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队须备足战略物资保证打赢多种安全威胁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响应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的号召,以最迅疾的速度赶赴灾区:一支支精锐之师从训练场风驰电掣般千里跃进灾区;一个个专业工程队驾驭新型装备,在第一时间到达灾区打通生命通道;一批批医疗防疫分队从四面八方汇集灾区,为受灾群众搭起生命之桥;一辆辆满载救灾物资的军车争分夺秒地向灾区开进……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在这场同时间赛跑、与死神博弈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中,13万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快速反应,及时到位,连续作战。他们出色的表现,得益于平时扎实有效的战备建设。
非战争军事行动日趋常态化,要求部队战备建设瞄准“养兵千日,用兵千日”
5月13日1时52分,汶川大地震的第二天凌晨,济南军区某红军师突然接到抗震救灾命令。此时,全师官兵分布在11个驻训点上,远的离营区有120公里,近的也有几十公里,各路官兵按照战备等级预案迅速向预定地点集结……
13日4时25分,先遣分队300余名官兵摩托化开进,昼夜强行军1300公里,14日7时到达都江堰;
13日14时10分,空中输送官兵的首架飞机起飞,14日8时45分,最后一个架次落地;
13日9时30分,乘坐军列的第一梯队官兵启运,16日19时,铁路输送的最后一支梯队到达灾区。
陆空齐头并进,上万官兵如此迅速有序地抵达灾区,第一时间投入抗震救灾战斗。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突发性,要求部队战备从过去“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到如今“养兵千日,用兵千日”。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战斗身影的北京军区某工兵团,地震发生后几个小时,他们就从北京飞抵都江堰救灾现场,第一时间营救出17名幸存者;在汶川,这支工兵部队将压在废墟下178小时的马元江成功救出……
关键时刻显身手,缘于他们平时对多样化任务的探索与实践。作为中国国际救援队成员之一,近年来,这个工兵团曾先后多次到国外参加地震、海啸、雪崩等灾害救援及维和任务,次次载誉归来,展示出了良好的“多能化”素质。
记者留心观察,在这次抗震救灾队伍中,既有在’98抗洪中扼守长江险堤的济南军区某摩步师,又有在2003年决战非典中立下战功的北京军区总医院医疗队,还有在2008年初春抗击冰雪灾害中一展雄风的广州军区某陆航团……众多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本领的增强,是全军各级积极落实总部战备工作要求,加强战备设施建设,建立正规战备秩序,保持良好战备状态的结晶。参加抗震救灾的部队基本做到了不经人员装备补充、不经临战训练,就能够随时拉得动、冲得上,完成重大自然灾害的救援任务。
任务多样、环境复杂,要求部队战备建设着眼提高应变能力
汶川地处高山峡谷,地震发生后,交通中断,救援人员、车辆、物资难以进入震中。面对这一新情况,地面——武警某部200名官兵、成都军区某集团军先遣队等4支救援分队改变原来摩托化行军计划,徒步强行军,突进汶川;空中——成都军区某陆航团改变原来航线,沿岷江逆流而上,开辟出“空中生命线”;水路——某工兵团在都江堰与汶川水路交界处,舟车泛水,架设门桥,开辟水上通道……部队的快速应变能力,为营救生命争取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