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虎体设计师贾小平谈国产两栖全地形车
在强劲的音乐鼓点伴奏下,一辆外形小巧、全迷彩涂装、8轮驱动的全地形车疾驰着;中上夹角约40度、高约2米的梯形展台,随之嘎然而止地停在展台的最中央;静态展示了几分钟后,只见它从展台的另一侧缓慢地向下驶去,刚一接触地面,又来一个急转弯,围绕着展台飞跑起来。精彩的机动表演吸引了大量观众,不时爆发出喝彩声。这是发生在2007年5月17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北京)警用及反恐装备展览会上,"西贝虎"水陆两栖全地形车现场机动表演的一幕。除了陆上机动演示外,该车还进行了水中静态展示,在展台现场,记者有幸采访了该型车的总体设计师贾小平教授。
◆研制背景
记者(以下简称记):从本届展会现场来看,共展出了三型全地形车,它们是中国嘉陵集团的8X8轮式全地形车、重庆金冠公司的"圣塔尔"8X8轮式/履带式全地形车,再就是贵展台展示的这款"西贝虎"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和其他两型全地形车相比,"西贝虎"水陆两栖全地形车有何不同之处?能不能谈谈它的大致研制情况?
贾小平大校(以下简称贾):你所提到的这三型全地形车从外观上来看,差别还是较大的,可以说各有特色。嘉陵集团的全地形车我是第一次看到,对它了解的不多,也就不多加评论。展会上曾有人笑言:嘉陵集团的是军用型;金冠的是工业型;西贝文良的是民用型。
其实早在2004年,"西贝虎"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就开始了研制工作,当时是属于军民合作的项目,由装甲兵工程学院和浙江义乌贾氏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联合研制开发。历时三年研制而成,一直都在厂里进行研制试验,出于保密,没有作太多的公开露面。由于今年正式上了生产线,我们才在本届展会上进行了大量公开展示。从整个技术角度来看,"西贝虎"地形车除发动机选用的是国内专业厂家的外,其他的都是我们自行研制生产的。
记:当时你们为什么要提出研制"西贝虎"全地形车?
贾:当时的出发点主要是满足民间需求,也就是地方上的特殊需要,比如森林防护、雪地救援、石油勘探或娱乐行业等。因为这些行业的道路状况比较特殊,对车辆的接地压力要求较严,一般车辆不能使用,它们的接地压力太大。只有特种车辆,比如全地形车,体形小巧,重量轻,接地压力低,不仅可以在山路上行进,也可以在山林中任意穿行,在配备履带条件下,像沙漠、沼泽等地带,更是可以顺利通行。国内曾出现过一种四轮的沙滩车,也属于全地形车,但有局限性,它不能在水里行进。只有水陆两用的全地形车,我们认为才是最能满足特殊路况要求的车辆。
记:从使用的角度来看,"西贝虎"全地形车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
贾:"西贝虎"的成功开发,填补了国内水陆两栖全地形作业车辆的空白,突破了国内汽车产业单用途的限制。各项测试表明,"西贝虎"全地形车能在水上、山丘、沼泽、雪地、森林等各种恶劣地形中自由行驶,并能在零上40多度,零下40多度的超常规温度环境下正常连续的工作,各项关键技术指标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
目前,"西贝虎"全地形车完全能满足空投作战、边疆巡逻、科考探险、森林防护、抢险救灾等特殊作业,同时也有一定的娱乐业客户租用,可以为喜欢户外的人们带来野外的旅游乐趣,比方说打猎、水上垂钓等。
现在有过实际应用的是森林防护。最近几年的森林火灾中,一般的车辆很难进行救助,"西贝虎"全地形车就完全可以胜任。去年的黑龙江森林火灾中,它拖带救火器材和人员、给养,深入火场,有着突出表现。
记:它一般能拉几个人呀?
贾:我们的设计指标是6个人,但在去年救火的危急时刻曾经拉过十几个人,围坐了—圈,并成功送达目的地。
记:它完全可以当运兵车来用了。在研制过程中,有没有参考国外的同类产品?比如加拿大、美国的全地形车。
贾:有所参考。当时国内根本就没有这种全地形行驶的特殊车辆,大家对此认识得也不多。在"西贝虎"全地形车研制之初,还是借鉴了一下国外的同类产品,但在设计时,"西贝虎"全地形车采取了全新总体布置,如发动机前置、变速系统中置的传动形式,更合理地解决了人员安排和车辆重心平衡的问题。其性能指标参数赶超国外同类产品。同时"西贝虎"全地形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研制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