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技巧和越野常识
轮胎可说是非常神奇的汽车零配件,就靠着四条汽车胎与地面相接,只有四张明信片大小的面积就可以影响一辆车行路的舒适性以及操控表现,若说车胎是汽车上最重要的消耗材料那可是绝对不假!尤其对于越野车来说,在沙石路、雪地等各种奇特地形上行驶,轮胎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下面我们就讲讲轮胎的故事。
一、轮胎的功用
1.支撑车辆的全部重量。
2.产生抓地力和制动力。
3.辅以悬吊装置可减轻车子上下震动。
二、轮胎的家族成员
汽车轮胎按胎体结构不同可分为充气轮胎和实心轮胎。现代汽车几乎全部采用充气轮胎,充气轮胎按胎体中帘线排列的方向不同,还可分为普通斜交轮胎、带束斜交轮胎和子午线轮胎。充气轮胎按组成结构不同又分为有内胎轮胎和无内胎轮胎两种。
1.普通斜交轮胎:普通斜交轮胎的外胎由胎面、帘布层、缓冲层及胎圈组成。帘布层是外胎的骨架,用以保持外胎的形状和尺寸,通常由成双数的多层挂胶布用橡胶贴合而成,帘布的帘线与轮胎子午断面的交角一般为52~54度,相邻层帘线相交排列。帘布层数愈多强度愈大,但弹性降低。
2.子午线轮胎:子午线轮胎的特点是,帘布层帘线的排列方向与轮胎的子午断面一致。子午线轮胎的帘布层数一般比普通斜交轮胎的帘布层数可减少40%~50%。
3.带束斜交轮胎:带束斜交轮胎是介于普通斜交轮胎和子午线轮胎之间的一种折中结构方案。其帘布层的帘线与子午断面的交角比普通斜交轮胎小,比子午线轮胎的大,因此带束斜交轮胎的寿命和滚动阻力也介于上述两种轮胎之间,但是汽车侧向稳定性比子午线轮胎更好。
4.有内胎轮胎:由内胎、外胎和胎垫组成,内胎中充满压缩空气,外胎是用以保护内胎不受外来损害的强度高而富有弹性的外壳,胎垫放在内胎和轮辋之间防止内胎被轮辋及外胎的胎圈擦伤。
5.无内胎轮胎:无内胎轮胎在外观上与有内胎轮胎近似,不同的是无内胎轮胎的内壁上附加了一层厚约2~3毫米的橡胶密封层,在密封层下面贴着一层用未硫化橡胶的特殊混合物制成的自粘层。
如果提起轮胎的种类,又有按车种、用途、大小、花纹、构造分类的。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按轮胎花纹分类。
轮胎胎纹有很重要的作用:增加刹车力、驱动力和牵引力,改善操控性和稳定性;避免侧滑;散发轮胎的热量; 降低噪音,增进乘坐的舒适性。按轮胎花纹分类大体上可以分为五种:
1.直沟花纹。也叫普通花纹,这种花纹操纵安定性优良,转动抵抗小,噪声低,特别是排水性能优秀,轮胎在水面上制动所要求的是将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水排出而增加摩擦力不容易横向滑移。
2.横沟花纹。横沟花纹的驱动力、制动力和牵引力特别优秀,而且其耐磨性能极佳,但横沟花纹的操纵性和排水性能较差。
3.纵横沟花纹。也叫综合花纹,它兼备了纵沟和横沟花纹的优点,因此它也比较适合于吉普等越野车辆,如日本三菱越野车原厂配套使用的750-16轮胎即是这种纵横沟花纹。
4.泥雪地花纹。顾名思义是指专为适于泥地和雪地使用而设计的花纹。它用字母“M+S”表示,“M”指泥地,而“S”指雪地。
5.越野花纹。它是专门为适应干、湿、崎岖山路和泥泞、沙路而设计的花纹。这种花纹轮胎就像五项全能运动员一样,一身兼具数种特长,能适用各种恶劣环境和气候,因此它是年轻人或吉普等越野车使用的最佳轮胎。越野轮胎除了一样享有每个厂的花纹代号以外,一般还有十分动人的名字,如日本东洋轮胎MG101花纹,因为这种花纹极适应于泥沙、干、湿及崎岖山路,因此该厂给它取了一个有美好象征的名字——“诺曼底登陆”,从给它取的名字就可想像出这种花纹的卓越越野性能。T/A(越野轮胎)在泥地和公路上表现较好,它触点小,胎壁软。S/U(全地形胎)不适合在泥地行驶。
在ISO国际标准中,越野车轮胎编号表示为(断面宽度)/(扁平率)(轮胎结构标记号)(适用轮胎直径)(载荷指数)(速度记号)。比如编号215/75R1585H的轮胎,意义如下:
1. 215表示轮胎断面宽度为215毫米。
2. 75表示为扁平率的百分数,即轮胎断面的高度比宽度为75%。
3. R表示子午线轮胎(另外还有D,B分别表示普通斜交轮胎和带束斜交轮胎)。
4. 15表示使用轮辋直径为15英寸。
5. 85是载荷指数。
6. H是速度标记号,字母由B~U(除D、H、I、O外)顺序排列时最大时速由50~200公里/小时递增,每级相差10公里/小时,特殊的是D最大时速表示65公里/小时,而H表示最大时速210公里/小时。
除上述基本资料外,胎边通常也会显示出胎体结构及层率。
四、如何正确选用轮胎
1.选择轮胎时应尽量选用车厂所推荐的轮胎厂生产的同尺寸、同花纹的轮胎。如果找不到相同厂家所生产的轮胎,则一定要选用相同尺寸的轮胎。
