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电集团220吨电传动矿用自卸车通过国家级鉴定
2009年8月10日上午,我国湖南湘电集团湘电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220吨交流传动电动轮自卸车在湘潭市通过国家级鉴定。
邀请函
本人作为系统工程与系统分析专家,应邀以特邀嘉宾的身份,见证了这鼓舞人心的该车通过国家级鉴定的全过程,心情无比激动。
特邀嘉宾证
前几天,湘电的副总梁小波博士给我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继善教授送来了请柬。何先生告知:因为他从事的专业不属于此次鉴定的产品的专业范畴,所以不能担任鉴定委员,不能在鉴定意见书上签字。最后商定,请他以湖南省科协主席、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学部主任的身份作为嘉宾和东道主地的科学家代表致词。
昨天清晨6点整,闹钟将我们唤醒。梳洗完毕,220吨交流传动电动轮自卸车液压系统研制的负责人、我校液压传动研究所副所长杨务滋教授将车开到我家门口,接我们到湘潭与会。在湘潭盘龙山庄用完早餐,8时,全体与会人员赴湘电重装公司现场考察、参观待鉴定的产品。
整车(未装翻斗)
整车大约有两层楼高吧
后轮驱动的是一对双轮
在四个巨轮的映衬下老伴显得多么苗条
1.75米的个子刚刚到轮子直径的一半
粗壮也潇洒
结婚44周年纪念照
鉴定会场一角:会标
会场抓拍
与何继善院士(左)黄天泽教授(中)
评委中年逾八旬的黄天泽教授,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汽车制造专家,早年在长春吉林工业大学任教,后调回老家长沙,在湖南大学供职。年逾八旬的黄老先生一看到这台庞然大物的自卸车,仿佛回到了青年时代,表现出孩子般的赤子之心,立即跑到车轮旁边,要我为他拍照留念——“与车轮直径比比高矮”,结果黄老先生的身高不及车轮直径的一半;意犹未尽,待自卸车开动后,又找了一个最好的位置和角度,让我给他拍照“与整车合影留念”。
9时,回到盘龙山庄大酒店大会堂三楼叁号厅,举行鉴定会的正式会议。会议议程涵盖了国家级鉴定会法定的所有环节。其中最精彩的是“专家质疑,企业答辩”。专家们明察秋毫的质疑与企业一丝不苟的答辩,精彩纷呈,引来与会者阵阵掌声。专家们一丝不苟的工作、语重心长的叮咛和质疑,使大家忘记了饥饿,接着,企业人员退席,专家们“闭门”逐字逐句地推敲鉴定意见书,中午13点08分,向企业和研制人员宣读鉴定意见书的全文,左后的结论是,该车“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同意通过鉴定,可以批量生产!
鉴定会的负责人、机械工业部退下领导岗位的陆副部长语重心长地提出了几点希望。其中他特别多次强调,该车得以通过了国家级鉴定,肯定了成绩,但是,不要只停留在108吨、154吨、220吨再向320吨迈进的吨位提高,还要考虑与整个露天矿采掘过程中的与其他设备成龙配套的系统整体优化,比如,电铲、挖掘机、自卸翻斗车等等配套。他要求研制的企业要特别注意专家们的建议,比如部件的标准、通用化问题。
会后全体与会者合影留念。午餐推迟到中午13点30分。外地代表由会务组派专车送往韶山毛主席故居参观学习。
这次鉴定会是我一次再学习的好机会。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是:
一.220吨交流传动电动轮自卸车的研制成功和通过国家级鉴定,填补了我国大型矿山自卸车200吨以上的空白;
二.打破了此前依赖进口被外国卡脖子的局面。以前,这种重型自卸车依赖进口,外商不仅抬高价格,而且交货周期长,备用部件供应不及时,造成我们十分被动,花了大钱买不到及时有效的服务。据悉,在该车去年10月下线到内蒙煤炭露天矿做工业运行试验、测试数据伊始,国外原先的供应商自动降价40万美元。
三.由此,对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