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称四川主震区周边仍有大余震风险
一个美国研究小组7月6日在英国《自然》杂志网站发表论文称,受“512”汶川地震影响,四川盆地内一些断裂带的应力有所上升,增加了未来发生较大余震的风险。
因为统计显示,对于汶川地震这样强烈的大地震,有可能伴随7级以上的强烈余震。比如1999年8月17日,土耳其的伊兹米特(Izmit)地区发生7.4级地震;当年11月12日,同一断裂带上的迪兹杰(Düzce)地区又发生7.1级地震。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9.2级地震,引发海啸;次年3月28日,这一带又发生了8.7级地震。
由美国地质调查局汤姆帕森斯(Tom Parsons)、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纪晨和宾州州立大学艾里克科比(Eric Kirby)组成的研究小组,通过模型计算出汶川地震主震区周边一些断裂带的同震应力变化情况,并认为这里有可能发生大的余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