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成都国际车展快讯(第十期)
[车展亮点]
“我的车贴我来做”
由本届车展组委会、成都电视台都市生活频道与中达雷克萨斯联合主办的这次车贴创意大赛,“我的车贴我来做”车贴征集活动圆满结束,9月26日上午10点30分在1号媒体馆,对参与活动的获奖者进行了颁奖。
在本届车展上,吸引大家的不止是动感时尚豪华的汽车,火辣靓丽柔美的车模,还有同样扯眼球的看点,这就是装饰在车身上的极具个性的车贴。如今车贴已经成为了一种消费的时尚趋势,个性化的车贴已经成为了城市中的另一道风景线。
以前我们看到过的很多车贴,像“熊出没注意”、“新手初驾,擅长刹车”、“我怕修”等等,虽然只有寥寥几字,但都非常具有代表性,这种幽默搞笑的方式总能给人们带来一些惊喜。为了展示成都作为中国私家车第三城的独特汽车文化,主办这次车贴创意大赛,主要是面向成都的机动车驾驶员,汽车销售商以及美术爱好者,广泛征集创意车贴及标语。
截至目前,一共收到了数百件参选作品,最终评选出了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今天就在现场对这些奖项一一进行揭晓,并展示获奖的作品和颁奖。
十大车贴标语:
心头常亮红绿灯,文明交通伴我行;
出行多小心,家人少担心;
电子眼出没注意;
我非金刚怕变形;
相遇有缘、超车尚礼;
礼让一小步、文明一大步;
你让我让、路宽心宽;
谢谢你在后面默默支持我;
领证三年、驾车三天;
与人近点、和车远些。
“看车展拿大奖”
由成都车展组委会和讴歌(成都)空港店联合举办的“看车展、拿大奖”活动至9月26日已经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效果,于26日上午对获奖者进行了颁奖。
在活动中,凡购买本届成都车展门票的观众均会附带赠送一张抽奖卡片,持有此卡片的观众都有一次参加现场抽奖的机会,每张抽奖卡上有一个唯一的抽奖编号,根据抽奖卡上的编号,由电脑随机抽取262名幸运的获奖观众。其中:
三等奖,200名,奖品为价值36.00元的精美汽车钥匙扣;
二等奖,60名,奖品为价值1280.00元精美汽车模型;
一等奖,2名,奖品为4999.00元的现金。
[车展鲜味]
凯迪拉克,豪情依然
位于媒体馆内、新闻中心前的1963年版本的深朱红色凯迪拉克豪华敞蓬车,可谓出尽了风头。眼光、灯光、闪光每天都齐刷刷无数次洗遍6米的长凯迪拉克全身,观众尽相留影于此,无不喜形于色,尝鲜于斯。既饱了眼福,又隧了兴致。
此车可是三和老爷车藏品中的精贵东东,不只是美国总统肯尼迪坐过,家喻户晓的猫王也坐过。真是价值连城,随便一眼就是几百万。
三菱iMiEV电动概念车
在本届车展上,车企推出的概念车中,三菱iMiEV电动概念车尤其引人注目,加上小巧玲珑的车型和鲜亮的色彩,以及右驾驰设计,观众纷至沓来看个新鲜、稀奇和前瞻性电动车最新发展技术。
三菱将要在2010年推出这一款全新电动汽车,而在欧洲市场的销售将于2009年实现。这款新车将以目前的三菱i汽车为基础,这款电动车型目前正在英国测试,将配置锂离子电池,该电池安装在乘客座位下面,它将为安装在车尾的电动马达提供动力。
目前确定将于2010年正式量产的iMiEV,投入市场后会期望以较具环保意识的消费族群为主力。
成都车展,明星闪耀
成都车展,星光灿烂。千姿百态的香车美女、价值连城的顶级豪车,无不令成都车迷热血沸腾。建国雪佛兰、建国斯柯达“双剑合璧”,联手推出的四款明星车,横跨入门级(A0级)、紧凑型(A级)、中级(B级)三大梯队,成为本次车展最大的明星“航母”。
入门级两厢明星:建国雪佛兰?新乐骋。车展特价:5.99万,改写入门级无合资品牌的历史。以奇瑞、吉利、天津一汽等国产车把持的5万元级别家轿,闯入一匹“黑马”,使新乐骋成为入门级车首选。
