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安全手册 JEEP出品
2.各种情景驾驶技巧
2.1.山坡
山坡使许多车面临严峻挑战。如果山坡非常陡峭,并且你对自身或车辆是否能够翻越没有把握时,切勿尝试!在上下山坡时,始终尽量直上直下,否则很可能会导致翻车。大多数车辆都能爬上较低的陡峭斜坡,但很难爬上较高的陡峭山坡。需要注意的是:速度和动力并非放诸四海皆准的解决之道。更为关键的是始终保持四轮着地:如今,对于越野车的最大误解之一便是源于车辆腾空飞跃的广告。然而,这并非安全的驾驶方法。在拍摄广告时所使用的多数车辆在拍摄完成后都需要重新修理。
2.2.避免侧坡驾驶
侧倾坡路虽然看起来“其貌不扬”,但实际上在野外通过此种障碍时是最危险的。车辆一旦失控,不仅很难将其再度调整回正常状态,而且失控后发生翻车等恶性事故的概率较高,同时又难以救援。因此,在通过侧倾坡路之前,对于这个障碍仔细地观察和分析就显得更加重要了。此外,在观察完毕后还要对即将通过的这条侧倾坡路进行安全评估,找出潜在的危险并做好相应对策。最后还要确认,一旦车辆出现失控或事故后如何对其进行救援等,从而将不确定因素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如果坡面由坚实的石头或泥土构成,且上面没有任何植被的话,那么恭喜你,这条侧倾坡路的附着力会比较不错,角度不大的情况下基本可以顺利通过。如果坡面同样由坚实的石头或泥土构成,但在表面上长有稀疏的植被或存在细碎的砂石,那么这条侧倾坡路的附着力就会因此受到影响,通过难度要比第一种情况略高,应在队友的协助与保护下小心通过。如果坡面上植被丰富或碎石遍布,那么这条侧倾坡路的附着力会因此受到较大影响,对于一般的驾驶者和越野车来说都是比较危险的,因此我们强烈建议绕行。如果必须借此地通过的话,最好由经验丰富的驾驶者在后车的保护下率先通过,然后其他车辆在前后两部车的共同保护下依次通过。并且每次只能通过一部车,担任保护角色的两部车最好都配有绞盘,没有绞盘时至少应准备2条长度大于侧倾坡路的拖车绳,以便保证足够的保护范围。最后,如果坡面上有水或长有苔藓等,那么这条侧倾坡路的附着力将会非常差,尤其当人走在上面都会明显感觉打滑时,这种情况下想要安全、顺利地通过是不现实的。因此对于这种情况的侧倾坡路而言,绕行是最为安全、合理的“通过”方法,鲁莽通行此时完全无异于自找麻烦。在清楚了解侧倾坡路的坡度以及坡面附着力情况后,还应在通过侧倾坡路之前注意以下几点:一、通过侧倾坡路前要尽可能降低车辆的重心。也就是说如果车上(尤其是车顶上)装有较重,并且有可能会影响车辆重心的物品,应将其卸下,而后再通过侧倾坡路。即便没有需要卸下的物品,也应采用重物在下,轻物在上的码放次序,并再次确认车上所载的物品是否固定妥当,以免万一发生事故时物品对车上乘员造成二次伤害。二、人员位置应进行合理分配。当车上载有其他乘员时,在通过侧倾坡路前应将其安排在靠近坡顶的一侧,以尽量降低车上乘员对于车辆重心的影响。极端情况下,应让车上所有的乘客全部下车,待车辆通过后再上车。一切确认妥当之后,可将分动器挂入低速四驱,变速箱置于1挡,尽量保持方向盘正直,然后缓慢加油通过。整个过程中应尽量匀速行驶,切忌大脚加油。在通过侧倾坡路时发生侧滑是很正常的现象,一定要保证心态稳定、沉着应对。如果只是轻微的侧滑,可以稍稍加油,利用惯性克服侧滑,以保证正常的行驶轨迹。如发生较大幅度的侧滑,则应顺侧滑方向打轮并适当加油,切不可盲目地与侧滑的相反方向打轮,那样只会加剧打滑甚至有可能造成翻车。当车辆的打滑现象逐渐消失时,可以稍稍收油并调整方向继续前行。如果打滑现象仍没有缓解的话,那么顺势下坡则是此时唯一的正确选择。如果有车辆受困需要救援时,最好的方法就是用绞盘对受困车辆进行拖曳。但需要注意的是,直接用绞盘拖曳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应利用抱树带和滑轮固定在周围的树木或大石上进行变向拖曳。这样不仅可以使绞盘更好地工作,同样也有利于施救车辆自身的安全(不必担心因拖曳处于坡下的车辆而给自己造成危险)。这种方法同样可以用在通过侧倾坡路时的“开路车”,或对其他正在通过的车辆进行保护。侧坡险行的重点和难点其实不在驾驶技术上,而在于你能否想到所有可能出现的状况以及能否沉着应对所有的突发状况。因此,侧坡险行几乎可以说百分之百考验的是一个越野者的心态和相关救援经验。
