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发动机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2003年我国摩托车产销量创历史新高
2003年摩托车行业共生产1456万辆摩托车,比2002年增长12.92%,销售1475万辆,产销率达100.65%;全行业总产值611亿元,实现利税36亿元,其中利润7亿元。
2003年摩托车行业出口278.38万辆摩托车,出口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汇达8亿美元。
总之,我国摩托车产销量跃居世界第一,出口跃居世界第二,摩托车已成为我国最具全球化特征的机电产品。
摩托车工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举足轻重,与此同时,我国的摩托车产品外观设计、内在质量、销售价格、耐用性等各方面均有了明显的提高,摩托车已在我国中小城市及广大农村得到认可,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摩托车发动机的技术发展动向
两轮摩托车发动机,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体积小、重量轻、输出功率高、使用简便、外观美观等等,但最重要的是所产摩托车必须受到社会的欢迎,满足国家有关法规要求,符合用户的需要。下面分专题叙述。
(一)能源问题
1. 节约燃油消耗,降低摩托车运行成本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的汽车、摩托车工业都有了飞速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摩托车生产大国,我国现有摩托车的保有量已突破6000万辆。
由于汽车、摩托车工业的飞速发展,使得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石油能源的消耗大国。公布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的石油资源并不丰富,目前世界石油剩余可开采储量为1386亿吨,1999年底,我国累计探明石油可开采储量为59.3亿吨,仅占世界总量的4.3%。
我国石油消耗已位居世界第二,而交通用油呈快速上升势头,1995~2000年,年平均增长近10%,近三年来增长更加显著。
石油产量基本饱和,而汽车市场刚刚启动。2002年与2001年相比,我国石油产量增长3%,而汽车产量增长39%。加上摩托车和其他动力工业的能源消耗,数量可观。
进口石油迅速增长,世界产油趋向峰值。2000年进口8000万吨,2010年将进口1.5亿吨,国家能源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现能源依赖系数已达35%,超过国际警戒线30%。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并不安宁,能源问题成为发展经济时首先考虑的重要问题。
综上所述,开发低油耗的摩托车,既符合国家利益,又对消费者有利,同时还可以降低摩托车对大气环境所造成的污染,此乃一举三得的好事。为此,国家已经下达天津内燃机研究所制订的摩托车燃油消耗的试验方法以及限值规定,用标准法规的形式来促进降低燃油消耗的工作。
在美国已有相似的法规出现,即限定百公里燃油消耗量,对燃油消耗超标的车辆加征燃油税。与此同时,美国还规定了十分严格的排放法规,在促进降低排放的同时,亦可收到降低燃油消耗的效果。
在发动机上采取的具体措施:
1)提高压缩比,改进发动机的燃烧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增大发动机对外的功率输出,降低发动机的比油耗。
(2)最大限度地降低发动机的摩擦损失,提高发动机的机械效率,减少无用功的损耗,提高发动机净功率的输出。
(3)精确匹配空气燃料比,对点火定时进行最佳控制,增大进气涡流,实现稀薄燃烧,降低燃油消耗。
(4)采用新结构,使用高强度的轻质材料,减轻发动机的重量。
2. 资源再生,降低总能源消耗
摩托车发动机是由若干金属零件及非金属零件组合而成,从原材料开采、冶炼、制造加工,直至组装成整机的各个过程中,均有能源消耗,如果对摩托车发动机广泛采用可拆式结构,使用再循环性能强的材料、实现资源再生,可以大大降低社会能源的消耗,这对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环境问题
摩托车发动机的生产与使用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各种污染。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往往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危害,而这些破坏反过来又对人类进行了严酷的惩罚。关于这些例子广泛存在,在此需要重点说明的是摩托车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污染。
1. 污染
发动机排出的废气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因此,国家对摩托车的排放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要求工况法排放达到欧Ⅱ要求。具体对策如下:
(1)使用高精度空气燃料比的稀的混合气,降低发动机燃料供给,以期达到降低燃烧产物的目的。电喷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节能技术的发展。
(2)改进发动机的燃烧系统,实现均质燃烧,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
(3)对排气系统,加入二次空气供给及加装三元催化器,改善排气的质量。
(4)发动机四冲程化有利于改善对外部环境的污染。与二冲程发动机相比,四冲程发动机具有如下特征:
①四冲程机输出功率大,输出功率之比为1.4:1。
②四冲程机体积小重量轻,重量之比为1:1.2~1:1.3。
③四冲程机结构复杂,生产率低,使用零部件数量之比为1.3:1~1.4:1。
④四冲程机生产设备成本高,成本之比为1.2:1~1.3:1。
⑤四冲程机燃料成本低,燃料成本之比为1:1.2~1:1.5。
⑥四冲程机排放低,其中碳氢化合物(HC)的排放之比为1:3~1:5。
(5)改进二冲程发动机燃烧技术。二冲程发动机的燃烧特征见表2
① 采用分离润滑,使用电子控制的喷油泵,最大限度地降低润滑油的供给量。
②采用高混合比,润滑油:燃油(容积比)如1:100~1:200的高档润滑油。降低参与燃烧的润滑油量。
③使用低烟油,把排气烟度降至最低。
④采用生物降解技术,对四冲程废弃润滑油进行处理,使废弃润滑油可在自然界自行分解,降低对土壤及地下水资源的污染。
2.噪声
发动机工作时将产生进气噪声、燃烧噪声、机械噪声及废气排放噪声。具体对策如下:
(1)在产品设计开发时,尽量提高发动机机体及运动部件的刚性,降低发动机工作状态下的变形。
(2)降低燃烧噪声,选择经优化的轻声燃烧译,使发动机工作柔和,避免粗暴的燃烧噪声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