入门级三厢明星:建国雪佛兰?乐风。一记响彻车市的重拳在建国雪佛兰打出:连续2年领跑家轿销量冠军的乐风,以6.49万特价出击国际车展!乐风打响车展第一炮,大有“搅局”车市之动。由于此次波动是消费者最关心的乐风,特价带来的热效应迅速火遍全展馆。处于核心地位的成都机场路4S店首先突破100余张订单,而绵阳、德阳、眉山等二级分公司更销量全面激增,新一轮购车旺季已经引爆。
紧凑型家轿明星:建国斯柯达?明锐。车展特价:11.19万,“最坚挺车型”明锐首次特惠1.3万。来自上海大众百年斯柯达进入中国短短1年就从A级车中的“新锐”到“主流”……成都车展见证了明锐的“化茧成蝶”。在9月国际车展等车界盛事频繁登场、建国斯柯达1周年庆等喜事的促成下,作为A级王牌的斯柯达明锐首次优惠1.3万,以全新价格艳压群芳,迎来最佳购车时机。
中级家轿明星:建国雪佛兰?新景程。车展特价:10.98万,冲进10万区间的新景程,性价比无人能及。9月国际车展伴随下半年的第一波购车高峰一起来到,为分一杯羹,众车商纷纷摩拳擦掌,心动价频频亮相。令驻守在此的几款紧凑型家轿惊呼“狼来了”,高贵不贵,新景程破中级车底线。
[触摸前沿]
网络直播创造空前影响
2008成都车展上,独创性在车展现场即将1号馆设置为媒体馆,通过媒体的全面进驻,使新闻的报道形式得到了一个全面升级,以此在业界引起了强烈反响。现场直播、网络直播、大型活动的集中演示、观众入场时的直观接触与互动、新闻中心更加完善的传播、报道、资讯、复制、传真、打印、下载等现代化设施与温馨、阔绰的工作环境,为媒体记者的工作营造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相信这种车展与媒体的崭新运作方式,必将对中国车展的启迪和深入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车展还首次引入了网络直播技术。车展及各类活动现场,由新浪网汽车频道和新易汽车等全国主流汽车网络媒体实时直播,根据网络流量监测数据显示,共有超过十万名网友关注本届车展及相关活动,数千名网友留下了自己对成都车展的观点。
对此,国内业界有关权威专业人士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如此大规模的媒体馆设置和300名众多参与车展报道的综合媒体记者,并首次使用了高科技的视频传播手段,开创了国内车展媒体运作与新闻报道的先河。此种车企、媒体、观众三位一体的相互渗透、参与、交流、互动模式意义非凡,其创意和范式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和借鉴作用。
就连进口汽车的车企高管都不得不佩服这种大规模车展的高超运作和内容、形式、服务等方面的创意与新颖。其品牌效应非常显著,不仅聚集了广泛的人气,而且给参展的车企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和市场冲击力。引领着西部,乃至中国车市的复兴和无限发展潜力。
成都车市的七年之变
2001年到2008年,汽车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让我们也看到了一个越来越成熟和健康的成都车市。回望7年,2555个日夜,从当年的“拓拓之城”到现在的“私车第三城”,成都正以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速度书写着成都车市的独有蓝本,在这蓝本中我们无法忽略的“变化”成为了主题词,让成都车市以它自己的方式出位和特别。
格局之变
日前,建国东风日产全国旗舰店在幸福梅林金港赛道旁开业迎客,这标志着成都车市又多了一个新地标。当年红牌楼作为成都售车地标的景象已经不复存在,那时无论大小的汽车经销商都在那一块“打挤”,东西南北的成都人都要往红牌楼赶才能看车,买车。
