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发动机能量损失与使用
发动机为使用某种燃料产生动力的机械装置,即将燃料经化学能变成热能,最后转变为机械能的机器。发动机按燃烧方式分为内燃机和外燃机(本文只讨论内燃机),内燃机包括活塞式和燃气涡轮式;按照活塞运动方式,分为往复式和旋转式;按照用途,又可分为汽车用、工程机械用、船用、农用和摩托车用等。摩托车发动机属于内燃机范畴,通常采用往复活塞式结构。
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组装的发动机,其性能的好坏,需要进行测试,而测试又需要一些评定标准,这些标准就是所谓的性能指标。发动机的性能指标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活塞上获得的功率为计算基础的指标,称为指示指标。另一类是以曲轴输出功率为计算基础的指标,称为有效指标。发动机的指示指标包括动力性和经济性。动力性主要指功率、扭矩和转速,经济性主要指燃料和润滑油消耗率及热效率,以及运转性能指标(冷启动性、噪声和排气品质)等。发动机的各项性能指标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不同用途的发动机对性能的要求重点不同。所谓高质量发动机,就是在具体条件下,将各种技术要求合理地统一起来的发动机。
在内燃发动机中,效率表示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发动机的效率等于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和燃料燃烧时所能获得的功率之比。发动机的效率有机械效率和热效率两个指标。机械效率等于有效功率与指示功率之比。汽油发动机的机械效率一般为0.8-0.9。热效率是燃料燃烧后用于做功的那部分热量与所能产生的总热量之比。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一部分被发动机冷却系带走,一部分随废气排出,只有少部分热量用于做功。因此,内燃机的热效率很低,一般四冲程汽油发动机为20%~25%,即使是高性能的发动机,其热效率也不到30%。也就是说,燃料燃烧产生的有用能量,只有不到1/3被有效利用,那么还有超过2/3的热量究竟到哪儿去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发动机的各种能量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