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机械技术史——古代篇·轮轴
摘录自:《大众机械技术史》“古代篇认识机械技术-第一章简单机械-轮轴”
轮轴实际上是一种能够连续旋转的杠杆。我们从常见(过去很常见,现在也只能在一些农家乐或者影视剧中见到了)的轮轴——井上的辘轳开始谈起。提到井上辘轳,不禁想起上世纪90年代一部很火的电视剧《辘轳·女人和井》。这是一部描述东北农民生活题材的电视剧,其主题歌叫《命运不是辘轳》,原唱者是当时的大歌星韦唯(1963-),有两句歌词是这样写的:
女人不是水呀,男人不是缸,命运不是那辘轳把那井绳缠在自己身上……
女人不是泥呀,男人不是筐,命运不是那辘轳要挣断那井绳,牛铃摇春光。
这里形象地用辘轳做比喻,比喻那种摆脱不了旧有命运、不与所谓命运抗争的那种生活状态。如果你有辘轳提水的经验,一定会觉得歌词写得太贴切了。
图1-4-1辘轳
图1-4-1是一具仍在使用的井上辘轳,它由支架、辘轳轮(含中心轴)、手摇柄和绳索、水桶组成。图1-4-2是该器具简化的右视图,使用中的受力关系分析如下。设水桶的重量为G,辘轳轮的半径为H,手摇柄用力为F,力点到中心轴的距离为L。据杠杆原理:FL=GH,因此F=GH/L,可见若L为H的两倍,那么提升水桶所用力就为水桶重量的一半。可见,辘轳是一种省力的机械。但是L又不能大于H太多,因为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L太大,人操作时就很不方便,看来大自然真不会“让我们多占一点便宜”。
图1-4-2
关于井上辘轳中的手摇柄,就是一曲柄机构,钩沉它在世界机械技术发展史上的源头以及作用,下一章会专门介绍,因为它可以延伸出大量较为复杂的机械结构。这里我们只梳理下它在我国的起源与发展。
辘轳这个词用起来还真得小心,因为在我国古代“辘轳”不但有多种写法,如鹿卢、樚栌、椟栌等,还有几个含义,有时可以指井上定滑轮那种装置,还可以指刚才谈到的省力辘轳,还可能指绞车(随后我们马上谈到它),或者指一种辘轳剑等等。在历史资料中,有时单凭“辘轳”这个词,真的很难辨别作者到底指的是那种器物。下面讲一个故事,就与辘轳的这种复杂性有关。
南朝刘义庆(403-444)在《世说新语》记载,东晋时期权臣桓玄(369-404)、大臣殷仲堪(不详-399)和大画家顾恺之(约344-约405)三人一起做游戏,规则是说一句话,看谁说的情况最危险。桓玄先说了一句:矛头淅米剑头炊。意思是说在在矛头那么一点的地方淘米,在剑头那么一点的地方做饭,这够危险的吧。殷仲堪略加思索,吟了一句:百岁老翁攀枯枝。这可够惊险的,你要知道古时候“人生七十古来稀”,那时人的平均寿命低,能活到七十岁就很少了,活到一百岁简直逆天了,估计得要到了气若游丝的地步,而且他竟然还要攀枯枝,这实在是太危险了。殷仲堪一句话,让桓玄心服口服,轮到顾恺之了,只见他眉头微微一展,脱口而出:井上辘轳卧婴儿。这个更可怕,这里姑且不论是什么样的辘轳,反正井上的辘轳是会轱辘轱辘转的,竟然再攀爬一个婴儿,这不是悬崖上翻跟头——找死吗?就在顾恺之刚说罢,他身边的一位军事参谋突然说了一种更叫绝的惊险场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话刚落下,语惊四座。于是,这位军事参谋获胜。
好了,我们要接着上面说“辘轳”的事情了。顾恺之提到的“井上辘轳”究竟是定滑轮滑车呢,还是手摇柄那种辘轳呢?单从文字上,我们真的不知道。那么我国到底什么时候普遍使用那种省力的手摇辘轳呢?这里笔者可要“炫耀”一下了,因为这里历史谜团可是我解决的(按:事实如此,见笔者和张柏春研究员在《农业考古》发表的“我国单曲柄辘轳普遍应用的年代考”)。
在北京读博士的时候,在导师的帮助下,笔者考证了我国这种手摇辘轳的起源,结果发现我国在北宋时期,具体说是1100年前后,这种辘轳已经普遍使用。
具体的证据不但有在山西考古出土的墓葬壁画以及墓葬砖雕中辘轳的形象,而且在大名鼎鼎的《清明上河图》(局部,图1-4-3)里竟然也发现了手摇辘轳,尽管画得非常模糊,但可以肯定不是别的东西。
发现有辘轳的这块地方属于北宋都城汴梁(今开封)市郊的菜园旁,画面上有一口井,井口置有一架手摇辘轳,其中曲柄能清楚地看到。井架的前方,能看到纵向的一条沟渠,它是浇灌用的干渠。在井架旁,有一准备汲水或者即将要离开的人,在画面的左上角有一位正挑水远去的人。结合绘画者张择端(约1085-约1145)的绘画时间以及其他考古资料,得出这种辘轳已经出现900多年了。
