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达刚李太杰:“中国创造”的探路者
在筑机市场并不景气的今天,西安达刚公路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却保持着稳步的发展态势。2005年,公司上交国家税款800多万元,成为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重点纳税大户;今年,公司产品远销到南非和东南亚市场,打破了欧美企业长期垄断的格局……
企业的良性发展,来自于董事长李太杰心中的一个信念——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用技术创新树民族品牌。
李太杰1935年出生于河南省孟津县水泉村,1952年报考西安公路学校(公路学院前身)筑路机械专业,1962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本科)机械制造专业。1965年调入西安公路学院,任讲师、副教授等,先后担任修理教研室主任、筑路机械性能教研室主任。主要执教《工程机械修理学》、《工程机械底盘理论与性能》(本科生),《工程机械地面力学》(研究生)等课程。1993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在工作之余,李太杰还兼任中国公路学会路面与压实机械学会理事、西安市发明协会理事。1995年退休,在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创办了高新技术企业——西安达刚公路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现拥有专利10项,主要项目已付诸实施并产业化,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主要获奖项目和荣誉
稳定土拌和机转子参数优化试验研究交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稳定土拌和机转子参数优化试验研究陕西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沥青脱桶设备研制交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沥青脱桶设备研制陕西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沥青脱桶设备研制陕西省专利银奖
沥青脱桶设备研制1993年定为国家级新产品
桶装沥青脱桶设备国家科委完成者证书
工程机械工作装置模拟试验设备陕西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YZZ8组合振荡压路机陕西省交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YZZ8组合振荡压路机交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液态沥青运输车西安公路学院科技一等奖
液态沥青运输车陕西省专利金奖
DT型导热油沥青脱桶设备陕西省科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振荡压路机设计方法研究》中国筑机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新型桶装沥青脱桶设备设计方法研究》中国筑机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新型液态沥青运输车设计》中国筑机学会优秀论文奖专利(设计者或专利权人)
桶装沥青脱桶设备行星式稳定土拌和机转子一种沥青连续脱水升温装置新型液态沥青运输车双显示交通标志灯牌带有清渣装置的综合加热沥青脱桶设备霍尔接近开关检测汽车车速装置车用嵌入式热载体加热装置沥青和导热油输送同轴旋转装置丁苯胶乳改性沥青生产设备
1创业,从脱桶起步
面容清瘦,目光睿智,第一次见到李太杰董事长是无法将他与一名企业家联系到一起的。的确,西安公路学院(现为长安大学)30多年的教学生涯,在他身上展现得更多的是一位学者的气质与风度。然而,就是这位温文尔雅的学者,在10年间让达刚公司发展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的筑机企业。而他却始终保持着一名知识分子报国的热忱,即便经营企业多年,熟识的人还亲切地称他为李老师,他本人也乐此不疲。
达刚公司的创办与我国高速公路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国内开始修建高速公路,由于国产沥青达不到标准,工程项目大都使用进口桶装沥青。如何将沥青从桶里倒出来,这个小小的细节,却难住了诸多建设者。当时,国内没有脱桶的技术与设备,建设者只能用木柴去熬沥青,熬一吨沥青需要750公斤木柴,既破坏了生态环境,还影响了沥青的质量。
面对着因熬沥青而砍伐山林的残酷现实,当时还在任教的李太杰看在眼里,痛在心里。1988年,陕西开始修建西(安)临(潼)高速公路,施工方公路二局进口了大量的桶装沥青。该局设备处处长找到李太杰,希望他能马上研制一台设备,解决沥青脱桶问题。这一思路恰与李太杰的想法不谋而合。随后,在没有任何资料可供借鉴的情况下,李老师根据沥青的特性及传热学原理,利用一个暑假的时间,设计出了我国第一台沥青脱桶设备。
从构思设计到安装调试,我国第一台沥青脱桶设备的研发前后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由于效率高、成本低,设备一经问世,立刻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广东、上海、山西、海南等地纷纷前来订购。“与摊铺机、搅拌站、压路机等相比,沥青脱桶设备在筑路机械领域里是一台毫不起眼的设备,而这台设备却实实在在解决了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一道难题。”据了解,这台设备迄今已在全国销售了300多台。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沥青脱桶设备的研发也是我国机械制造工业的一个辉煌。曾有国外专家这样评价李太杰老师设计的沥青脱桶设备:“其设计理念、设计思路已超过了欧美企业的同类产品。”业内人士表示:“即便从今天看来,这仍是一台高效、环保、节能型的产品。利用废气加热桶装沥青,比国外同类产品节约近一半燃油。同时,废气加热沥青后温度大为降低,可最大限度地避免空气污染。”
