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欣简介及主要活动记
杨欣:1963年生,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会长。
1984年:开始从事长江上游金沙江段的考察、摄影、探险。
1986年:参加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任主力漂流队员兼摄影师,全程漂流、考察长江干流6300公里江段。
1991年:组建雅砻江(长江支流)摄影考察探险队,任队长。全程考察、拍摄雅砻江1500公里江段的生态环境状况。
1992年:参加长江上游森林资源考察队,任摄影师。考察长江上游森林分布及其森林砍伐情况。
1993年:参加长江源摄影考察探险队,任摄影师。拍摄长江源自然景观,同时发现长江源冰川退缩、草场退化、野生动物被大量非法捕杀等系列环境问题。
1994年:组建“神奇长江源”电视摄制探险队,任队长。发现长江源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特别是青藏高原特有野生动物藏羚羊面临灭绝的危险。
1995年创立绿色江河的前身“保护长江源,爱我大自然”活动筹委会,启动了保护长江源的活动,立志通过中国民间的力量改善长江源的生态环境状况。
1996年:组建“保护长江源,爱我大自然”活动长江源头生态环境综合考察队,任队长。组织科学家、记者对长江源的生态环境进行考察,报道长江源的生态环境状况,向全社会呼吁对长江源生态环境进行关注。
1997年: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通过义卖自己所著《长江魂》一书筹款,依靠志愿者建立起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这是长江源头也是中国民间第一个自然保护站,保护站首先成为当地政府反偷猎机构保护藏羚羊的最前沿基地。而后又经过3年的筹集资金和3年的建设,这座建立在无人区边缘,海拔4500米的保护站,成为中国民间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中国长江源生态环境保护的标志。保护站不仅促使了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进程,并且经过8年努力,使长江源的生态环境状况和藏羚羊的命运更是得到中国各级政府及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同时促进了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
1999年:策划并倡导建立“长江源”环保纪念碑,得到国家环保局的支持响应,江泽民主席亲笔提写了碑名,此碑已于当年6月5日立于长江源头。纪念碑的建立促进了政府和社会各界对长江源生态环境的进一步关注。
2000年:经过13年的拍摄,编辑出版《长江源》画册,开展“长江的希望”活动,为1000多所学校捐赠了40万元的长江源图书,让孩子了解长江源,热爱长江,进而加入到保护长江的行列,他们是长江未来的希望。
2001年:组织启动“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志愿者机制”,每年在中国招募30名志愿者分12批到保护站志愿服务一个月,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培训及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调查。其中藏羚羊种群调查报告中的部分建议被青藏铁路建设单位采纳。
2002年:2年间通过组织志愿者139次的野外调查,完成“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野生动物调查报告”和“关于青藏铁路施工期间藏羚羊迁徙保护的建议书“。促进了青藏铁路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2003年:启动长江源生态人类学项目,带领考察队深入长江源进行社会本底调查,帮助当地人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8年间杨欣20多次进入长江河源区考察、探险、拍摄及开展系列长江源保护工作,启动了中国民间长江源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2000年杨欣获得“地球奖”,2001年杨欣领导的绿色江河获得福特汽车环保自然生态类惟一的一等奖,2002年杨欣获得“母亲河”环保奖。
杨欣主要活动项目简介
长江漂流:
1986年参加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为主力漂流队员兼摄影师。从长江源头开始,划橡皮筏顺长江而下,经过175天的漂流,在付出10人生命的巨大代价之后,征服了6300公里,落差5400米的长江。在征服长江的过程中认识了长江,了解到长江源生态环境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状况。
长江源头考察:
1991年到2003年,杨欣又先后20多次到长江源头地区进行考察,期间发现长江源头的生态问题,冰川退缩,草场退化,野生动物被大量非法捕杀。受索南达杰事迹的影响,在1995年4月杨欣倡导并策划了“保护长江源,爱我大自然”活动,以民间的力量在长江源头开展系列环境保护工作。1996年组织科学家和记者,对长江源进行首次生态环境综合考察,发表系列文章,披露长江源的生态问题。
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
1997年,杨欣在四处募款无望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探险经历写出《长江魂》一书,通过义卖书的形式筹集资金,在社会各界的帮助和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经过4年的筹资和建设,在海拔4500米的长江源头无人地带建立起中国民间,也是长江源头的第一个自然保护站——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成为保护藏羚羊的最前沿基地。五年过去,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还是中国民间惟一一个自然保护站。
保护站的建设和围绕保护站开展的活动,使藏羚羊的命运和长江源的生态环境状况得到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
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志愿者机制:
2000年底,杨欣带领绿色江河启动了“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志愿者机制,计划每年在全国招募30名志愿者,分12批,每批2到3人,到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工作1个月,在进行保护站日常维护工作的同时,协助科学家考察,开展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调查,对当地牧民、过往游客和青藏铁路的建设者进行生态环境的教育和培训,帮助长江源第一所学校建立了“长江第一小卫队”。同时,志愿者回到原来城市要进行5场以上的演讲,把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进行更泛传播。2001年度的志愿者工作已经圆满结束。根据志愿者的54次调查资料,起草了“昆仑山口到五道梁的野生动物调查报告”,“关于青藏铁路施工单位基地选址及铁路建设分段施工的建议书”,并呈递给有关部门,并得到部分采纳。目前调查工作还在进行。
长江源系列图书出版:
3年中杨欣出版了《长江源》画册和《长江魂》图书,并联合WWF、自然之友、香港地球之友等7个民间环保组织推出“长江的希望”活动,通过义卖形式筹集保护长江源的资金,同时还通过向社会义卖、认捐的形式,向1000多所大、中、小学校捐赠了1200多套《长江源》《长江魂》(价值近40万元)图书,同时在北京、上海、武汉、重庆、长沙、成都、深圳等城市的大、中、小学进行了40余场“我们只有一条长江”的主题演讲,使更多的孩子了解长江,知道长江目前的生态环境现状。孩子是长江未来的希望。
长江源环保纪念碑策划:
1999年,杨欣倡导并策划在长江源头建立“长江源”环保纪念碑的方案,方案得到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等政府部门的响应,江泽民主席提写了碑名。当年的六五世界环境日长江源环保纪念碑立在长江源头。“长江源”环保纪念碑的建立,进一步促进了政府和社会公众对长江源生态环境的关注,加快了长江源生态环境保护的进程。
18年来,杨欣从一个长江源的探险者到摄影者,最后成为长江源的保护者,通过对长江源生态环境的系列考察,通过义卖自己所著的书筹集资金,建立了长江源头,也是中国民间第一个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站,并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启动了民间参与长江源生态环境的工作,使长江源的生态环境和藏羚羊的命运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