而现在成都的东西南北都有了规模的4S集群,红牌楼的老资格,“西部车市第一街”的机场路,最具品相的羊西线、成温路、五桂桥,还有新兴的金港赛道,成都人是幸福的,到哪都可以看到自己心仪的车型,按照而今的成都车市发展扩张速度,以后咱们成都人再也不用东奔西走,就在自家门口就能看车买车了。
品牌之变
现在成都车市里首屈一指的各大汽车集团,如三和、港宏、置信精典、建国、启阳等,他们都是从当年的小经销商经过几年的发展变革壮大成为今天的品牌集团。
而且从代理单一的品牌到现在拥有几十个品牌的这些汽车集团,已将模式变革成为跟商店百货卖场一样,将各种品牌的车型尽收旗下,让消费者就在这些大型的汽车经销商处一站式地感受各类车型的魅力,这样的新型汽车营销模式的出现是成都车市日益成熟的最好标志,也为成都车市发展注入更强大的活力。
模式之变
当年的汽车市场无非就是“买车”和“卖车”的简单两极关系,而今的汽车市场也随着市场的发展变得更加多元化。
首先是二手车市场的出现,打破了以往只是选择新车的模式,随着二手车市场的规范化和专业化,人们对二手车市场越来越认可,在那里买车越来越放心,并由此繁衍出用旧车置换新车的新型购车方式,让成都车主理所当然地“喜新厌旧”。
另外,按揭购车也越来越红火,根据个人的财产情况量身打造,甚至首付到8800元就能开新车,提前享受有车生活的方式是成都消费者非常推崇和喜爱的。
服务之变
如今的汽车市场不再仅仅是销售时代了,售车的数据仅仅代表了业绩,但是它绝不成为支撑汽车企业发展壮大的主要力量,所以“服务”成为了增加车企口碑和信誉的砝码。
当销售时代转变为服务时代,当消费者不再以价格作为买车的唯一标准,汽车服务也不简单地定位为“售后服务”时,我们欣喜地看到各车企为汽车服务做出的努力。
从免费检测到终身免费洗车,从24小时道路救援到流动服务站,甚至到了今天将五星级酒店管理模式直接引入汽车4S店,各种人性化的服务都与汽车完美结合,让买车成为一种新生活的开启,让汽车相关服务成为了车企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环。
人员之变
在汽车业,生产、销售、服务是统一的整体,环环相套,缺一不可。而在销售方面,以前的销售人员通常只扮演一个“拉单”的角色,甚至车主买还是不买都决定着销售人员的态度变化。但目前无论是树立汽车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规范汽车消费服务工作,还是企业的发展壮大都迫切需要高素质的汽车销售人员。
现在汽车相关从业人员在上岗前都会经过严格的培训和学习,才能应对消费者买车时出现的各种情况,才能够向购车者详细介绍购车方法及如何办理各种手续,使购车者买得高兴,买得放心,没有后顾之忧。
观念之变
似乎可以有这样的一个判断:在成都,有车无车将成为一个原则问题。目前成都170多万个车主就能为这个判断做出明证。2001年,汽车在大多数成都人眼里还算是一种高档消费,有车的生活距离大家还很遥远。
而时值7年过去,汽车却仿若手机、电脑一般在成都人中迅速普及开来,从当年的“奢侈品”到而今的“日用品”,成都人对汽车的接受和热爱程度可见一斑。“买车没有”这句话,也许不久后将成为成都人日常寒暄频率最高的问候语。
群体之变
当买车不再是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时,我们发现汽车的购买人群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年轻化是最明显的特征,“80后”的年轻人已经成为买车的主打人群。当年有身份、有地位、有财富、有年纪的人才能消费的汽车,成为了现在小年轻们也能消费得起的商品了。
而总被套上浓烈的性别色彩的汽车也在渐渐模糊其性别,汽车生来是男人的宠物景象不复存在,女性也成为了汽车消费的中坚力量,而为女性量身打造的车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需求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