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行车减少大雾对交通的影响
秋冬季是大雾多发季节,对交通影响较大,特别是团雾对交通影响更大,何为“团雾”?其实团雾是辐射雾的一种民间说法,因局部水汽受辐射降温而引起。它与我们平时所见的大雾弥漫有所不同,它的势力范围比较小,就像一朵落在地上的云彩,团雾外视线良好,团雾内四顾朦胧。团雾一般出现在地势低洼、空气湿度大的地区,与局部小气候环境关系密切。由于其本身与大范围的大气环境并不是很匹配,团雾不仅能在大雾天气中常常现身(大雾中数十米到上百米的局部范围内,出现的能见度更低的雾),在天气状况良好的情况下,有可能出现于偏远的山区或农村。
“团雾”为何“青睐”高速公路呢?气象专家解释说,因为团雾与局部小气候环境关系密切,而高速公路路面白天温度较高,昼夜温差更大,更有利于团雾形成。另外,公路附近一些排放污染颗粒的增加,如秋季焚烧秸秆、工业粉尘污染、汽车尾气排放等,空气中微小颗粒的增加,有利于形成团雾。
一般来说,大的团雾覆盖面积长约五公里,小的团雾仅有一公里,等驾驶员意识到有雾的时候,已进入团雾中心了,有时驾驶员刚从一团雾中出来,可下一团雾却又在不经意间降临,让人防不胜防,可以说是高速公路上的“流动杀手”。但团雾出没也有规律,时间一般是在夜间,或者是早6时至8时,而出没地点,多是雨后山区高速公路,前提条件是昼夜温差大、无风。
那么在高速上遇到团雾,该怎么办?如果是在行驶中观察到前方视线受阻有“团雾”发生,在距离和车速满足变道条件,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减速驶入最右侧车道,然后就近选择道路出口缓慢驶出或进入附近服务区暂避,等待团雾消散。车辆一旦进入团雾区域,应立即减速,打开所有车灯,可通过路面标线及前车尾灯引导视线。特别是进入能见度很低的团雾区域时,切记不能就地停车,因为就地停车最危险,最易引发连续追尾事故。如果不能驶离高速公路,应选择紧急停车带或路肩停车,并按规定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和放置停车警告装置,并将车上乘员转移至安全地带,等能见度好转时再继续行驶。
目前,团雾预测虽然难度较大,但也不是没有方法,气象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象鼻”曲线规律。比如在浓雾出现之前,能见度逐渐下降的过程中,会突然出现一个短暂回升期,在10分钟左右,能见度会回升到600米至700米左右,能见度数据用曲线勾勒出来,就出现一个“象鼻”形象。这预示着更厉害的浓雾其实还在后头,大约在30分钟到2小时之间,能见度会突然下降到100米以下。
专家提醒,尤其在湖泊、洼地附近等低洼地带,水汽条件好,更易积聚浓雾,能见度差,造成交通事故。驾驶员应控制速度,确保安全。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等要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信号和天气信息,及时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