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巡100详细档案之一:陆巡100发展史
编者按:提起陆地巡洋舰,现在的越野爱好者大都可以说出很多型号,比如LC70,LC80,LC100等等。不过,即使是最新一代的LC100,恐怕也有很多人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比如LC100从诞生之日起经过了几次改款?分别在哪一年?都改了什么?如何通过第一眼看到的车身外形就迅速分辨出LC100的具体型号甚至配置?LC100还有哪些稀有的车型?……别着急,本文就是为您详细回答以上问题的。相信您看过之后,一定会对LC100有更深一层的了解。这是第一篇,先来看看它的发展史,主要是介绍它的改款情况……
丰田陆地巡洋舰100从诞生至今,已经走过了8个年头,在此期间,为了“有路必有丰田车”的目标,它衍化出了无数版本,它们或高贵,或简朴,或实用……总之,它们的出现不仅满足了各国、各地区用户的不同需要,更是丰田实现全球化战略的有利保证。在介绍这些不同版本的车型之前,我们先从陆地巡洋舰100的历史谈起。
1998年,丰田推出了全新一代的顶级SUV陆地巡洋舰100,比起它的前身陆地巡洋舰80,无论是外观、内饰还是机械结构,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这是陆地巡洋舰80
这是初期型号的陆地巡洋舰100 从外观上看,陆地巡洋舰80已略显老态,而陆地巡洋舰100看上去更流线,更时尚。
动力: 动力方面,陆地巡洋舰100在保留了前一代车型的4.5升直列六缸汽油发动机(代号1FZ-FE)和4.2升直列六缸柴油自然吸气发动机(代号1H-Z)的同时,又在主流车型上推出了两款全新的发动机:分别是一台4.7升V8汽油发动机(代号2UZ-FE),和一台4.2升直列六缸柴油涡轮增压发动机(代号1HD-FTE)。
这是陆地巡洋舰100搭载的1FZ-FE,比起前身车型80的158kw(215ps)功率和360N.m的扭矩(欧洲版车型),新车型上已经被提升至179kw(243ps)和407N.m。
这是1H-Z柴油发动机,动力与前身车型相同,最大功率96KW(130ps),最大扭矩285N.m。
这是全新研制的2UZ-FE V8发动机,它是老款雷克萨斯 LS400轿车搭载的1UZ-FE发动机的“放大版”,基本结构与前者相同,最大功率175KW(238ps),最大扭矩434N.m。
这是由老一代车型上1HD-FT发动机进化而成的1HD-FTE柴油发动机,技术更加先进,最大功率150KW(204ps),最大扭矩430N.m。
2UZ-FE
1FZ-FE
1HD-FTE(柴油)
1H-Z(柴油)
最大功率
175KW(238ps)
179KW(243ps)
150KW(204ps)
96KW(130ps)
最大扭矩
434N.m
407N.m
430N.m
285N.m
1FZ-FE和1H-Z发动机由于适应性很好,对燃料质量的要求不高,所以最初被沿用到一些相对低端的车型上,但二者都存有硬伤:1FZ-FE发动机油耗过高,1H-Z发动机动力极其疲软。
2UZ-FE发动机和1HD-FTE就是针对1FZ-FE和1H-Z的不足而设计的。
2UZ-FE发动机虽然在动力上与1FZ-FE发动机差异不大,但在平顺性和燃油经济性方面都比后者明显提高。
1HD-FTE发动机在动力上与低端的1H-Z拉开了很大的差距,同时燃油经济性更高,也更符合新车型的动力需求。
在今天看来,这两台当年“最新研制的发动机”的技术都显得过时,但它们凭借强大的可靠性仍然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底盘:底盘方面,陆地巡洋舰100的前悬架放弃了前身车型80上坚固的整体桥+螺旋弹簧结构,转而使用了有助于提升公路行驶舒适性的双叉臂+扭杆弹簧独立悬架。之后,又针对澳洲和中东等地推出了强度更高的陆地巡洋舰105车型。陆地巡洋舰105相当于“把陆地巡洋舰100的车身架在了陆地巡洋舰80的底盘上”。所以陆地巡洋舰105不同于陆地巡洋舰100之处就在于二者的前悬架结构不同(100是双叉臂+扭杆弹簧;105是整体桥+螺旋弹簧)。从长期的使用中可以看出,丰田陆地巡洋舰100的前独立悬架对于高强度的越野而言,略显脆弱,这在澳洲和马来西亚等地区显得尤为突出。但对于常规用途而言,陆地巡洋舰100的底盘强度还是完全能够胜任的。
