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户外活动调查:“驴友”安全意识淡薄
核心提示
夏天到了,又是户外活动的好时节,亲近自然、挑战极限是“驴友”们喜爱户外活动的原因,但这种享受是否全无危险?一旦出现意外又该如何面对?本报记者在对“驴友”这个群体进行调查时发现,“驴友”们在网上组织的各种活动已经“泛滥”,但活动均非常松散而且专业性差,面对紧急情况大家也都是准备不足。随着越来越多户外活动意外的出现,业内人士提醒“驴子”们,在尽情享受户外活动的同时,也应绷紧安全这根弦。
中国登山协会张志坚博士认为,民间救援将是救援活动的主体,国外也是如此。应当由当地政府、国家救援力量(部队、警察等)和民间登山救援队、登山队共同配合,实施救援。
2006年9月,在中国登山协会支持下,国内第一个登山户外运动专项保险诞生,很多保险公司都愿意配合中国登协建立全国性的救援体系,在救援中提供实质性的帮助。这无疑是户外救援中的一个积极因素。
网络情况
自发活动 已“泛滥”
人们喜欢把爱好户外活动的人称之为“驴”,能结伴出行的即被称为“驴友”。这是因为,“驴”即“旅游”中“旅”字的谐音,而驴子那种有倔脾气、吃苦耐劳的性格,又是“驴友”们所喜爱的。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当前,户外活动爱好者参加的野营、登山、探险等活动更多是通过网络召集的,从城市徒步到攀越雪山,从享福的“腐败”游到吃苦的“自虐”游,只要有人发邀请帖,就会有人跟帖,多则几十人,少则几个人,活动一下子即可成行。
网名为“迷恋”的一个户外活动论坛会员就是铁杆“驴友”,从事IT业的她已经30岁了,平时最喜欢的就是在城市附近进行难度指数较低的登山和徒步穿越。近五年中,她已经和“驴友”们爬越了津、京、冀附近所有的山。每当快到周末时,她就开始关注论坛中的邀请帖,根据自己的安排和身体状况跟帖报名参加活动。
“迷恋”说,每次报名后,她都会在周四晚上就开始准备一切,帐篷、登山鞋和登山服装、防晒霜……每一样都在背囊中有固定的位置。“然后早睡,周六一早就出发!”
“迷恋”说,她经常参加网友自发组织的登山或者徒步穿越,每次大家都是AA制,但一直都挺好,从没发生过意外。对于记者提出的如果发生意外如何处理以及发起者会不会提前对大家进行相应的培训等问题,“迷恋”想了想说,她从没认真想过,“但一直也没有问题”。
记者从各种户外活动网站和论坛上看到,网友发起的户外活动非常多,单北京郊外的周末徒步活动本周就有十几个。但发起帖均是只注明路线、必备物品和简单的注意事项等,根本没有事先培训等较为专业的东西。往往是,大家周六一早碰头时,即意味着活动已经开始了。
天津现状
刚刚起步 领队多不专业
采访中了解到,一些网上自发组织的户外俱乐部,组织者不是以营利为目的,完全是为了结交朋友或者纯粹娱乐,他们对户外运动的专业知识了解甚少,而意外事件往往发生在这些人当中。还有一些俱乐部打着非营利性的幌子,却从事营利性的活动,组织者声称任何费用都是AA制,但是却专门带领大家去一些必须缴费才可以进行户外运动的场所活动,其实还是为了营利。那么,是否专营户外活动的俱乐部组织的活动更加专业,参与其组织的活动更不容易出现问题?
在本市,较著名的户外俱乐部有捷豹、游骑兵等六七家,但真正做得不错的也就两三家,注册会员基本都达到了万人以上,“不过,真正经常参加活动的,差不多都是只有几百人。”俱乐部一名工作人员称。
采访中,一名俱乐部指导人员介绍:“网友自发组织的户外活动大多喜欢选择人迹罕至、风景迥异的地方,发起者将这种活动定义为不设领队、完全自助、所有费用AA制,而且在队员安全问题上也完全是靠相互帮助、自己注意,这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隐患,因此,专门经营户外活动的俱乐部在安全方面会好一些。”
在有6年户外活动组织史的捷豹俱乐部里,资深组织者小龙告诉记者,目前本市的户外俱乐部还只是起步阶段,虽然参与的“驴友”很多,但真正懂得户外活动的人少之又少,“包括我们这些组织者,也都没有什么资质,基本上都是通过参加别人组织的活动一点点积累出经验。”
小龙说,毕竟现在政府相关部门还没有举办过这方面培训,更别提资质考试了。而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其实他特别想参加这方面的培训,但“投奔无门”。谈到这儿,小龙有些无奈:“俱乐部虽说会举办一些自救方面的小讲座,但也只是皮毛而已,真正系统化的学习根本没有,所以只能根据自己出去的经验去带队。”
对于户外活动的领队,采访中一些业内人士也均认为目前本市没有非常规范的,“大部分都是由一些资深的户外爱好者担任,或者是一些仅仅为了生存而进入了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业内人士称,这些人的经验与相关知识比一般人丰富些,但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培训,没有职业认证,没有职业规范,因此不仅无法保证他人的安全,自身的保障也无从谈起。
