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皮卡在政策歧视下的海外出路
中国皮卡在国内备受耻辱性政策歧视,远走海外市场虽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与契机,但却无意间造成了“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局面,也不啻为一条前景光明的蓝海之路
皮卡作为轿车头、货车尾式的小型汽车,既可载人,又可载货,皮实耐用,一般排量都在2.0L至3.0L之间,属大马拉小车,有单排双排和排半车型,因此动力充沛,宽敞舒适,其物理及商业性价比高,半个多世纪来在海外市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皮卡的显著特点是既有轿车般的舒适性,同时具备多功能性,且比轿车载货和适应不良路面的能力强,又不失动力强劲的特征,在装置配备上采用较高品质的零部件,性能不亚于中档轿车。因此在国外,皮卡与轿车拥有同等的“道路使用权”,备受北美、东南亚、拉美、中东等地消费者的青睐。
2006年,美国最畅销车型的冠亚军分别是福特F系列皮卡和雪佛兰silverado(西维拉多)皮卡,道奇Ram皮卡也在“十强榜”之列,而2007年,美国市场皮卡销量达300多万辆。在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皮卡车消费也渐成热潮。资料显示:泰国皮卡销量占总销量近70%、菲律宾占34%、马来西亚占14%;印度、巴西、巴基斯坦、印尼等国皮卡年销量也占其总销量的1/3左右。而无论是在第一、第二、第三世界国家,从国家政府要员到贫民百姓(如美国总统小布什曾亲自驾驭皮卡接送俄国总统普京),都将皮卡当做中国式的自行车在使用,市场潜力十分巨大。
中国皮卡的尴尬境地
与国际市场中的时尚和流行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在中国汽车市场,皮卡至今仍只是其中的一个“非主流”边缘车型。
自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开始发展皮卡以来,在汽车产品目录中,皮卡就被错划到载货车的公告(《目录》)之内,在国家的各项统计中,皮卡都被归为轻型货车行列,并按卡车收取一切不合理的高额税费。与此同时,皮卡一直遭遇大中城市歧视性政策的限制,只能在城郊和农村道路上遛遛,并在深更半夜时分才能进城,而天不亮就得赶紧撤退,像做贼似的偷偷摸摸地不敢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得被交警毫无道理地重罚。与中国879.2多万辆的汽车产销量相比,皮卡仅占总销量比例的2.3%,还不到20万辆,市场规模散、乱、小,属细分各分汽车销量最小的车型,市场份额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中国皮卡发展近20年来,上有城市限行的政策限制,下有轿车的碰撞;左有农用车的挤逼,右有微面的狙击;前有轻卡的逼迫,后有微货和微客的排挤。可谓进退维谷,步履艰难,一直都是在重压下生存,在极其恶劣的“夹缝中”成长,这在各国汽车发展史上极其罕见。
中国皮卡之“灾”,在于歧视性政策权力的滥用,笔者认为,中国皮卡产业发展滞后,人为的阻碍是最重要的因素。从产业发展看,皮卡行业应当是汽车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长性不容忽视。国内皮卡生产企业从最初的不到10家,发展到如今的30多家,产量从不足万辆到近20万辆,技术装备水平和创新能力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管是从皮卡产业本身的发展还是从促进自主品牌层面看,歧视皮卡都是背离中国汽车业发展主导方向的。
自从中国第一辆皮卡诞生至今,所有的皮卡企业都在强烈呼吁:要求中央及各地方政府对皮卡给予宽松的政策环境,希望在税收,尤其在技改、创新专项补助资金等相关配套政策上予以支持。特别是需要将皮卡从货车目录剥离、划入乘用车目录,享受与乘用车同样的道路使用权,采用同样的环保标准、安全标准。全国各地滥用权力的交管部门不要对皮卡制定专门的限制性政策,给皮卡车企业公平的市场竞争机会等等。但是这样的要求喊了十几年,至今无果,其主要原因是,制定和执行限制政策的当事者们是决不会选择皮卡来当坐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