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摩博会,如何将“鸡肋”烹成美味?
所有的一切都在料想当中,但是事态的发展速度却又让很多人大跌眼镜。
以参展商的身份参加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对于浙江省玉环县新丰车辆配件厂的江建忠来说,这还是第一次,为此,他们已经做了相当长时间的准备。在江建忠看来,重庆国际摩博会就应该像一个神奇的容器,里面装满了行业内的新思想、新品牌、新技术和新产品,参展企业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互相学习、反省自己。“摩博会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在展现企业自我的同时,也能在对照中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然后突破局限,达到增加市场份额、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江建中带着这样美好的憧憬直奔摩博会。但是现实的严峻却让他很失望,甚至有些恼火。
“在这次的展会上,我们的收获可以说是零。并不是我们急于指望一场展会能为企业发展带来什么神奇的效果,我们这次的目的就是和参展的整车企业建立配件联系,为今后的合作打下基础。但是截至目前,重庆所有整车企业的采购部负责人都没有到现场,当然更谈不上接洽了,所以我们连一个合作意向都没有达成,这就很不正常了。现在已经是展会的第二天下午了,如果还没有什么收获,今年将注定空手而归。” 江建忠苦笑着说。
江建忠的苦恼在参加这次展会配件商中间带有很大的普遍性,在这场尝试性的博弈中,也许对各展商意味着损失时间和财力,但是对刚带上中国名头不久、正在摸着石头过河的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来说,更多的却是宝贵的招商机会。
摩博会,政府搭台,谁来唱戏?
相比去年的摩博会,今年重庆各企业的参展规模比较均衡,渝安、建设、嘉陵、力帆等企业在展会上基本平分秋色;江浙版块大企业如金城、钱江等知名企业都没有参加,当地一些规模不大的企业组团承包摊位,然后分区域进行招商;广东版块品牌基本整体缺席。
在和重庆很多企业接触时,笔者感触最深的就是政府“号召”和企业“应对”之间的博弈,到底这种类型的展会对企业的品牌推广能产生多大收益?很多企业都有自己的一个明确衡量标准(无论如何得与政府保持友善关系,为今后获得更多的资源打下基础)。如果没有重庆政府的“大力”倡导做铺垫,也许别的版块参加的企业没有太大的改变,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参展的重庆企业将会远少于现在的数量。
“现在重庆的企业由于政府的‘号召’,除了宗申外,基本全体参与。由于自身品牌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决定了它们又不能自贬身价,降低展台的设计档次和规模,但是参展中还是传统的技术和主销车型占了绝对的主导,根本和参展观众的需要和展会的国际化定位不相匹配。”一位行业人士说。
据参展的有关人士分析,这次的摩博会,很多重庆当地企业在很大程度是冲着政府的“号召”来的,本身参加的意愿并不是很强烈。究其原因,首先因为行业企业技术规模和产品结构的透明,缺乏有吸引力的技术和产品拿来展示;再加上个别企业对自身的研发成果心有余悸地“保留”着,所以在这次的展会上,企业很难真正学习或者吸纳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充其量只能在原本已经很熟的行业同仁面前再多一个亮相的机会。过多的亮相是一件好事情吗?答案是否定的,由于这次的参展缺乏有吸引性的产品和推广策划,反而会让参观者对有些参展的企业留下固步自封的印象,影响到企业整体形象的塑造。
“宗申的再次缺失是一个信号,一个企业敢冒着得罪政府的风险而不参加摩博会,更大程度地说明企业确实对这样的展会形式失去兴趣,不愿意再在这样毫无功用的‘作秀’中相互煎熬,无谓地浪费人力和物力。”行业人士分析说。
政府对摩博会的过度“关怀”有时候未必是一件好事情,有消息灵通人士称,由于最近拉萨事件的影响,相关管理部门加大了对集会人数和规模的限制,这就是导致今年展会尤其不景气的最直接原因。也许这样的猜测显得有些空穴来风,但是在很多人看来却成为解释这次展会人数稀少最有安慰性的理由。
政府出面突出重庆的优势产业,本意是好的,但是付出却没有得到预想中的回报。摩博会每年参展企业数量和规模的每况愈下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是到了该彻底反思的时候了!!!
“展会的组织部门对这次展会的宣传不是很到位,就拿展会现场来说吧,户外的宣传基本没有,展馆门前无论从人数还是宣传氛围都很冷清。在社会上的宣传也缺乏一个有效的方法,因为展会期间人流量就是最好的证明。即便是参加这次展会的主角——企业和媒体,在展会期间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安排,相关配套服务根本没有人管,什么都乱哄哄的没有章法,这些都是导致摩博会墙倒众人推的主要原因。”江苏新世纪摩托车有限公司外贸部黄昊说。
国际名头,国内实质如果说上一届的摩博会有什么国际化的色彩,就是哈雷、宝马和雅马哈等世界著名品牌的出席(暂且不论以何种方式和性质亮相,单就这几个有硬度和深度的品牌就可以支撑起重庆摩博会的国际化定位),而这次展会,非但没有坚持和放大去年沉淀的优良传统,上述几个国际品牌的整体缺席,这让人们在参观时带有很大的遗憾和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