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化汽车后市场 “危机”还是“商机”?
汽车后市场,庞大而复杂,繁华而无序。在市场趋于理性的大背景下,也需制定统一的游戏规则了:即细分市场、注重专业、服务制胜、走向国际。
底蕴深厚
在寒冷的冬天,羊剪绒制成的各种汽车用品会给你的爱车制造一个温暖的春天,因此广受青睐。当一个行业在逐步成熟的过程中,专业的行业展会应运而生。
6月27日至29日,由国家发改委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南宫市人民政府主办,北京雅森国际展览公司承办的首届汽车羊剪绒毛毡全国交易会在羊剪绒毛毡源产地河北南宫举行。
从主办方的统计数据看,这次交易会展出面积5000平方米,参展企业226家,以南宫本地的源头生产企业为主,参展品种180个,包括汽车坐垫、座套、靠背、靠枕、方向盘套等万件产品,来自河北、广东、浙江、北京、上海等省市的客商4700余人,成交额达数亿元。
随着国内汽车后市场的迅猛发展,南宫也搭上了这趟“顺风车”,其产业集中度之高、发展速度之快,让其成为国内汽车后市场发展的地方标本。
南宫市市长段小勇介绍说,羊剪绒产业是河北省确认的特色产业,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羊剪绒毛毡名城”称号。据称,目前南宫市拥有羊剪绒、皮毛加工企业1960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产品包括十大系列200多个品种,年产值15亿元,创汇1.8亿美元,产品远销欧洲、北美、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地区,出口量占到全国同类产品的50%左右,已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羊剪绒集散加工基地。
毛毡产业,则主要有系列工业用毡、汽车玻璃密封条等20多个系列180多个品种,产销量已占到全国的60%,畅销27个省份,并打入日本、法国、韩国等国际市场,年营业收入3.5亿元,出口创税1000万美元。南宫的产业集中度优势,正是雅森国际选择在此开办专业展会的根本原因。
市场洗牌
目前,角逐汽车后市场的本土品牌甚众,但基本处于尝试阶段,没有行会自律、缺乏归口管理,市场呈自发、松散、盲目发展的状态,真正具备绝对优势的全国性品牌还很稀少。群雄混战,各种小资本一统天下,也是近几年羊剪绒毛毡细分领域的常态。
据专家介绍,羊剪绒坐垫取自上等的羊毛皮,将羊毛进行修剪、染色,然后再根据设计的图案进行剪裁、缝合而成,取材严格、制作工艺复杂,因此价格昂贵,成为高档汽车装饰用品中的贵族。
国内羊毛坐垫厂家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河北地区和河南地区,其中东北地区、河北地区中高档产品较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羊剪绒市场硝烟弥漫,恶性竞争不断,各种低档、劣质产品迅速占领了低端市场,五六百元一套,四五百元一套的产品比比皆是。“不过,由于产品质量不过关,这类劣质产品逐渐受到了消费者的唾弃。因此,目前市场上真正的羊剪绒坐垫均在千元以上,最普遍受欢迎的羊剪绒坐垫均价在1400元左右。”一参展商说道。
要想真正在这个行业淘到真金白银,只有两类人,其一是市场的先行者,其二是有雄厚资本支撑的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