简单的原理、巧妙的构思、显著的功能,沥青脱桶设备充分地展现了李太杰老师机械设计的核心理念:用最简单的设计带来了最实用的效果。上世纪90年代初,这项技术不仅获得陕西省专利银奖,还被确定为国家级新产品,同时也为达刚公司的创立奠定了基础。此后,他又在这一基础上,于1995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带有自动清渣功能的“导热油沥青脱桶设备”,并于1998年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目前达刚公司仅沥青脱桶设备便形成了两大系列10余种规格。
2历程,与筑机共舞
翻开李太杰老师的履历,你会发现他与筑机已经打了半个多世纪的交道。1935年,李太杰出生于河南省孟津县水泉村一个贫困家庭。1952年,他考入西安公路学校(西安公路学院的前身)筑路机械专业。1955年毕业后被分配到交通部公路五局机械处。第二年,又报考了东北工学院机械制造专业。1965年被调入西安公路学院,开始了长达30年的教学生涯,先后担任了修理教研室主任、机械性能教研室主任等职。
“求学期间,实际上我是学了两个专业:一是筑路机械;二是机械制造。”李太杰告诉记者。这两个专业的系统学习为他在筑机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多年的推土机、拖拉机、收割机驾驶经历也让他对筑机的操作与性能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李老师在机械性能与机理方面的造诣是很深的。”他的学生告诉记者,“当年学友们流传过这样的话,‘要搞工程机械,就必须学好机械性能;要做人,就要跟李老师学’。”
李太杰严谨的工作作风一直有口皆碑。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西安筑路机械厂研发的履带式稳定土拌和机、四川新津筑路机械厂研发的稳定土厂拌设备以及北京筑路机械厂研发的轮胎式稳定土拌和机的鉴定工作都是由他主持的。他们所作的测试数据准确,不仅能够反映设备的真实性能,并为产品的改进提供了科学依据。由于研发这些设备时,交通部还没有形成相应的标准,鉴定工作完成后,他便负责起草了这3个产品试验的部颁标准。
正是这种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不仅让李太杰赢得了师生们的尊敬,也让他收获了丰富的科研成果。他主编的《工程机械修理学》、《工程机械底盘理论与性能》等著作曾长期作为高校的教材使用,《振荡压路机设计方法研究》、《沥青脱桶设备研制》等多篇论文、项目获得各种奖项。为了表彰他对筑路机械行业的杰出贡献,他1993年享受了国务院颁布的“政府特殊津贴”。
“沥青脱桶设备成功研发后,市场需求量持续增长。我们开始是想让系里办一家企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未果。”李太杰说。1992年,他的前妻陈达刚从西安公路学院退休后,他们便创办了一家筑机企业。随后,又成功研发出涵盖加热、保温、泵送等多系统的液态沥青运输车,并获得陕西省专利金奖。然而,就在企业起步发展之时,陈达刚却因一场车祸不幸故去,公司发展也陷入低潮。
设计图纸被盗,仿冒产品丛生……当时公司如同一条漂浮在汪洋中的小船,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困顿之际,一位富有正义感及同情心的知识女性来到他的身旁。“李老师不仅是我们企业的支柱,也是一笔巨大的社会财富,保护好他就是对社会的贡献。”他现在的妻子孙建西说。此后,他们以“达刚”重新注册了企业名称,以示对故人的纪念。
3发展,用技术取胜
2005年11月4日,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三路60号门前,彩旗飞舞、鞭炮齐鸣,3辆身扎彩绸的智能型沥青洒布车徐徐开出达刚公司整洁的厂区。这3辆车是参加由中国路桥集团总公司承建的安哥拉国家211公路建设的。智能型沥青洒布车的出口,标志着中国在高端筑路机械成套设备的研发和制造水平上达到了新的高度,也向世人展示了达刚公司以科技为先导、以产品创新为己任的企业理念。
“我们的思维模式是不去做那些业已成熟的公路工程机械产品,而是根据市场的需要,研发能够填补国内空白的、具有高技术含量,并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机械产品。”李太杰说,“走技术创新路线,避免与那些大厂的直接交锋,为自己在市场赢得一席之地。”1995年,在对企业重新注册后,达刚公司正是沿着他的这一发展思路,从5万元的资产发展到今天年产值过6000万元的规模。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公司根据国内公路建设的需要开始投入到改性沥青设备的研究与开发。
众所周知,沥青的物理特性非常活跃,冬天和夏天的温差较大,其反映出来的形态也不一样,多变的形态特性严重影响路面的质量。为了攻克这一技术难题,李太杰带领公司研发人员经过多年分析、研究、论证,最终于1999年成功研发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SBS改性沥青设备。这台设备在厦门海沧大桥试用时,引来国内多家企业参观“取经”。
“国外改性沥青技术过去领先于我国,进口一台改性沥青设备需要近100万美元。达刚公司的这项技术出炉后,对降低国内公路建设成本、提高公路建设质量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一位业内人士指出。虽然是这项产品的引领者,但达刚公司却没有获得多大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