图1-4-3《清明上河图》中的手摇辘轳
到了元代,王祯《农书》收录了“辘轳”条,其描绘的辘轳与现在仍可见到的辘轳没什么不同。此外,他还提到一种“双辘轳”,说它“所悬之器,虚者下,盈者上,更相上下,次第不辍,见功甚速。”你可能还不很清楚它的结构,因为王祯也没有绘出它的图像,不过这种“双辘轳”一直在民间使用着,只是不一定必须用于提水。到了1920年代,一位对中国生产工具抱有浓厚兴趣的美国人霍梅尔(Rudolf P. Hoommel,1887-1950)来我国进行考察时,在江西曾发现了两处这样的辘轳,一处是在矿井中,用于提升煤;一处是在挖井的地面上,用于提升井洞中的泥土(图1-4-4)。霍梅尔的原文描写得很详细,这里照录如下:
两个X形木支架插入地里,在支架上面放一个粗圆木轴,用它来当辘轳。木轴的两端都有榫眼,在榫眼里牢固地插入天然形的曲柄,利用割下来的弯曲树枝做成。在两支架间的木轴上,用三个竹片做的三角框架分成了两部分,在实际使用中,一根绳子在限定的一个区间内缠绕起来,而另一个分隔区的另一根绳子则向下伸到井底。每根绳子末端都栓有一只木桶,当向上缠绕的绳子末端的木桶到达地面靠近支架时,向下松开的绳子末端则到达井底。井下的木桶装满挖出的泥土,工人转动辘轳提升,缠绕在木轴上的另一根绳子松开,使空桶降到井下;而此时装满泥土的木桶随绳子在木轴上的缠绕提升到地面。把井口装满泥土的桶倒空,在井底的那只桶装满,之后辘轳再反向运动,使空桶下降,满桶提升。两根不同的绳子围绕木轴缠绕的方向相反,故当一根绳子在木轴上缠绕时,另一根绳子则从上面松开。
图1-4-4江西的双辘轳
尽管霍梅尔的话略有繁琐,但对于绝大多数没有见过这种机械的读者而言,如此详实的描述并非多余。
这种辘轳在使用中有两个优点,首先是省去了空桶下放的时间,提高了效率;其次是空桶一端也能平衡一点另一根绳子上满桶的重量。
接下来,我们转向绞车,它可以说是上面谈过的井上辘轳的孪生兄弟,在机械原理上完全一样,只是在结构上略有不同。我们先看下北宋《武经总要》中的绞车(图1-4-5)。《武经总要》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官修兵书,成书于1040年。书中说,“绞车,合大木为床,前建二叉手,柱上为绞车,下施四卑轮,皆极壮大,力可挽二千斤。”可见,绞车的基本结构就是图中上半部分,无非是把井上辘轳的曲柄改作了直柄,然后在支架内侧两周榫眼中安装几根罢了。我国最早的绞车实物(残件)发掘于江西铜绿山一座战国晚期的矿井遗址,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绞车实物。
图1-4-5《武经总要》绞车
铜绿山矿井遗址出土的绞车残件为绞车木轴,轴上凿有两排榫眼,排列方式类似《武经总要》中的绞车。
我国首次记载绞车是在《晋书·石季龙载记》。“载记”是古代史书记载的题材之一,与本纪(帝王传记)、列传(名臣传记)等不同的是,它专门记载少数民族统治者的传记。这位石季龙(295-349)是十六国时期后赵的第三位皇帝,后赵是北方少数民族羯族建立的政权。季龙是他的字,名叫石虎,其“载记”说他在位期间(335-349年),曾经盗了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赵简子(不详-约前475)的墓,是位不折不扣的盗墓分子。那么他身为后赵的皇帝,为何干这种缺德的事呢?别忘了,那是什么年代,十六国时期,弱肉强食、战乱频仍,打仗靠什么?得靠钱往里砸,钱怎么来,除了向活人横征暴敛外,就要向死人要了,所以他不断盗墓,挖掘些珠宝什么的,以补充军饷。正是在盗赵简子墓时,《晋书》记载了盗墓的器具之一绞车,书上是这么写的,这里直接用白话文:
邯郸城西石子岗上有赵简子墓,石虎命令打开墓穴。开始的时候挖到一丈多深的木炭,之后挖到了一尺厚的木板,最终堆积起来有八尺厚,然后发掘到了清冷的泉水,阻止了进一步挖掘。这时,石虎命令架绞车用牛皮囊汲水。这样干了一个多月,泉水依然涌溢,最后石虎不得不取消了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