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押注中国汽车文
午餐时分,麦当劳在上海新开的“得来速”餐厅里,大多数排队驶过的汽车都线条圆滑、熠熠生辉,驾驶者是忙碌的专业人士。但也有些顾客不那么常见。几辆出租车到这儿来买麦辣鸡翅和薯条,还有个人是骑摩托车来的。
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汽车拥有让人渴望的身份象征。在中国,一些人甚至在买得起汽车之前,就希望获得这种优越感。就在十多年前,拥有一辆私家车在中国还是令人难以接受的事情,但麦当劳“得来速”餐厅的推出,则是迅速普及的美国式汽车文化的最新阶段。
该快餐集团去年才在中国开设了第一家“得来速”餐厅,比其美国“得来速”餐厅晚了30年,但这一结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半数的麦当劳中国新店将遵循这种形式,寄希望于日益增长的汽车使用率帮助其追赶竞争对手肯德基。在中国,肯德基的店铺数量是麦当劳的两倍以上。
麦当劳中国业务首席执行官施乐生表示:“人们接受这种方式的速度之快,另我们感到惊讶。”
与其它许多行业一样,中国也已成为汽车业的驱动力之一。行业高管于上周末聚集北京,参加中国一年一度的车展,以在这个年增长率高达25%的市场谋求发展。
中国的汽车拥有率仍然较低,不足人口的2%,但中国市场的规模意味着:该国可能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行业高管们认为,短期内汽车销售没有出现放缓的迹象。
汽车热潮所造成的影响,远不止汽车制造商所获得的利润。在一个在许多人的脑海里仍然与自行车联系在一起的国家,它还标志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20年前,许多城市居民在国有企业上班,住在雇主在附近提供的单元房里。他们骑自行车上班,很少离开临近的地区。
今天,中国许多城市中心地区的人口密度依然很大,并受到争夺空间的自行车和汽车的约束。但现在,北京和上海拥有大面积的郊区,那里遍布着俯瞰高速路的高层住宅小区。尽管两个城市都在规划大面积的地铁网络,但汽车正成为一种必需品。
施乐生表示:“我常去一些邻近的地区,环视四周,发现那里很适合开家‘得来速’餐厅。”
汽车保有率的提高,推动了许多相关事物。在大多数报刊经销商的杂志架上,大约有四分之一的空间由《汽车与社会》、《车王》和《现代汽车》等汽车类杂志所占据。这些杂志喜欢将焦点放在著名影星的汽车上,并用大量的篇幅描写欢庆有车族新发现的自由、独立的长途旅行。
上海复旦大学社会学家谢遐龄表示:“对一些中国人而言,他们觉得开车有一种更强的控制感。”
一些中国人将汽车热潮视为中国日益加剧的社会分化的反映,谢遐龄是其中之一。他表示,中国有车族彼此不够尊重,也不尊重行人。“从这些中国有车族的举止来看,好像他们有种惊人的优越感。”
并非人人都对“得来速”的前景深信不疑。肯德基已经开设了4家这种餐厅,但该公司表示,这个市场尚未做好迅速扩张的准备。家乐福和沃尔玛等零售商表示,寻找靠近公交系统的店址十分必要,因为很少有顾客愿意或者能够驾车前来。
但麦当劳正在进一步加大对中国汽车文化的押注。中国政府正在效仿艾森豪威尔总统从上世纪50年代始建的州际公路网络,建设庞大的高速路网。目前,中国高速公路的总里程为2.55万公里,略高于美国的一半。麦当劳已与中石化——该公司控制着中国约70%的加油站——签署了一项协议,根据协议,麦当劳有权在中石化的7000个加油站中的任何一处开设餐厅。
麦当劳的高管承认,这将是一个长期计划。公路旅行仍是一个新理念。除东部主要沿海城市以外,大多数新建高速公路常常是车流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