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车看军事:军用二代重型越野车四大金刚
历史上,我军重型武器与牵引车不相匹配,小车拉大炮的状况普遍存在。一般公路问题不大,一旦进入越野路面,特别是爬陡坡状矛盾突出。基于建国之初我国机械工业力量的薄弱,尽管相关各方面的大力协作,我国军用车辆研发工作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到上个世纪70年代。国产大吨位越野车辆的技术性能、质量指标、越野载重吨位和牵引重量还不能适应军队武器装备发展的需要。先后批量引进吉喜爱区、吉比希、等重型越野车。
我国的军事运输军用汽车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经过半个多世纪风雨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本文只能粗线条的记述其中的一点或一段轨迹,几代中国军人的汗水辛勤汗水和智慧的积累,作为中国人对国富民强期盼和憧憬,正是由这样无数个点的累积和凝聚,生硬的型号和枯燥的数字背后的曲折和艰辛会在中国军车威武的轰鸣声中得到了满意的回应。
在各方面大力协作下,第1代军用车辆生产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由于我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车辆的技术性能、质量指标、越野载重吨位和牵引重量还不能完全适应军队武器装备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此,从1975年开始,总后勤部会同各军兵种车管部门和科研单位,经过调查研究、系统论证,拟定了《第二代军用汽车系列型谱》,确定军用车辆采用0.5t、1t、3.5t、7t和12t5个吨级的基型车。军用汽车大家族中的成员,大都具有一定的趣野行驶能力。也就是说,这些汽车能在质量很差的路面或者根本没有路的地区和战场上行驶,因而有着能“吃苦耐劳”的本领。后来,为了满足作战的需要,又出现了一种越野能力更强的军用汽车,它就是通常所说的军用越野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