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点型号装甲抢救车采用新型液压绞盘
展览会颁奖大会上,一名身穿制式军装的娇小女军官健步走上领奖台,摘取本届大会最高奖项———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奖。数千人的目光聚焦在这位年轻军官身上,而此时浮现在她眼前的是研制某型抢救车液压绞盘过程中艰辛的一幕幕。
第十七届全国发明根据部队建设需要,新型装甲装备下发到部队时,必须有相应的装甲保障装备参与技术保障,因此各类装甲保障装备的研制迫在眉睫,而性能先进的主绞盘更是研制工作的关键。
这一重任落在了工作才三年多的“新兵”李晓明肩上。面对繁重的任务,李晓明立即投入了紧张的调研工作。她带队陆续走访了总后车船研究所等多个单位,不到5个月时间,就拿出了2万多字的论证报告。
中国成立50周年庆典的保障任务,要求半年内完成绞盘样机试验。但项目组成员都未曾从事过绞盘的设计工作,难度之大超乎想象。
根据计划,该抢救车要参加新说干就干!李晓明和课题组顶着时间紧、任务重的巨大压力,开始了艰苦的设计工作。
首先是绞盘的储绳问题。传统绞盘的储绳装置加工工艺繁琐,且钢丝绳间的挤压和磨损不利于提高钢丝绳寿命。李晓明了解到世界上只有德国一家公司克服了传统储绳方式的缺陷。但收集到的资料有限,结构、原理都一无所知,她决定:自主开发新型储绳装置。
知易行难。新型储绳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何,与绞盘本体如何联系等一系列问题整天萦绕在她脑中。一张张地画原理图,又一一否定;当原理图堆满案头时,她终于有了理想的设计。
绞盘样机完成后在南京进行台架试验。为了保证进度和掌握第一手资料,她和工人一起加班加点,试验时经常一身油污,有两次油管爆裂,李晓明被液压油从头淋到脚。一次负载试验过程中,她刚离开绞盘,近一吨重的绞盘就“轰”地一声“飞”离了试验台。原来绞盘与试验台的固定螺栓不负15吨的拉力断裂了。
绞盘样机最终顺利通过了出厂试验和技术鉴定。由她自行设计的盘绕式储绳筒系国内首创,在成果鉴定会上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肯定。
型号的新型绞盘;盘绕式储绳装置、传动装置内置的结构形式、双马达驱动方式等技术在两项国家重点工程的抢救车绞盘上都得到了应用。
新型液压绞盘研制成功后,他们又陆续研制开发了三种