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救援难题如何信任民间善举
善举并非不能怀疑。对另外一些人来说,怀疑是一种制度,是必须面对的游戏规则。
高速路上,张弩开着越野车从安县驶向成都,距离目的地40公里处,远远望见对面的车道腾起一道浓黑的烟柱。他小心减速,将车子停靠在一辆运铝锭的大卡车后面。香港乐施会昆明办公室的项目官员薛金铃和两个志愿者跟着张弩下了车,看见对面一辆拖运收割机的卡车正爆出烈焰和浓烟。他们随即发现就在前方不到100米,往成都方向的车道上也发生了惨烈的车祸。
下车之前,张弩看了表,已经是5月24日凌晨零点一刻了。他开着自己的车,跟着这家慈善机构,往返于成都市、双流县白家镇、安县秀水镇等地,连轴转了15个小时。成都平原上吹来夹着胶皮味的凉风,薛金铃惦记着几个小时之后将要召开的会议。他的同伴们望着同一地点两起事故的惨状,满脸疲惫不堪的神情。
这个时候,网上名人、牛博网老板罗永浩正陷于焦躁不安的情绪之中。他和韩寒等人10天前志愿来到四川,目的是把牛博网募到的善款变成物资,送到那些急需支援的灾民手上。在10天中,这批人经历了诸多困难,极度焦虑和疲劳。他们把善款的使用账目公布上网,一些网友开始质疑其中的细节,更使他们的情绪恶劣到了极点。有一条留言说:“矿泉水是什么牌子的矿泉水?多少毫升的?一件多少瓶?火腿肠一件多少根?食用油多少升?卫生巾什么牌子?等等请尽量写全,因为像我这样站着说话不腰疼、啥事不做指手画脚的傻X都看着你们呢!”第二天,罗永浩从包里掏出几瓶瓶装饮用水和一包卫生巾说,他会把商品包装上的一切信息照抄下来,发布在网站上,作为对质疑声的官方回答。
这看上去有点恶搞。罗永浩丝毫不掩饰自己对部分质疑的厌恶之情。
救援难题
香港乐施会在地震当天就决定大力救援四川地震。10天之后,他们仍在不断试探和调整各种可能的救灾方案。这家总部位于香港的慈善机构,近年来因在云南、广西等地的扶贫项目而为大陆民众所知。大震消息传来,他们把目光投到四川,发现找不到合适的渠道,把物资送到灾民手中。
他们最早向当地的扶贫、民政和民族事务委员会等官方机构寻求帮助,希望借助这些渠道前往灾区。这些渠道是现成的,但都有种种缺陷。
5月23日晚上9点,在安县扶贫办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薛金铃押运10吨食用油抵达安县秀水镇。一小时之后,她对安县扶贫办主任、秀水镇的党委书记和镇长说,根据乐施会的原则和捐款人的意愿,物资不能仅送到乡镇,由政府平均调配到各村,而是希望选择几个情况最困难的村,有针对性地进行援助,把物资直接分发到灾民手上。
秀水镇的镇委书记董键面露难色。他向薛金铃解释说,此前来自政府、民间社团或者私人的救援物资,都是交到镇政府手上,由镇政府发放到各村,村里再发到各村民小组,最后村民小组长领到物资后分发给个人。
针对个人发放物资是不可能的,董键说,秀水镇是川西北第一大镇,人口6.8万,工作量太大。针对某一个村进行救济也是不可能的,这位书记抱怨说,秀水镇35个村,3个社区,一批物资来了,谁没有分到都不会服气。
“谁多了谁少了,谁贵了谁便宜了,都不行。”董键劝说薛金铃说,还是由镇上统一调配,“有利于平衡,有利于稳定。”薛金铃坚持意见,请他特别考虑比较边远的村庄,这位书记犹豫了一下,说,整个秀水镇受灾都很严重,受灾的程度都差不多,很难找出特别困难的村。而当薛金铃离开帐篷之后,这位书记才悄声说,平原地区受灾更加严重,但是肯定会攀比,无论如何不能点对点地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