不过,对于这样的现状,一名领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指出,在户外活动中团队精神是不可缺的,所以选择出行的伙伴至关重要,要选那些品德好、体质好、有协作精神、文化素质较好、善于交往的人。另外,户外运动还需要懂得一些专业知识,学习一些基本技术、基本器材的使用,因此出行者最好提前“热身”。“有些经验既可以从书本、电视上学,从相关培训中学,也可从实践中学。搞户外运动要循序渐进,要从易到难,从近到远,而不能好高骛远。”
驴友自身
安全意识淡薄容易盲从
提起去年“五一”期间“驴友”自发组织穿越内蒙古库布齐沙漠,队员宁倩遇难的事,小龙说,这样危险的地方他也曾组织穿越过。“当时组织了40多人,安全地出来后,我也非常后怕,当时就表示再也不会组织这样的活动了。”小龙告诉记者,那次虽然没有遇到什么危险,但一路的惊险也让他这个资深的组织者感到非常恐惧。
记者翻看俱乐部提供的其中一名队员“AMY”的日记,发现当时的穿越的确惊险,“当时租的6只骆驼有2只逃跑了,一些装备不得不由我们自己来背……肆无忌惮的风,漫天飞舞的沙子,变化无常的天气,都让我们寸步难行……因为风太大,前面队员的脚印都不能看得很清楚……”
在另一天的穿越日记中,“AMY”写道:新的问题出现了,我们现在的宿营地比前一支队伍的竟然相差了8公里!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真不少,明天我们是否能在天黑之前走出去?剩下不多的水和食物是否能支持到头?明天的行程更加艰难,大家的心理承受力和体力是否能挺住……
小龙告诉记者,对于户外的概念,其实很多“驴友”是模糊和盲目的,对于每次旅行,不是说每个驴友都会有充分的准备。“有些‘驴友’在购买装备上也很盲目,他们因为对户外产品不熟悉,从而盲目消费,最后背的东西挺多,有用的却没什么。”对于旅行地点的不熟悉,也导致了“驴友”们盲目,有时因为心情激动,大家会不考虑一些危险因素,盲目行进。
各方说法
户外爱好者——
经常一忽悠就去“专业线”
采访中,一家户外活动俱乐部的指导人员“穿越2000”(网名)告诉记者,户外探险运动是富有挑战性、超越极限的刺激运动,因此,作为一名户外运动爱好者,他希望更多的人能参与到户外运动中来。但是,他不希望一般爱好者参加难度较高的户外活动,这是因为,“毕竟我们自己都不是很专业,为什么还去做专业的事呢!”
“穿越2000”说,很多人从小就缺乏锻炼,短期恶补根本无济于事。“我们更多是通过网络组织各种户外运动和探险活动,由于大家只是通过网络相识,相互的称呼也都是彼此注册的ID,活动前的交流只是在论坛上发帖、回帖,所以组织者根本不了解参与者的真实身体情况、身体素质等。”“穿越2000”说,“其实这也很正常,因为很多时候大家一起结伴出游时,还不知道对方的真名呢。”
“穿越2000”说,因为这些原因,很多人并不具备户外运动的经验和应急常识,所以根本不适合挑战跨越沙漠等极限活动。在他经常上的一些户外活动论坛里,就有一些人本来是想去郊区露营唱唱歌的,结果大家一忽悠就准备去登雪山了,根本不现实。“谁能保证他们下得来?这里头有太多无法预计的风险了,无论你准备有多充分,也别心存侥幸!”
多数俱乐部——
为安全只组织“低端”活动
和“穿越2000”所说一致,小龙也表示,目前本市这些俱乐部真正做户外探险的很少,基本上都是以“低端”活动为主。“毕竟自身的专业化还是不够,虽然我们也做了几次大型的活动,但每次也都是非常小心,生怕出了意外。”
小龙介绍,他们每次组织活动前都会先联络当地的相关组织和部门,做好最起码的保障,还会根据目的地的不同,选择熟悉那个地方的领队,以防发生万一。“但意外有时根本料想不到,因此俱乐部主要还是以‘低端’活动为主,比如城市徒步穿越等。”
专业人士——
充分准备是防止意外根本
在另一家户外活动俱乐部,其张姓负责人称,防患于未然是降低户外意外事故的根本之道。事实上,意外发生后,政府可能也不应该成为户外救援的唯一主体。一些专业人士认为无法构建全国统一的救援体系,事故发生后,最有效的救援只能是就近救援。
一运动俱乐部的领头人告诉记者,在国外,户外运动爱好者在参加活动前,都有周密的计划和安全保障,出行前登记,填写出行计划、活动时间等等。一旦某个环节出问题,相应的救助体系立即启动。他并不主张户外运动爱好者们以发帖子的方式组织在一起进行户外探险,“大家彼此互不认识,很难形成一个相互协作的团队,一旦出了事,往往不能形成很强的凝聚力。”
国内还不具备成熟的户外救援体系,偏远地区的救援仍在民间自发阶段,协调运作、资金、经验、社会支持等各方面还很滞后。“我们虽然每次都和当地相关部门和组织联系,但真的碰到危险,是否可以及时进行救助,现在还是个不太好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