2.3.沿着陡峭山坡上行
爬坡前首先要做的是观察和评估,观察包括坡道长度、大致角度、路面状况、陡坡背后的情况和车辆的接近角、离去角、纵向通过角等。评估则包括根据车辆和路面状况选择合适的挡位和速度等。如果一开始即是较陡的坡面,就要小心控制车辆的初速度,以免磕到“下巴”。如果坡面较为湿滑,就要利用一定初速度冲上坡顶,否则车辆很容易因轮胎打滑而失去动力。爬坡时,应选择尽量笔直的路线行驶,否则在陡坡上过度横向行驶极有可能导致翻车。一般情况下,牧马人在攀爬附着力较好的陡坡时应选择低速四驱一挡或二挡(根据不同坡度以及长度选择不同挡位,当遇到湿滑或疏松的路面时建议高一挡位,以减少打滑),如果是罗宾汉车型的话一般二挡足矣。爬坡过程中要稳步加大油门,并将发动机转速稳定在2500转/分钟左右平稳上行。不可猛加油或“逗油”,这样会造成轮胎打滑而丧失附着力。遇颠簸路面时,应选择尽可能低的挡位减速慢行,以防剧烈颠簸造成车辆底盘被磕伤或轮胎因弹跳而失去附着力。绝大多数情况下,上坡时初速度都不宜过快,但有些特殊的坡路就需要利用速度才能顺利登顶。比如我们之前讲到过的沙地和一些泥泞、湿滑的爬坡路面等。但即便是借助速度征服陡坡,也要注意速度不能过快,当车辆到达坡顶后“飞”起失控,将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因此一定要在到达坡顶前注意适当减速,以确保车辆安全地上到坡顶。当遇到容易造成轮胎打滑的路面时,应在上坡之前锁止后差速器锁,这样更加有利于车辆顺利征服陡坡。当车辆因动力不足爬坡失败时切不可慌张,要先将车停稳,确认好倒车的路线后,挂入倒挡并缓慢松开刹车,将车辆倒回安全的地点(最好是坡底,也可以是坡路中坡度较小的平台)。当车辆发生侧滑时,应放松刹车,使轮胎重新滚动起来。上坡过程中尽量不要停车,停车后再次起步时应用左脚踩住刹车,然后慢慢加油,待车辆已有明显的向上趋势后左脚慢慢松开刹车,这样可以使车辆稳定、平顺地完成坡起动作(以上坡起方法仅适用于自动挡车型,手动挡车型可以使用挂挡后启动车辆的方法)。
2.4.沿着陡峭山坡下行
相对于上坡,下坡对驾驶者的心理挑战更大:毕竟,在一个陡峭到让人感觉几乎要向前倾覆的大坡上,仅靠安全带才能使身体不离开座位的情况下,让驾驶员心平气和地操纵车辆缓慢下行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也正因如此,尽可能低的速度就至关重要了。下坡时应选择低速四驱1挡,以尽可能利用发动机的牵制力。如需减速,应缓慢地轻踩刹车,否则车辆可能因后轮附着力不足造成横滑甚至出现“前滚翻”。此外,在下陡坡之前一定要仔细观察坡面的大致角度,并且要将车辆前后轴重量分布的因素考虑进去,避免因坡度过大或车辆重心过于靠前发生意外。如果坡度过大,但又不得不下时,还可利用后车的绞盘做保护,将车缓慢地“放下去”。同上坡一样,下坡时也应尽量保持车身正直。同样,下坡过程中如果车辆发生明显滑动,也要稍稍放松刹车,同时对车身状态进行调整。无论在上坡还是在下坡的过程中,遭遇有可能划破轮胎的尖利石块时都不应大角度躲闪,实在无路可走时可选择从其正上方轧过。此外,无论上坡还是下坡,驾驶员的视线都会受到一定限制,可以在他人的指导、帮助下多加练习,才能熟练、安全地掌握上下陡坡的技巧。
2.5.记住接近角和离去角
2.6.不要托底
在跨越大圆木、山坡或土堆时,小心车辆托底。如果车辆托底,尝试在轮胎下面填充石头或者其他可以利用的东西,然后在来回转动车轮时轻轻摇晃车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千斤顶才能解脱。
2.7.失去附着力
如果在沙地、泥泞或雪地中开始失去附着力,可以缓慢地来回转动方向盘。这样可以使轮胎重新获得抓地力,并牵引车辆前进。如果已经完全失去附着力,就要马上停止加油!并立即刹车阻止车轮空转,否则将越陷越深。如果某个轮胎开始打滑空转,在右脚保持油门稳定的同时左脚轻踩刹车可以有效抑制车轮空转,并保持车辆向前的动力。
切记:速度和动力并非放诸四海皆准的解决之道,因此应根据路况判定通过速度及油门大小,不可一味猛冲猛打。
2.8.岩石
尽量不要跨骑岩石,如果听到岩石或其他障碍物正在刮擦车辆防撞杆或底盘护板的声音,不必惊慌。此时这些附件正在发挥其保护车辆的所用。攀爬岩石时理想的速度是≤5公里/小时。此外,虽然轻微的刮擦不会影响车辆性能,但同样应小心车辆因托底而受困!
