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服务手册 心理训练
人类的心理活动简单地讲,就是人在觉醒状态下,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行为方式,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大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能动的反映。对地震应急救援志愿人员进行心理培训,一是可以减轻队员的心理压力,增进身心健康,提高队员的“胆量”,通过自我放松训练来消除紧张心理;二是可以激励队员的进取心,培养队员的群体凝聚力,培养队员的士气;三是可以培养队员消除恐惧心理,坚定镇定自若心态,塑造处变不惊、遇惊不乱的良好心理素质。
(一)减轻队员心理压力,提高队员的“胆量”
1、如何减轻队员的心理压力
心理压力即精神压力。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承受着程度不同、大小不等的心理压力。心理压力太大、太多会损害身心健康。怎样减轻队员心理压力呢?
(1) 正确认识压力
人在工作中,有点压力是正常的。适当的压力不仅无害,反而会提高人的办事能力。长期处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养尊处优的人,很难经得起逆境、挫折的考验。所以正常的压力并不需要排除,当心理压力超过个体承受能力时,才要想办法应付和减轻。有了这种认识,在生活中遇到压力就不会大惊小怪,能正确对待和处置。
(2) 量力而行
量力而行一是要调整好自己干事业的速度,注意劳逸结合。另一方面是要有合理的目标,不能期望值太高。降低期望值,就会有一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使人心情舒畅,此所谓“知足者常乐”。这还能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