2.在选择轮胎的时候,还要了解轮胎花纹的特性,如越野花纹的特点是凹部深而粗,在软路面上与地面附着性好,越野能力强,适用于野外、矿山、建筑工地以及其他一些松软路面上使用。越野花纹轮胎不宜在较好硬路面或高速公路上使用,否则行驶阻力加大会加速花纹的磨损,且胎噪大。在良好的平整路面上行驶时因胎壁较厚,在横向力作用下易产生比较严重的侧滑,会影响到操控的稳定性。
3.选胎时除了注意尺寸和花纹外,应尽量选用子午线轮胎。虽价格较贵,但有很多优点,如耐磨、省油、附着力好,适于高速行驶,另外还应尽量选用无内胎轮胎,由于没有内胎,所以也就没有内胎和外胎之间的摩擦,减少了热量的产生,可以采用更高的车速行驶,漏气时维修方便。
五、轮胎的维护与保养
因为千里之行始于“轮胎”,所以,轮胎的维护与保养很重要,将会减少轮胎的损耗,延长它的寿命,且能提高轮胎的运动性能、经济性,以及舒适性。
1.保持轮胎有一定的充气压力。充气压力适当可以使车辆具有最大的牵引力、稳定性、驾驶舒适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轮胎压力不足不仅加大行驶阻力,增加发动机的负荷和燃油消耗量,有时还会使轮胎从轮圈上脱落。而轮胎压力过大也会降低车辆的稳定性,行驶中有“蹦”的感觉,而且极易使胎面中部磨损过快。
2.保持轮胎的完好和胎面的清洁。每次收车后都要检查一下前后轮胎的胎面,清除嵌在花纹里的小石子和其他异物。
3.适当更换内胎。内胎的更换主要看其老化程度和完好程度。扎过的内胎虽然进行了修补,但其可靠性与没有扎过的完好的内胎相比已大大降低。一般用过一年的内胎或已行驶8 000公里以上的内胎即应考虑更换新胎。更换新内胎时最好在其外表面稍稍涂一薄层滑石粉再装入外胎使用,这样可以防止内胎老化以及与外胎粘连。在装卸外胎时最好有专用的撬胎棒(板),不要用边缘锐利的工具,以防在操作过程中损伤轮胎。
4.避免日光曝晒和沾染油污。经常在日光下曝晒会使轮胎干裂、老化,因此最好把车辆停入在防尘、防晒、防雨的通风处,或者往车上盖一块苫布。油污、酸碱等对橡胶有腐蚀作用,因此应避免轮胎同这些东西接触。
5.长期不用的车最好把整车架起来,以防轮胎某一小段长期内负重引起变形。
6.应依轮胎所定的载重限制来载人、物,不可以超载。
7.定期检查轮胎胎压,并随时检查轮胎的表面有无损伤。
8.轮胎胎面磨耗至指示点(△)时,应立即更换新轮胎以确保安全。
9.轮胎换位要遵守,即四个轮胎对角换位,目的是使轮胎的磨损比较平均,延长其使用寿命。
10.其他一些细节问题。如注意胎纹与磨损标志之间的距离,一般来说距离在2~3mm以内就应换新胎。又如轮胎被扎,如果是胎侧部位,车主千万不能进行补胎,而应立即换胎,否则后果将会很严重,因为胎侧很薄,修补后将无法承受车重压力,容易发生爆胎。
六、轮胎的故障排除办法
1.车胎漏气时的处理。 当发现自己轮胎漏气时请千万不要惊慌,稳定地将车辆靠向安全的路边,千万不要向相反的方向猛打轮。然后下车检视,如果车上备有打气泵的话可以先试着将漏气的轮胎充气,如果充完气之后不会很快再漏气的话,那么就可以直接开到轮胎店请他们详细检验此轮胎,确认漏气原因,并完成必要的补救措施。如果没有打气泵,那就得从行李箱拿出备胎,更换锁紧螺丝时请记得要以对角线的顺序锁紧螺丝。越野运动多在山间公路中进行,在出发前对轮胎进行检查至关重要。
2.轮胎若是伤在胎边,理论上是没有救的! 因为胎边必须肩负缓冲路面坑洞凸起所造成的弹跳的重大责任,所以它不能太硬,而且要有一定的韧性,因此胎边内的帘布层层数至少会比踏面内的帘布层层数少三分之一,一旦被异物刺入也没有多少橡胶材质可以抵挡,所以强度自然不能和踏面相比,若是伤在胎边,这条车胎大概也要报销了。胎边发生“自然爆胎”的情况可说是少之又少,除了刮到山间两侧异物凸起之外,绝大部分是因为被人以锐利物品“蓄意”破坏的!
3.吃胎的处理。 吃胎就是指轮胎的踏面出现了不均匀的异常磨耗。吃胎的状况有很多种。例如靠近车内侧,或者靠近路面外侧的踏面被磨掉得特别多,也就是整个踏面单一边磨损严重,这表示整个悬载系统以及轮胎的定位角度跑掉了,导致车轮从车头正面看,呈明显的内八字或外八字,这时就必须仔细地调校定位角度。若是吃胎状况平均地出现在踏面两侧接近胎边之处,表示车胎长时间处在胎压不足、充气不够的状态,当车身重量一压,两边的胎边向中央一拱就会让踏面两边快速磨损,解决之道是将胎压补足,若是吃胎不严重,也不必急着立刻换轮胎。若是吃胎是吃中间,也就是踏面正中央异常磨损,这就表示胎压过高,气打得太足,压力向外扩张的结果让踏面正中央受到最大压力,此时就应该将胎压放掉一些,但是因为踏面正中央往往是最主要的排水线,所以如果磨得太厉害可能会导致排水性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