2.9.沙地
和日常驾驶或轻度越野不同,沙漠驾驶时不仅要全神贯注,还要摒弃平时的慵懒状态:座椅距离要比平时稍近一点,同时将靠背调直,安全带也要调整到适当位置,以保证在颠簸时能够坐稳。双手必须同时握在方向盘的3点和9点位置并把拇指打开,以防方向盘回跳把手打伤。此外,飞车、扬沙等动作确实漂亮,但牧马人不是赛车,还是尽量稳健驾驶为妙。除调整好坐姿和心态外,在开始沙漠之旅前还要做两件事:调整轮胎气压和选择合适的四驱模式。较低的气压可使轮胎的接地面积更大,陷车的可能性自然更低。保守情况下,沙漠驾驶时可将胎压降低至1.5bar,如果沙地过于松软干燥则可将胎压进一步降低至1bar。调整好胎压后还要将分动器挂入低速四驱(4L),以保证充足的扭矩输出。沙漠驾驶一般采用低挡高转以获得足够的扭矩,作为牧马人来讲,只要将发动机转速平稳地保持在2500转/分左右,速度控制在20~40公里/小时即可。如遇到大面积相对平坦、开阔的沙地或戈壁时,也可切换回高速四驱(4H)以减轻发动机负荷。需要注意的是,在4H和4L间进行切换时一定要将变速箱置于N挡,并在停车或速度极低的状态下操作,否则极易损伤分动器。停车和起步这两项再简单不过的操作,在沙漠驾驶时也是非常重要又十分具有特点的。正确的停车方法是选好位置后让车子慢慢滑停或轻带刹车,如刹车力度过大,轮胎很容易推起小沙丘,给下次起步制造麻烦。停车位置应选择在下坡、较湿的沙地或有草的地方。因为有草的地方和湿沙的附着力相对更好,选择下坡停车主要是为了起步时可以利用重力势能让车辆尽快动起来,减少起步时陷车的可能。沙漠驾驶最好的路线是游走于沙丘之间,既可避免飞车,又可避免冲下陡坡时发生危险。此外,在沙谷中向上行驶时切记应像滑U形池一样走S形,这样才能保持车辆的速度,不至因连续上坡导致速度降低而陷车。此外,凌乱的车辙会使轮胎不断弹跳从而影响抓地力,如可能最好闪开车辙。当遭遇某个沙丘非过不可,那就只能借助惯性冲过去了。冲坡前应将后桥差速器锁锁止,以减少动力流失。冲坡时一定要直上直下,并采用低挡高转。此外,冲坡忌强求,发现速度不足后要第一时间切断动力,并原路退回再试一次。绝对不能一味只顾加油,这样只会在自掘陷阱的同时损伤车辆——由于沙漠环境中散热系统工作不良,自动变速箱很容易过热,倘若此时仍大脚加油不仅容易对变速箱造成损伤,极端情况下还可能出现排气系统将沸腾外溢的变速箱油引燃,进而造成火灾的严重后果。原路退回时最好直接将车倒到另一个沙坡上,以获得更多动能。在快到沙丘顶部时要适时收油,否则车辆极易腾空,此时保护好车辆永远是第一位的。自救也是沙漠驾驶的必修课之一,铁锹是自救的必需品,其次是沙板,充气千斤顶等。陷车后应将被陷轮胎下的积沙挖成一个斜坡,并将底盘下的沙子清理干净即可再次起步。此外,挖沙时一定要挖下坡一侧,并一次挖“到位”,不能凑合,否则你很可能白费力气。自救前还应注意:如陷车位置属视线盲区,则必须派人警戒后方来车,否则极易发生重大事故。
注意:无论何时越野,一定要了解目的地,不要单独出行。将目的地和预期返回时间告知他人。
2.10.雪地和冰面