可以看到陆地巡洋舰105的前整体桥悬架
这一张LC105的前悬看得更清楚
LC100的前双叉臂悬挂。
后悬架继承了前身车型的整体桥+螺旋弹簧结构,并在高端车型上装配了AHC和Skyhook TEMS系统。
AHC能够将车辆后部高度随车辆速度进行三级调节,Skyhook TEMS由能够对后减振器的阻尼进行四段式调节。它们都有利于提升车辆的行驶性能。
这就是AHC和Skyhook TEMS的调节装置。
在提升行驶性能上,陆地巡洋舰100还将装配了前身车型所没有的VSC车辆稳定控制系统和A-TRC主动牵引力控制系统,在一部分车型上装配了后桥LSD防滑差速器或后差速锁。但由于LSD、后差速锁和VSC三者不兼容,所以车主只能全部放弃或三选一。
另外,陆地巡洋舰又针对北美市场在陆地巡洋舰100的基础上推出了更豪华的雷克萨斯 LX470(在日本本土市场,它被称为“Cygnus”)。
2002年,陆地巡洋舰100推出了小改款车型,无论是外观、内饰还是机械结构都进行了全方位升级。改款后的车型通常被称为“03款车型”。
这是改款前车型的进气格栅
这是改款后车型的进气格栅
改款之前车型的后转向灯为黄色。
改款后车型的后转向灯为白色。
另外,车辆的内饰也进行了较大修改。
这是改款前车辆的内饰
这是改款后车型的内饰
可以看到,除了一些按钮的排布发生了变化以外,中控台的整体造型也由内陷的造型变成了外凸的样式。同时在顶级车型上增加了一些更先进的配置(例如夜视系统),功能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机械结构方面:主流车型淘汰了老一代的四挡自动变速箱(代号A442F),转而使用先进的5-SUPER-ECT五挡自动变速箱(代号A750F),新型的变速箱除增加一个挡位之外,还采用了与发动机管理系统协同控制的方式,这不仅有助于行驶平顺性的提升,更可观地降低了燃油消耗。
A442F四挡自动变速箱
A750F五挡自动变速箱
在主流车型上,轮毂也从16英寸升级为17英寸。
可以看出,这次改款无疑将陆地巡洋舰100推向了更高的水准。
2004年,丰田陆地巡洋舰100正式国产,最初推出了4.5GX/GX-R和4.7VX-R三个车型级别。在国产车型上,4.5升1FZ-FE发动机的动力指数由原装车型上的179kw(243ps)/407N.m调低至155kw(211ps)/373N.m。
4.5GX车型动力搭配采用1FZ-FE发动机+五挡手动变速箱(这台变速箱代号H151F)
4.5GX-R车型动力搭配采用1FZ-FE发动机+四挡自动变速箱(A442F)
4.7VX-R车型动力搭配采用2UZ-FE发动机+五挡自动变速箱(A750F)
2005年初,为了细分市场,国产车型又推出了4.7GX-R级别。
4.7GX-R车型。国产车型与原装车型在外观上的区别就是贴有原装车型没有的 “长春一汽丰田”和“CA6510XX”尾标。另外,原装进口的中国规格车型只有GX-R和VX-R两个配置级。
同时国产的4.7车型也全部配置了副油箱(之前仅4.5车型配备)。
4.7GX-R的内饰
2005年中,陆地巡洋舰100再次小改款,这次的内容包括外观的变化以及一些细节的升级。
新样式的进气格栅和前灯造型
新的尾灯样式,采用了LED发光技术
另外,在北美版车型上,4.7升V8发动机增加了VVT-i(可变气门正时)技术,使得功率提升至202kw(275ps),并装配了氙气大灯;轮毂从17英寸升级为18英寸;
同时,国产车型也推出了DVD版本
后排的顶置DVD
4.7GX-R DVD级别的内饰,比4.7GX-R标准版增加了很大的桃木面积,内饰显得更豪华
2006年中,国产的陆地巡洋舰100停止生产搭载4.5升直列六缸发动机(1FZ-FE)的车型,同时推出了4.7 GX车型,搭载五挡手动变速箱(代号H151F)。
4.7 GX的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