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达喀尔重返非洲 政府“合作费”太高是主因
达喀尔移师南美之后,很多消息称达喀尔组委会和阿根廷与智利两国政府签署了三年合作协议。组委会主席拉维尼向本报记者亲口否定了这个传言:“不,我可以肯定地说,达喀尔组委会没有和他们签订任何期限的协议。”那么,2010年达喀尔拉力赛为什么还留在南美?2011年这项伟大赛事又情归何处呢?
11月24日,刚刚从南美探路回来的组委会主席拉维尼和体育主管卡斯特拉,第一时间在巴黎举行了2010年达喀尔路线图发布会。说到达喀尔留在南美的原因时,拉维尼言语间饱含骄傲:“我们停留在南美举行比赛,正是因为阿根廷和智利两个国家政府盛情邀请,他们对于2009年达喀尔的举办非常满意,希望能继续举办下去。而我们在过去的一届达喀尔中也收获了很多经验和教训,希望能在新的一届达喀尔中把比赛组织得更加完美!”
2009年的比赛路线就是卡斯特拉亲自主持设计的,在那个路线中,由于对于南美的天气因素缺少足够考虑,以至于勘探好的路面和路书存在巨大差异,加上部分路段设计过于艰难,最终考虑到大多数车手的实际赛况,不得不缩减和取消了若干赛段。然而,这些赛段恰好就是整个行程中的精华部分!卡斯特拉重点回应了针对性的质疑,2010年同样的事情绝不会重演。就连在某一天是不是会有大雾影响起跑这样的可能性,都被列入了明年比赛的预案,如是对于细节的关注,令新一届达喀尔在路线设计方面可以称得上无懈可击。在卡斯特拉看来,一次探路的心血和投资需要至少两次比赛才能完成“折旧”,这也是达喀尔选择二度征战南美的重要理由!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两位组委会高层人士不愿直面媒体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阿根廷、智利两国政府给予组织方的直接投入。有心人可以注意到,在达喀尔的官方合作伙伴中,赫然列着阿根廷和智利两国政府。而作为合作伙伴都需要向组织方支付一定费用,据了解,两国政府支付的费用还远远超过其他合作伙伴。
与此同时,南美人对于达喀尔拉力赛的热情令所有参与者刻骨铭心。2009年仅仅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发车仪式上,就有超过60万观众赶往现场捧场;比赛全程途经的每一个临时行营,车手们也都受到了此前在非洲享受不到的欢迎。
然而,这些绝非是达喀尔常驻南美的必要条件。实际上,与其说让组织方下定决心的是以上这些理由,不如说是达喀尔重返非洲的时机尚未成熟。早在作出移师南美决策之际,拉维尼就曾扬言,一旦非洲的安全得到保证,那么达喀尔就会立即回到非洲。
截至目前,塞内加尔和毛里塔尼亚的恐怖活动仍没有收敛的迹象。但达喀尔组委会已开辟了新的非洲路线——其中,途经西撒哈拉埃及和利比亚的线路呼之欲出;穿越南非安哥拉和纳米比亚的路线在一度石沉大海之后,也重新被搁上台面。这样一来,达喀尔在2011年重返非洲具备了现实可能。
达喀尔组委会对于非洲情有独钟,并不仅仅在于达喀尔拉力赛发迹于此。在南美洲,虽然阿根廷和智利两国政府竭力支持,可在赛事安全维护和救援、交通指挥和营地搭建等日常行动中,组委会几乎事事都要争得当地政府的同意与配合。而在非洲,虽然和南美正好相反,途经国家不会给予组委会任何赞助,反而要索取“买路钱”,但所有权力都掌握在达喀尔组委会的手上。就连途经国家的签证,都可以在营地现场办理!
尤其经历过去年法国摩托车手因为救援不及时而丧生的悲剧之后,达喀尔组委会更加坚定了掌握全局的决心,而返回非洲正是实现这一点的重要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