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浪潮下车企与IT的“主导权”之争
从被黑客攻击的汽车到“四个轮子上的电脑”
黑客入侵汽车的事件多少让人有些后怕,但从另一个侧面看,这恰恰显示了IT和网络技术在汽车中的地位之重。从目前的情况看,无论是通过大量传感器实施监测车辆状态并主动做出反馈的安全系统,还是通过语音实现音乐播放、通过触屏上的简单点击实现出行路线导航的车载娱乐系统,都已离不开IT技术。
当然,汽车智能化的步伐已远不止于此,众多车企都以在旗下车型上配装了车载智能系统,成为包含救援、定位、导航、语音控制、影音、车载电话等众多功能在内的集大成者。当然,走在更前面的,还有已在美国加州开始试运行的谷歌无人驾驶汽车。从某种意义上说,把汽车比作“四个轮子上的电脑”并不为过。
从娱乐到城市个人交通,专家眼中汽车智能化的三个阶段
在五年前,也许人们很难想象汽车与IT的结合会变得如此紧密。同样,我们也很难想象五年后的汽车智能化会达到怎样的高度。不过,专家还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汽车智能化的图景。在安瑞索思(中国)有限公司CEO应宜伦看来,汽车智能化的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核心是是信息、娱乐与安防,即通过车载智能系统实现诸如打电话、发短信、听音乐及安防救援等功能。
汽车智能化的第三阶段核心是车辆与城市交通网络的全面连接与信息共享。
第二个阶段的核心是出行、互联驾驶和个人云中心。这个阶段不仅包括根据道路情况提供最佳行驶路线的导航系统,通过远程控制的遥控驾驶技术,还有可实现手机与车载电脑间信息联动的“云”服务。举例来说,比如某天道路十分拥堵,车主计划傍晚乘飞机出差。下午时,手机会推送一个消息说“你得走了,因为现在路况非常堵。”上车后,导航已自动设定好路线。到了停车场时,通过车载系统与停车场的网络连接,实现车辆自动停进车位。
第三个阶段的核心是城市个人交通。在这个阶段,城市中已不再有信号灯,也没有交通拥堵,每辆车都和城市的交通网络连接,可以实现无人驾驶,人们通过城市的云服务安排出行。
手机、电脑等行业中的“革命”也许不能简单复制到汽车
无论是“四个轮子上的电脑”,还是通过城市云服务安排的无人驾驶出行,未来的汽车智能化似乎更多成为IT厂商的舞台。于是,一个问题随之而来,究竟谁将主导未来汽车智能化?谷歌在做无人驾驶汽车,苹果发布iOS in the Car计划,并与12家汽车厂商达成协议……似乎IT企业将逐渐占据未来智能化车载系统的主导权,甚至慢慢取代车企成为汽车业的新主宰,一如手机、电脑等行业中发生的“革命”…[详细]
苹果发布iOS in the Car计划并得到12家车企响应,释放出一种信号。
真的会如此么?汽车行业显然并不认同,而他们的理由也十分充分。首先,无论是从调查数据,还是从目前的现实情况看,汽车性能、品质和品牌是消费者购车时最为看重的三个因素。也许随着车载系统的发展,一部分人会在购车时考察车载系统的易用性和功能多少,但真正成为主流也许还需要漫长的时间。
其次,汽车本身的技术发展还远未到达终点,新技术的应用还在不断加强着汽车驾驶的乐趣,这也是不同汽车厂家产品差异化的重要方面。
最后,和手机、电脑等行业不同,汽车企业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控制更加有力,即使IT企业真的在汽车智能化方面对车企构成挑战,要夺走汽车厂商牢牢把握的控制权也绝非易事。
汽车与IT更大的可能是融合共存,而不是非黑即白的PK
相对IT企业与车企非此即彼的“淘汰”论,更多业内人士的观点显得平和的多。在他们看来,汽车想了解IT,IT想了解汽车,只有更好融合才可以互补。未来并不存在于谁真正收购谁,更多的还是企业的观念的转变。IT企业为汽车企业注入新的思维和灵感,同时也在汽车智能化的过程中分得一杯羹,这或许是一种更大的可能。对于汽车厂商来说,能够更快更前瞻的抓住智能化潮流,使得汽车产品更好应用智能化技术,从而更积极参与到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浪潮中,才是更重要的。
在奇瑞公司电子电气技术研究院院长胡红星看来,消费电子进入汽车行业带来很多的机会和挑战。比如车联网的发展实际改变了一种商业模式:原来车企把车子做好卖出去后,基本就是维修服务的事了。但现在车卖出去往往是开始,因为有很多东西需要不断更新。而且,车企从各个车辆中采集来的数据也会影响制造。
车载智能系统在实现更多车内功能和更好用户体验的同时,也改变了车企的商业模式。
能否牢牢把握智能化浪潮,或许将成为自主品牌未来发展的胜负手
不管IT企业与汽车企业的这场“暗战”会不会分出胜负,从车企纷纷将智能化作为未来战略重点之一,并推出车载智能系统的情况看,智能化的浪潮已然来到。在这场浪潮中,国内自主品牌车企可谓“危”“机”并存。
所谓“危”,是指相对弱小的自主品牌企业本身资源和技术储备相对较少,如果不在智能化浪潮中实现技术创新,则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更加被动。然而,从另一方面看,目前汽车厂家在智能化方面的差距其实并不明显,如果能够牢牢把握这一机遇,实现商业模式创新和研发能力整合,“弯道超车”或许会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