个人共同承诺核心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以保护人和环境……对于商用核电产业而言,核安全仍享有至高无上的优先地位”
创建和培育积极的安全文化基本上等同于,在组织和个人中灌输理念和态度,以确保安全问题被当做高度优先的事项来对待。建设安全文化的核电站应当鼓励员工培养质疑态度和严谨审慎对待全部工作的作风——并在一线员工和中上层管理人员之间建立必要的畅通沟通渠道。
下面从一些可信、具有影响力的来源摘录具有代表性、值得注意的片段,以进一步证明上述论点:
摘自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1987年核安全审评》(Nuclear Safety Review for 1987):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说明核安全中人的因素至关重要。”
摘自IAEA《关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审评会议的总结报告》(Summary Report on the Post-Accident Review Meeting on the Chernobyl Accid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