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偎仍然倾斜的钟楼 汉旺新镇在顽强地长大
经历了700天,绵竹汉旺镇就像是经历了两个时代的变迁,每天都发生着难以想象的变化。等待了700天,万守均终于又回到这个令他难以忘怀的地方,见到他日夜思念的汉旺老百姓。
【同行者】
万守均:武警德阳支队警通汽车勤务中队上士、支队水电工。最早参与汉旺镇抢险救援的部队战士,先后成功救出11名被困人员,搬运伤员50余人。因表现突出,被武警四川总队授予二等功一次。
【跟进记者】
陈碧红:首批到达记录汉旺镇灾情和群众奋勇自救第一现场的记者。此后近两年时间里驻扎灾区,发表《幸福就在两公里外》、《打量倒计时中的汉旺新镇》等稿件,持续报道汉旺镇与汉旺人民顽强新生的艰辛历程。
“我有点不太相信自己的眼睛,这里就是曾经的汉旺镇吗?”离开汉旺镇近两年,万守均的记忆始终停留在震后的那几天。4月12日,当记者与万守均再次来到他曾经浴血奋战的地方时,眼前的一切,让这个铁血男儿顿时激动得有些说不出话来。
地点:汉旺新镇
青山绿水间新镇拔地而起
汉旺老镇并没有变,地震遗迹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东汽大门外的那座汉旺钟,依旧停在14:28。而今,由江苏无锡援建的汉旺新镇,以原地异址重建的方式,在距离地震遗址向南两公里的地方,拔地而起。
“看,就是那片板房菜市场的位置,当时有个小女孩让我帮着救她被埋在废墟里的爷爷,可惜找着的时候老人已经没了呼吸。”车子行驶到离汉旺场镇还有几公里时,万守均说。
尽管万守均不停比划着地震当天救人的情景,但我们始终难以体会到当时最危急的境况。因为,眼前取而代之的是纷繁热闹的板房交易市场,小商贩们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不停地吆喝着生意,似乎这里从没发生过灾难。然而,很快连这片板房也将被拆掉,全部搬进新镇的商贸区内。
公路右侧,或三层或四层楼高的28栋安置房,整齐地排列在汉旺新城中。这些融合了川西与江南传统建筑风格的新房白墙灰瓦,房屋间杂着层层绿树和小桥流水,与汉旺老城形成了鲜明对比。“我们还是先到新镇上去看看吧”,万守均被眼前的新镇吸引住了。在汽车驶入宽敞的新镇马路前,他整理了一下熨得格外笔挺的绿色军装,以及头上那顶崭新军帽。
汉秀路、汉旺大道、锡旺大道……崭新的路牌上,标着新镇上刚取好的各条路名。公路周围,学校、卫生院、商贸区、公园、文化广场、自来水厂等各种公共配套设施已全部建成。
新建的大道两边和汉旺无锡工业园区内,工人们正忙碌着种植树木,为新镇的全面投入使用做着最后的准备。家住汉旺镇的刘玉梅和其他人一起,拿起小锄头正蹲在地上种草。刘玉梅说,在这里打工的,很多都是在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家属。
刘玉梅告诉记者,现在她们一家3口人已经搬进了新镇的廉租房,在这个近50个平方米的“小套二”里,有两室一厅一厨一卫一阳台。“廉租房的房租很便宜,一个月不到10块钱,别人都开玩笑说我10块钱住‘小别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