冰雪路段主要是北方的冬季道路(包括等级和非等级的道路)、高寒的西北高原,以及冬季结冰的湖泊、河流等。在积雪深度5公分以下的雪地上行驶时可能只会出现车辆起动或制动时容易跑偏,不管柏油路面还是泥土地面,此时我们用普遍的驾驶方法即可,但不宜行驶过快。在积雪过深时要选用4H(四驱高速挡)一挡或二挡行驶,北方很多地区可能需要安装轮胎防滑链。在看似平坦的雪地上行驶时也要注意观察道路两侧的地形地貌,要注意分清什么地方是坑洞和路边水沟等。在风的作用下雪面会欺骗你的眼睛,避免误入歧途的最佳方法就是慢速和观察。即使有意外发生也不要紧张,如果滑到水沟里,可用4L(四驱低速挡)一挡或二挡,同时在轮胎下垫上杂草或泥土,如果没有的话可用车内脚垫或破衣服,在增加了轮胎和雪地间的摩擦后即可驶出。在冰雪融化后再遇上低温时地面上会结成冰层,俗称“地穿甲”,在这种路面上行驶时的要领和结冰的湖泊、河流一样。首先它很危险,极易出现不易掌握方向和车辆失控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不但要用4L的一挡行驶,更要用极低的速度来爬行,假如你家门口就有一个坡度在十几度以上的结冰路面,那么你今天出门最好的方式就是步行。最后一点要提醒的是,在这种冰雪路面上行驶时要避免急加速、急刹车和急打方向,特别是在上、下坡和弯道中,一定要缓加油、多制动(起到“人工”ABS的作用)和慢打方向。在穿越雪地或跨越障碍物时,应保持车辆缓慢前行。如果车辆出现某个轮胎被陷住的情况时,应来回转动方向盘,这将有利于车辆摆脱困境。如果车辆已经被陷住,则应停车并分析处境。如需要防滑链时,要安装在前轮上。车辆被陷住后,应沿着轮胎周围挖开,然后在轮胎前放置脚垫。轻轻地来回摇动车辆,并反复转动方向盘,直到恢复附着力为止。必要时可将轮胎气压降低,从而获得更大的附着力。
小心黑冰!——雨水或融雪冻结后会在地面上形成看不见的薄冰,这是非常危险的。
2.11.尘土
在满是尘土的道路上行驶时,应关闭车窗,并打开空调或风扇(内循环)。这样可以增加车厢内部压力,有助于阻止尘土进入。
2.12.草地
仅沿着既定的道路或路线穿越草地,不要随意碾压草地。
2.13.泥地
当越野过程中遇到较大的泥潭时,应采取和侧倾坡路类似的思路——首先要看能否成功绕行,其次才是考虑该用什么方式通过。在进入泥坑之前首先要对其进行分析:有多深?多长?里面有没有隐藏的障碍物?在进入泥潭之前应提前用木棍测量泥坑的深度。如果泥潭的另一端没有任何车辙或明显的碾压痕迹,则应尽量选择绕行。整个通过过程中,即使在车辆只能缓慢“爬行”时也要始终保证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否则一旦车子停下来后想要再次起步就困难了。当速度逐渐减慢时,可以通过左右转动方向盘使轮胎重新获得抓地力。如果车辆已经停止不前,应立即收油并刹车,以免车辆陷入泥坑之中。此时应选择倒车,然后再积蓄动能向前冲。如果轮胎已经陷入泥中,应先挖开轮胎周围的烂泥,然后填入碎石、木头或其他相对坚固的东西,从而获得附着力。如果在尝试过几次“冲锋”之后仍旧无法前进,此时就应另寻其他路线了。当不确定是否能够从泥潭顺利脱身时,可以在进入泥潭之前挂好绞盘钢缆。进入泥潭时应使用低速四驱1挡或2挡(罗宾汉车型可使用2挡),并锁止后差速器。当感觉到前轮出现打滑时,还应及时锁止前差速器。如果车辆已经被困,同时车上又装配有绞盘时,可以在车辆前方视野范围内寻找合适的“锚点”,如稳固的巨石、相对粗壮的树木或已经成功通过的同行车辆等。和救援别人不同,自救时最好使用滑轮,并将绞盘锁重新挂回绞盘附近,这样可以使车辆获得更大的拉力以保证顺利脱困。
注意:在穿越水面较深的泥潭后,也要检查差速器、变速箱、分动器等是否进水。在穿越较粘稠的泥潭后,车轮中可能会塞满烂泥。为保证车辆良好的公路行驶性能,应尽快使水枪将其冲掉。
2.14.凹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