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制出先进航空营救车 100辆可覆盖全国
飞机出事,飞行员跳伞后能否及时营救,是航空救生的关键。营救及时,是遇险者得以生存的重要因素。而如果营救失败,将会给后来的飞行员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失去安全保障的阴影可能给飞行带来巨大的灾难。
我军航空救生搜索营救车横空出世,遇险飞行员有了生命之舟。
由空军某研究所研制的这种搜索营救车拥有良好的越野性、先进的电子装备、24小时随时出动。它既可以与营救直升机一起配合使用,进行更小范围的定位搜索,还能在直升机无法出动的天气条件下独立行动。它还可作为搜救工作中空———地、地———地移动中心,协调指挥地面和空中搜索力量的协同援救。
航空救生搜索营救车与军用越野车外形相似,乘员4人(指挥员、驾驶员、两名救护员),最大速度100公里/小时,能在丘陵、山地、沿海等各种繁杂地区、范围使用。指挥员负责通讯联络和搜索电子设备;驾驶员负责导航;救生员负责下车抢救和对伤员进行救护。
该车车顶安装有大功率探照灯和爆闪式发光警示灯,车内有最先进的G PS导航定位系统和世界上堪称一流的各类电台、通信设备。车内设有紧急医疗救护设施和一套减振救生系统,用于救护不便移动或脊柱受伤的遇险飞行员。车内配置的近百种急救药品和紧急手术器械,可在营救现场和返回途中对已受伤的飞行员进行快速包扎、止血、固定和心跳、呼吸等紧急救护。
对遇险飞行员实施快速营救,是各国救生专家都非常关注的课题。只要战机上天,飞行员就面临着一种选择,那就是一旦战机出现不测,就要被迫跳伞。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搜索到跳伞飞行员的降落位置,并迅速有效地开展营救工作,是航空救生的关键。
一般情况下,营救跳伞飞行员,主要由固定翼搜索引导飞机和营救直升机完成。具体分工是:固定翼搜索引导飞机完成大面积、大范围内搜索,确定出待救飞行员的大概位置,然后由营救直升机具体确定待救飞行员的精确位置,负责实施营救。
由于营救直升机出动准备所需时间长,受天气影响大,对急待营救的飞行员来说,十分不利。我国北方,一般人在10摄氏度的海水中,最多存活30分钟。飞行员跳伞后很可能出现受伤或昏厥,营救他们,千钧一发。
而搜索营救车的研制成功弥补了直升机营救的不足。据专家推算,我国城镇密集,搜救任务的半径一般都在车辆可到达范围之内。按一辆搜索营救车搜索救援半径200千米、有效搜救区域12.5万平方千米计算,配备约100辆的24小时待命、准备时间只需几秒钟的这种营救车,就能覆盖全国陆地面积,对在全国任何地区跳伞逃生的飞行员,都可以实施快速营救。
该车的问世,对完善我国航空救生体系、提高我军航空救生水平意义重大。据了解,此车对失事民航飞机的定位、寻找、锁定“黑匣子”,也将起到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